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自卑与超越_《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_《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

标签:时间:

  很久之前就想读这本书,但怕太专业,迟迟没能翻来。走读派却偏偏在国庆大假期间,开了这本书的压力读书班,对于我这种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完不成阅读任务的人来说,着实有些为难。老毛说,试试?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交了30元的押金,开始新一轮的读书之旅。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读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自卑与超越_《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爱学范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帮

    以“党建带动业务建设”为主线,加强支部党的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支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支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xx年上半年银行支行党

    我局在县委和县委第七巡察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局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广泛动员,狠抓措施落实,初步达到了作风建设工作的第一阶段工作目标,工作

    面试时怎样做自我介绍及范文一段短短的自我介绍,其实是为了更深入的面谈而设计的。一分钟的自我介绍,犹如商品广告,在短短60秒内,针对客户的需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不但要令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计划是一种形式,是指组织、组织内不同部门和成员的管理事件以文字和指标的形式,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安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实习生带教

    营销人员的涉外礼仪一、职业形象与职场礼仪的重要意义营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高级家具营销人员更是营销职业中的伟大者。决定业绩的三个方面:态度知识技巧礼仪是企业获得市场形象,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一种态度。

    国内第一条“超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1许多性能玩家都非常羡慕德国的无限速高速公路,毕竟在这样的无限速高速上,汽车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性能,但现在,我们不用羡慕人家了,因为国内第一条“超高速”公路即将下面是

    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范文(26篇)安徽绩溪龙川的导游词范文篇1龙川胡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的最好的宗祠之一,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的匾额悬挂与此.它始建于明嘉靖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0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篇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