【篇一】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创新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能力心得体会
徐沟中学 郭建刚
通过《创造的秘密》学习,使我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创新、创新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教育需要创新,教师是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教师核心素质。创新能力具体包括:1、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2、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维的创新思维。3、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4、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5、强烈的实践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对于创新,我有几点感受就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所学校是否受社会和家长的肯定,其教育成效就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如何衡量教育成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这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成才量,不用说最主要、最直接的培养者便是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营造创新环境,搭建培训平台。
教师要积极营造环境,建立互动的、人性化的知识交流,达成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传递、共享,学校要把培训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望紧密联系,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尽管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为了共同的愿景,要会协调沟通,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升华,在合作中升华。
二、克服思维障碍,不断自我超越,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意识。教师由于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了熟悉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已经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定式和行为取向。其次,要善于反思,觉察自己思维偏见,不要轻易给别人下断言。教师要全方位地反省自我,严格地剖析自我,找出自身的弱点,从而产生创新的欲望。只有审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才能使创新成为一种“内驱力”,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自觉自愿地以创新为已任,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创新实践。教师要乐于舍弃旧习、抛弃成见、敞开胸怀,建立与别人的协作交流。宽容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氧气,以诚恳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三、人人可以创新,通过实践实现。
创新是一种理念,人人都可以创新,“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想办法”,别人没想到的我想到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于善于挖掘自我潜能,展示自我潜能,释放自我潜能,突显自我潜能,克服基因中的保守性,克服不敢超越的痛苦。教师的创新能力一定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脱离了现实的教学活动的锻炼,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由于每一个教师的背景不同,已有教学经验不同,每一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不同,所以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抄照搬,具体的运用还要靠教师个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
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探索,找到应用的正确道路和具体操作方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建构起来。
一、 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教育工作更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强化创新意识。
二、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创新活动不是简单随意提几个花哨的新提法,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才能真正推动工作的前进。
三、创新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按照这个精神去做。
创新能力培训心得体会浅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建设心得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我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国家的繁荣富强,全民素质的高低都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深知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则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而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过去教师总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个性不同的所有学生,必然会摧残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在一条水平线上,做好中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这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大计。教育要创新,数学教学工作也要不断的创新,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更要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分析教材,把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思维要灵活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我在上《二项式系数和杨辉三角》课时,首先分析了教材,内容枯燥乏味,不好上。其次,是让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把杨辉的生平与事迹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课堂氛围。对待学生要多鼓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教师要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质疑并进行逆向性思维,而教师要学会倾听并启发帮助学生不照搬教师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对于那些好的想法和
做法要及时推广、发扬。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批评,要帮助指导,让他们通过尝试,质疑,实践去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思考,去了解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教育教学创新,尽一份微薄之力。
1、福特在设计捷豹牌汽车时,拆看了50多种品牌的汽车,这个例子恰好说明应向()学习
(B)
A.供应商 B.竞争对手 C.销售商 D.科研机构
2、在组织战略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组织整体战略范畴D
A、技术领先 B、成本领先 C、适应(顾客)战略 D、组织环境研究 3、解决方案是在研究开发的哪个阶段中被执行的:(D)
A.发射 B.吸收 C.收敛 D.实施
4、以下哪项不是TRIZ理论的特点和优势:(C)
A.成功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 B.其目的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解决办法
C.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办法 D.分析问题的情境
5、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6、以下哪项不是与挫折密切相关的因素:(D)
A.挫折情境B.挫折认知C.挫折反应D.挫折影响
7、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
A.标准式创造力 B.持续式创造力 C.探索性创造力 D.意外式创造力 8、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9、鲁班发明锯子是从草割破手指中得到的启发,这是B
A、象征类比 B、直接类比 C、幻想类比 D、动作类比
10、全面的知识管理不包括:(C)
A.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 B.设立知识主管 C.对知识使用设立权限 D.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11、在确定用户需求和产品定位之后,须进行质量功能展开保证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下关于质量功能展开的4个阶段,哪项是正确的流程:(D)
A.产品规划 工艺计划 零件配置 生产计划 B.生产计划 工艺计划 产品规划 零件配置 C.生产计划 产品规划 工艺计划 零件配置 D.产品规划 零件配置 工艺计划 生产计划
12、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13、在建筑隧道施工中,将空心钢柱打入岩层中是一种构盾施工法,这种技术创新是一种(A)。该方法模拟生物功能进行技术创新。
A、方法移植 B、回采移植 C、技术仿生 D、控制仿生
14、对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不同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是属于:(D)
A.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B.扩大技术能力 C.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D.支持和扩展现有的经营领域
15、以下哪项不是三星集团成功的因素:(C)
A.多种渠道或成功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 B.利用媒体的宣传为其造势 C.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非成套技术 D.大力鼓励创新成果
16、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B)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17、以下哪项属于创新型人才?(C)
A.一字型人才 B.T字型人才 C.十字型人才 D.I字型人才
18、以下关于分析型创新技法的说法,哪项不正确。C
A、特性列举法用于utility事物的创造和革新,主要对发明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将其一一列出,然后探讨能否革新以及怎样革新。 B、希望点列举法是通过提出来的种种希望,经过归纳,确定发明目标的创造技法。 C、缺点列举法是抓住事物的缺点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的创造技法。它属于主动性创造技法,从缺陷入手加以改进。 D、成对列举法是把任意选择的两项事项结合起来,成对列举其特征或者把某一范围内的事物一一列举,依次成对组合,从中寻求创新设想的技法。
19、以下哪些部门是属于内部学习源 (A)
A、营销部门 B、竞争对手 C、客户 D、供应商
20、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B)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21、以下哪些是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ABDE)
A.战略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按资排辈 D.注重投入产出原则 E.全员开发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22、优秀的知识团队管理者的特点是:(ABDE)
A.充分授权和民主化管理 B.致力于培养团队成员的技术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
C.通过权力进行管理 D E理能力
23、在验证阶段,创新主体必须要有以下优良的特质:(ABC)
A.自信心 B.勇敢精神 C.坚强毅力 D.幽默感 B.同情心
24、以下哪些项是属于仿生学法 (abce)
A、信息仿生 B、控制仿生 C、化学仿生 D、移植仿生 E、原理仿生(力学仿生、技术仿生) 25、、以下哪些选项是影响创造力环境的因素:(BCD)
A.认知风格特性 B.组织创新氛围 C.团队创新氛围 D.工作任务特性 E.智商和情商
26、头脑风暴法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BCD
A、相互激励 B、相互补充 C、强调畅所欲言 D、引起连锁反应 E、引发竞争
27、以下哪些方面是知识团队团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ABCDE)
A.团队成员 B.团队构建 C.团队氛围 D.任务水平 E.团队领导
28、技术学习的重要特点,包括 ACDE
A、有目的的行为 B、没有风险,不需要投入 C、有层次性 D、有阶段性 E、很少涉及和外部组织的协作
29、以下哪些方面是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的前提:(BCD)
A.强调企业的宏观制度特点 B.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特点 C.实行产权激励手段 D.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个性特征 E.注重有效的沟通机制
30、选择领先创新战略的组织通常具有较强的信息力量,哪些人员愿意接受风险和挑战?
(ABCDE)
A.员工 B.高层 C.研发团队 D.市场部门 E.技术部门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31、有助于激发创造力的领导风格应该是:(ABC)
A.对员工创造性工作的及时鼓励 B.适当授权 C.构建明确的发展愿景 D.密切监视员工的行为 E.要求员工遵守严格的规章和指令
32、领先创新战略中的新技术,应具有:(ABCD)
A.导致成本或差别优势 B.通过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专用权等手段繁殖被其他组织模仿 C.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D整个产业结构 D.改进整个产业结构 E.增强企业的整体创新意识
33、准备阶段要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选择与评估,有意识地积累知识,该阶段主要内容包括:(ABDE)
A.消化材料 B.收集数据和资料 C.孕育和引出思想火花 D.通过思想假设积累各种方案 B.消化材料
34、在组织层面上描述创新能力的,以下哪些方面是正确?(ABCD)
A.技术引进能力 B.技术创新能力 C.技术吸收能力 D.技术检测能力 E.技术循环能力
35、为什么说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的重心:(ABCD)
A.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式企业获得永续创新的制胜之略 B.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开发的制度体系 C.公司的价值和竞争力是由掌握并应用知识的员工所创造的,公司在创新上的成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 D.在企业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带来可观的业绩发展 E.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36、专业技术人员不用具备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只要加强企业的核心技术就能保持竞争优势。(×)
37、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创新在动态的商业环境中会带来新的市场价值,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入与利润。(×)
38、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空前容易,竞争与合作已经日益突破国家或区域界限而出现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创新资源的流转呈现出网络化和分布化的特点。(√)
39、富有创造力的鞋匠、木匠和职员的现象,强调企业应该充分培养和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通过全员创新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正确
40、大创造力是指对社会作出显著性贡献的创造力,这是人人都有的。 不正确 41、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的创造能力和将创新成果商业化运作能力的综合,它与创新素质、创造能力和创新技能是不同的。(√)
42、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利用创新技法来把握灵光一现的创新思维,并不需要掌握技术学习的路径。不正确
43、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技术思想的组合,或不同物质产品的组合叫异类组合,或不同物质产品的组合叫做异类组合。正确
44、跟随创新战略即企业跟随同一产业主导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创新活动,其主导方式是对主导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以选择、改进和提高,并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拓展市场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正确
45、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观。(×)
46、技术学习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经验知识和技术诀窍。 不正确
47、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与评价等。 正确
48、在线工程师设计环境,能够使在一个区域的或全国各地工作的工程师们形成虚拟团队。
正确
49、完全给与员工安排工作和实施工作的自主权,对于创造力是有利的。 不正确
50、情感智商的概念,包括三种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情绪的能力。 正确
51、标准式创造力和探索性创造力的融合,可以提供目标导向和想象自由的平衡连接。 正确
52、职能工资制是一种以任职资格系统和薪点制为基础的,依据员工能力和业绩支付工资的报酬形式,体现组织内部的一整套全新的价值观和实践方法。(√)
53、补代组合是指有些物品的构成中常会有一些完全相同的零部件,设法将这几种物品组合集成,使其相同的部件共享共用。 正确
54、创新能力作为组织和人员的关键资源,具有战略性、持久性、难以模仿性,因此创新能力是组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5、创新的核心是创造,创造性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
浅谈科研创新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当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对策略, 即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机制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根本; 课程创新与探究性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科研资源环境和学术环境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多样化培养模式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科研;创新;研究生
一、科研创新的定义
科研方法是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科研方法是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不断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培训和提高科研方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工程和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
那么什么是科研创新呢,可以说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活动,它是一个创新的整个体系,它包括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还有制度的创新。那么这是在科研创新的内容上讲。另外从它的形式上讲,还有科研方法的创新,那么我们根据创新的内容,不同侧
重点,我们的科研论文也分成几个层面,有着重体现理论创新成果的,那么我们称为是学术论文,着重体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我们也称为科技论文,还有体现一些制度创新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升华成是一些管理制度。在科技论文的基础上来,可以还涉及到各种各级应用,那么这些科研创新,又可以体现为像专利啊,商标啊,还有专有的设计啊等等,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科研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2]。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究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精神和创新思维, 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综合素质, 不可能作为一种孤立的、单一的能力来培养,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渗透在整个教育培养环节,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实践。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1.1 研究生选拔和淘汰机制的局限性
我们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是以考知识为主而不是考能力,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初选, 然后进行复试后录取。而统考成绩起了决定性作用, 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考查,很少有反映知
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测试题种研究生选拔和淘汰机制的弊端造成近年来研究生生源整体水平不高, 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 一般只需完成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的考试, 并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 即可获得研究生学位并不需要过的的医学技术考核。毕业论文的形式化导致研究生不重视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以致一些研究生不去关注所研究领域学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样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1.2. 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不到位
对交叉知识不够重视: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重视“专”。但是研究生教育同时是一种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因此又应该强调“博”,因为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刁一可能厚积而薄发。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不重博的倾向,从而出现了“硕士不通、博士不博”的现象。由于知识面的狭窄、缺乏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必然导致研究生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也不善于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进而妨碍了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 这一制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发展, 一些弊端开始显现。由于招生数量增长过快, 造成对研究生培养、指导和管理的欠缺性。 由于社会环境负面的影响和学术风气的浮躁, 加之研究生学术道德
规范和评价制度的不完善, 部分研究生急功近利, 滋生出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如包括一稿多投、篡改试验数据、拼凑学术论文、抄袭他人科研成果等等。在浮躁的学风下, 研究生很难潜下心来钻研学问, 更谈不上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和学术创新必须有着良好的学风, 而在浮躁和功利的学风下不可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自身科研道德、学术道德的教育与管理, 否则必然影响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一十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独立地处理在实践中或实验中接触到的感性材料和各种矛盾,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科研资源和科研水平是评价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同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科研资源环境薄弱、课题层次较低、科研经费不足以及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攻关能力的科研团队则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科研力量和科研水平较低也造成了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较低。从教育部直[3]
属高等学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情况( 自然科学) 的统计数据分析, 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 另外, 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 。
三、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2.1. 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机制
( 1) 改革研究生入学选拔机制。把考核知识为主的入学选拔机制转向以考核创新能力为主题的选拔机制。从研究生考核、录取就要着力挑选有创造性的考生, 改革考试内容和题型, 突出评估应试者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题目。复试更应精心组织、科学设计, 加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 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高分低能的考生进一步被筛选淘汰。另外, 为了防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近亲繁殖现象, 注意招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考生。同时各高校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保送生制度, 确保生源的质量。
2.2. 促进课程创新与探索性教学
( 1) 实施探索性教学方式。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固然应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前提, 但决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所能奏效的。研究生的教学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的教学活动, 因此探索性教学方式应当成为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方式。除了少数工具性的基础课程外, 大部分课程不应该再用灌输的方式来讲授, 而应当根据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1.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
1.在追求创新过程中,在了解用户需求方面须注意了解顾客的必要需求、单维需求和取悦需求,以下说法哪项不正确。
A.高级行政人员乘坐轿车要求的宽敞、昂贵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必要需求
B.高级汽车的加速和刹车性能是满足用户的必要需求
C.高级汽车配备的高级超声辅助泊车系统和座椅按摩功能等属于取悦需求
D.高级汽车的品牌差异等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单维需求
2.以下哪些部门是属于内部学习源
A.营销部门
B.竞争对手
C.客户
D.供应商
3.在组织战略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组织整体战略范畴
A.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B.成本领先
C.适应(顾客)战略
D.组织环境研究
4.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5.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6.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不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
A.敏锐的嗅觉
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C.凶猛好斗
D.群体奋斗
7.顿悟是瞬间对知识的理解领悟,是属于下面哪个阶段的现象()
A.孕育阶段
B.明朗阶段
C.验证阶段
D.准备阶段
8.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9.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10.以下关于领先用户帮助技术和市场协同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领先用户某种意义上是外部创新源的引入
B.领先用户是对于创新产品最为敏感和活跃的使用者
C.领先用户在创造早期过程中帮助企业完善新产品和服务
D.领先用户是购买新产品的第一批试用者,可以提出意见改进
11.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12.以下关于分析型创新技法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特性列举法用于utility事物的创造和革新,主要对发明对象的特性进行分析,将其一一列出,然后探讨能否革新以及怎样革新。
B.希望点列举法是通过提出来的种种希望,经过归纳,确定发明目标的创造技法。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C.缺点列举法是抓住事物的缺点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的创造技法。它属于主动性创造技法,从缺陷入手加以改进。
D.成对列举法是把任意选择的两项事项结合起来,成对列举其特征或者把某一范围内的事物一一列举,依次成对组合,从中寻求创新设想的技法。
13.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水平总体来说起步较低,隐形技术知识的存量相对较少,所以技术追赶要以理解与运用国外主流技术为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隐形技术知识的重要来源是()
A.购买专利
B.跨国公司
C.国际论坛
D.与国外大学的技术联系
14.鲁班发明锯子是从草割破手指中得到的启发,这是
A.象征类比
B.直接类比
C.幻想类比
D.动作类比
15.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内涵。
16.以下哪项关于技术学习过程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描述是错的()
A.组织性转化过程
B.挑战决策机制
C.扩展战略行为的范畴
D.改进管理能力
17.将水壶的特性分别列举成名词特性、形容词特性和动词特性的方法属于
()
A.焦点法
B.形态分析法
C.主体附加法
D.特性列举法
18.为什么说创造力对组织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A.它打开变革和创新之门
B.能有效解决组织问题
C.促进社会环境条件
D.提高资源的整合
19.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第一部分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篇
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财富积累的途径。创新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充足的善于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实现组织“创新—效益—再创新”的良性循环的根本。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创新能力构成,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开发的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第一章 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
本章要点
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创新的概念、模式和过程
创新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节 创新驱动的时代
一、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二、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1.创新可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2. 创新可以提升工艺能力,打造先进的制造优势
3. 创新可以提升服务能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4. 创新可以提升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构筑战略发展优势
第二节 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概念
1.创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2.创新概念的管理学解释
3.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二、创新的类型
1. 技术创新
2. 市场创新
3.管理创新
4.制度创新
三、创新的模式
1.线性模型
2.同步耦合模型
3.相互作用模型
四、创新过程
一般分为3个阶段:发明阶段、实施阶段和市场渗透阶段。
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将新事物推向社会是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
二、创新能力的构成
第四节 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创新在全球经济变革中的新趋势
1.创新的基础是智力资本
2.创新的平台是管理实践
3.创新的主体是创新人员
4.创新的关键是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本章要点
· 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 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特点
· 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
·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综合要求
·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新特点
一、新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
三、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功能定位
1.创意人
2.创新与创业倡导人
3.项目领导人
4.技术桥梁人物
5.市场桥梁人物
6.创新指导与辅导者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
一、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内涵
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结构
1.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汇聚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的知识基础
3.多元复合的实践技能
4.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5.个性化与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特征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评价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综合要求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1.代表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层次性原则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创新素质
(二)创新技能
(三)创新氛围
(四)创新成果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
本章要点
· 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开发
·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 国外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与开发
一、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的重心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开发
1.建立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战略规划体系
2.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设计,突出创新能力的要求
3.建立基于创新胜任力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甄选体系
4.推进对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开发
5.关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6.改进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
7.建立能力评价和KPI导向相结合的绩效改进体系
8.创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体系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我看“山寨”现象和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以五彩缤纷的形式传递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最近在人们的生活中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潮流——山寨。
为什么我们要偷技术?不是因为我们人品差,是因为我们怕落后被别人打!而且,“山寨”不能仅仅局限于“抄”,而要在“抄”的基础上,超越别人。当然了,想要超越别人,起码也得先赶上别人才行。 只有进行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站稳脚跟,在市场大潮中不被淹没。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近年来这个词首先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通过小作坊起步,经过拙劣的模仿而生产出功能与“正规军”相同但质量没有保证的数码产品,通过其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随后山寨一词又被引入到生活得多各方面,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山寨文化,比如“山寨明星”“山寨影片”等。如果人们能正确使用“山寨文化”那倒也未尝不可,在“山寨”基础上进行创新,追求质量,保证品质。 我们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特立独行的非主流精神,即“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山寨精神”。有人说这个东西太低俗,有人说它蕴含着一些造反意味的精神内核,有人偏说这是小人乍富的心态,也有人说它是一种饱含创意、富有创新的挑战精神。
“草根精神”从来就像万花筒一样,不同的角度总能看到不同的色彩。作为其代表之一,“山寨精神”也是如此:有人从中看到了贪图便宜、低俗粗糙,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个性创意、大众潮流;有人对其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同样也有人对其肃然起敬、乐在其中。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都不能忽视掉“创新”——这一“山寨精神”的攻坚力量。
“山寨”初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有些产品乘机混水摸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我们对“山寨”过于宽容,那么真正的“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质疑“山寨文化”的实质是剽窃,这观点虽然有点过激,但冷静下来看,“山寨文化”和“山寨产品”一样,是缺乏创造力和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一个无序的市场所带来的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山寨产品”再借这样那样的堂皇借口,毫无约束肆意发展下去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只有将“山寨”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自身的品质,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其实IT产业出现了„山寨产品‟并不可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也并不可怕,最怕没有创新,只想着日日拿,次次拿,乐此不彼,最终依然难逃抄袭的命运,无法摆脱低质量的观感。”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则撰文称,“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山寨产品”之所以能够行销于世,用者多多,跟“山寨文化产品”的草根属性、平民属性密不可分。
正是看准了这样一个庞大的草根平民消费群体,“山寨文化产品”才有了巨大市场,才对“庙堂产品”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从这个方面来讲,“山寨文化产品”对于“庙堂文化产品”的价格定位、便民实用、更新速度等,都是很好的刺激和促进。
李宗桂表示,“山寨精神”是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科技的重要力量。从模仿到创新,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山寨文化”的很多产品,都是对先进产品的模仿。模仿并不违法,也不失德。大量的“山寨产品”的出现,“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客观上对促进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科技发展。至少,它是具有这样的功能。
毫无疑问,“山寨文化”框架下的“山寨产品”,容易甚至有的已经侵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因此,应当加大维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运用法律力量,运用道德力量,运用社会舆论,进行严格有效的管束。否则,“山寨文化”就成了违法文化、犯罪文化,“山寨产品”就成了无良产品。但是,不能仅仅因为“山寨”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就片面否定“山寨精神”及其“产品”。其实,“山寨精神”“山寨产品”的出现,具有很强的人民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它逼迫“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文化及其产品的人民性,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是也好,非也罢,有一点我们不得不看到并承认,“山寨手机”、“山
寨数码相机”、“山寨mp3”等这些最直接的传达物品,已经得到受众的认可与喜爱,拥有不小的消费市场。各种“山寨人”、“山寨事”、“山寨物”受到部分受众的欢迎,也昭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辽宁师范大学李来英教授所说:“便宜、铃声大、屏幕大、操作方便,这些恐怕是第一次接触手机的人潜意识中对手机的最基本要求,而山寨手机就是凭借这个占据了一大块市场。”《劳动报》也有文章分析道:“山寨产品”的出现有其合理性,譬如低廉的价位、表面上完备的功能、与大厂家相差不多的服务水平等。
因此,有专家指出,有些“品牌产品”之所以抵不过“山寨产品”,说明在创新意识上、市场营销上可能已落后,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至少也说明这些“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观念须改变。除了满足高端需求,大量普通老百姓的大众口味也应当以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满足。而对于“山寨”文化,政府唯一要做的是,就是去有效地规范“山寨市场”,使之良性运营,如在质量监控、消费者知情权等等方面进行合理管理。
在当前我们无法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完全的自主研发的实际情况下,去粗取精,合理的运用“山寨”的优点,避免它的缺点,或者是一种最合适的对策。从精神形式考察,“山寨”其实是另一种创新。“山寨”有它好的地方——拿来之后进行组合再创新,比如“山寨手机”,它比起很多品牌手机,功能更多、更新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消费者更喜欢。仔细研究一下日本和韩国企业的崛起经历,我们会发现,
他们在发展的初期也是大量运用了“山寨手法”!像日本的SONG公司,在其早期创业阶段的产品——收音机的研发上就是将国外的产品买回来进行解剖,然后消化核心技术,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组合创新,然后向市场推出比国外产品功能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 目前,“山寨”作为一种符号、一种流行语言、一种潮流主张,正在或者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对于“山寨产品”、“山寨文化”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假冒伪劣“山寨产品”,都应该坚决打击,不能任其侵害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只是形式上模仿、并无实质的侵权,或多少有些搞笑的“山寨现象”,大可以宽容待之,引导其健康发展;而对于那些拿来之后进行组合再创新,体现了草根创造性的“山寨精神”,我们完全可以为其拍手称赞。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