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三天零散的时间看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觉得挺震撼,想写写读后感,发现脑子一片混乱。那么按照读书过程中的感觉来记录吧——
好奇——“他们”的世界,缘何而来?同样的身体构造,同样的社会环境,如何造就了不同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想法那么坚定,不会被轻易动摇,他们的精神世界那么单纯,不受各种外力所干扰?当然,排除了那些个人成长经历特殊的案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从这个疑问出发,带领我走入这个神奇的殿堂。
迷惑——这是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然而访谈的内容许多我都觉得好像就是那么回事啊?很认可。比如在《苹果的味道》一篇里面,主人公“闭关”寻找感觉、精神以及精神之后的东西,也并不涉及什么佛教之类的修行,要是我有这样的环境条件的话,也会试一试。
《角度问题》一篇,只是阐述了一番看问题的角度,并没有什么非正常认识。所谓患者,言辞幽默,逻辑严谨,也没有发表什么标新立异的言论,行为不过就是把家里布置得像个孩子的房间,但这对于一名职业插画师来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精神病?
在《迷失的旅行者》一篇,如果这不是在一本精神病访谈录里面以对话的形式所记载,我绝对会把它划分为一篇科幻小说,可是当我回忆起曾经着迷的那些科幻小说,读起来都觉得满真实,就像凡尔纳在他的那个年代写的小说,当时的人们读起来觉得天马行空,可现在却有许多科学幻想已经成为现实。阅读过程中,和作者一样,想要恶补一下量子物理和什么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飞禽走兽》里面这个19岁的小姑娘,可以把人形象地看成各种动物,哇塞,这种超能力多酷!当然,排除那些过于偏执的,以及那些所谓的“有邪教教主”潜质的个例。
所以,我困惑,或许我也是有精神病的潜质?我问朋友看过书后的感觉,她说感觉她自己就是一个精神病……就像作者自嘲的:“面对一些患者的时候,会感觉面对就是自己,加上一部分患者的知识太渊博、逻辑性太完美、信念太坚定,我甚至经常想我其实是一个不具备渊博知识,没拥有完美逻辑,信念又不坚定的精神病人。”
敬佩——一方面敬佩作者,有疑问就会付诸行动不停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一方面佩服他采访到的一些患者,比如用分形几何学研究生物进化的,还有那个自觉研究玛雅文明停不下来的……
读完之后,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本访谈录,而是一本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图书,从精神病患者的口中,那些量子物理知识变得形象而易于理解,分形几何学这样高深的名词也变得浅显易懂,而由完全陌生的文字推演遗失文明的过程似乎也不那么神秘了;从他们的角度,从花的角度看花,从云的角度看云,世界多彩而纯净;从他们的专注,执着于一件自己愿意执着的事情,认真、专注从来不是空口号,困难、束缚、环境、世俗从来都不是事儿。
而我,或是大多数正常人,往往都是看不清就模糊着吧,想不明白就迷糊着吧,生活本就疲于应对,哪来精力专注思考?
释然——作者用《果冻世界》这篇作为最后一篇,看完之后忽觉轻松很多,看了前面过多的从各种角度解释的世界,纷纷杂杂,脑子凌乱,最后却一下子又有些清明。用量子物理探索也好、时空穿越多宇宙理论也好,被噩梦缠绕也好,无穷无尽的孤独感也好,忽然都不需要再探索和解释了,时间与空间不用分割开来看,而处于其中的我们也无法跳出来看,那些依附于物质却又独立于物质的精神世界,如同果冻中的气泡。所有宇宙、文化、物质……就是一个大果冻——这样的比喻多简洁,这样的角度真是足够超脱和宏观,物质的尽头,所有困惑,也不需要再困惑了。先分解,后统一,从细节进入,从宏观走出,是一种了解和学习的方法。
很感谢作者,让我们了解了基于这同一物质世界而看到的不同世界,过于执着,便成痴;过于不思,则倦怠。作者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来结尾,是一种曾经深入地用心感悟,努力去全面了解后的俯视,而我,却是因孤陋寡闻鲜于思考惯于浑浑噩噩的无知。
此处引用文中一句话作结尾:“想要看到真正的世界,就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大地的眼睛去看大地,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用世界的眼睛去看世界”……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