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战友是指现役军人或退伍军人的名字。文革期间的一系列红卫兵和同一阵营中的叛军也被称为战友。狭义的战友是指同时在同一部队服役的战友。战友们在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死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邱少云》观后感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
《邱少云》观后感篇1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位战士的勇敢事迹。本文主要讲的是邱少云,这名战士。他是一位人民英雄,他为了部队,干愿牺牲,没有露出任何一丝破绽为部队添加麻烦。这种精神是十分难得的,十分值得赞颂。
首先,本文刚开始就把敌人的控制地比作为“毒牙”,明显,那时的生活是多么险恶。接下来,就讲解了正文: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战士们就悄悄潜入敌人阵地的山坳下,潜伏在一条山沟里。这个地方十分危险,距离敌人是阵地才只有六十多米远,很容易看见敌人的进行。但敌人更容易发现战士们。因此“他们”必须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动一下,都可能有着生命危险。
到了中午,敌人才开始行动起来,但是他们似乎有所察觉,于是放起了炮来,见没事后,敌人还不肯罢手,用起了他们的看家本领“火力警戒”。就是燃烧弹,这样的话,忍不住的战士就会叫出声来。忽然,作者闻到了一股焦味,结果火烧着了邱少云,火儿趁着风乱窜,把邱少云给包围住了。其实邱少云只要跳出火堆,再在地上打几个滚,或者“我”跳出来,扯掉他的衣服,都可以把邱少云救出来,但是这样做,敌人就会发现部队,这下就全完了。“我”的心里绷得紧紧的,生怕邱少云会痛得跳起来,或者叫出来。“我”只希望出现什么奇迹,来挽救邱少云,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邱少云并没有因为火的燃烧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邱少云同志牺牲了,但部队胜利了。在这儿,我们不难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是什么情形,作者看见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又有什么感受,这可以从“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句话里面从而得知。邱少云为什么要坚定,不选择跳出火堆。其实是因为纪律,严明的纪律让他懂得,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可以逃避,要为了部队而牺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纪律是很少见的,只有自己坚定,相信自己,这种纪律才会出现。那么,结果如何?就不言而喻。
《邱少云》观后感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为了向敌人占领的“391”高地发动突然袭击,“我”和战友邱少云一道潜伏在“391”高地山脚下,亲眼目睹了邱少云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被烈火包围,直至牺牲,始终不挪动一步,不呻吟一声的情景。全文以“潜伏”为线索,先交代潜伏的原因,再写潜伏的具体情况,最后写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
一、课题引入
每一堂课都要讲究开场的艺术,场开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感情传导作用,架起教师、学生和作者思路之间的桥梁,开拓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文之中去。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在坐的同学中,有谁曾不慎被烧伤过?你当时是怎样表现的?学生会答:跳起来、叫起来、大声哭等等。趁学生现身说法体味被烧的痛苦时,我板书课题,讲起邱少云牺牲的壮烈情景,以突出最可爱的人严守纪律、慷慨捐躯的伟大精神。
我这样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强烈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才有主动性。二是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号召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遵守课堂纪律,不断地吸取知识,好好学习。
二、教学思路:
第一步:复习,把第
一、二段的课文变成填空题出示给学生。
设计这一步是为了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像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
第二步: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想象人物内心,领悟人物情感。分4个环节。
1、同桌讨论,动手圈画。理解课文第4—6小节。
自由读后问:我们附近的荒草是怎样着起来的?当时火势怎样?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桌讨论救出邱少云的办法及这种办法能不能实施。
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品词品句,突破难点。
第7小节讲作者看到邱少云身上着火后的复杂心情。通过作者当时的心情来突出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危险处境和忍受的巨大痛苦。是本课的难点,我先是感情范读,营造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然后设计几个问题逐句分析。如:“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写出了我什么心情。(紧张)。“这怎么忍受得了呢?”中的“这”指什么?(指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我”为什么担心?(一是邱少云年轻,二是烈火烧身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我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焦急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烈火越烧越旺,邱少云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作者有办法去救自己的战友,却又不能去救,只能眼巴巴地盼望出现奇迹)“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个比喻句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眼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烧死时极度痛苦的心情。)接着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最后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这样设计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学实践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实现的过程,我们既要重学也要重教,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单纯地注重学是不够的。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以教材为中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主体作用和教材之介体作用结合到一起,才是发挥了主导作用。在本节教学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就如探险队的向导,把学生这些队员引向成功的彼岸。
另外,计算机走进课堂,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段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能多层次,多角度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建立清晰的表象,形象直观地启发思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从而突破难点。
3、分析句子,突出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齐读第8个小节后问: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呢?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分析:石头不会移动,邱少云没挪动一寸地方;石头不会说话,邱少云没发出一声呻吟;石头不怕火烧,邱少云不怕火烧;巨石很高大,邱少云的形象也很高大。抓“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中的“才”字分析:这个“才”表示时间长,突出了邱少云的钢铁意志。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描述画面的环境,人物的外表,想象人物的内心。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第8小节。
这样设计符合《大纲》的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等。
这样教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语言文字教学这一宗旨落到实处,重视和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训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表达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7、8两节的教学设计还落实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读的训练,由感知读,到品位读,到入境读,形成课堂读书系列。
4、学习第四段,分析“才”字,品读结尾。
“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个“才”字说明时间短,突出了战士们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奋勇杀敌的精神。问:战斗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一是战士们英勇杀敌,二是战士们都遵守纪律)问:用事情发生的时间作结尾,有什么好处?(用事情发生的时间作结尾,可以加深印象。)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
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二是根据课文段落的结构特点,学习作者构段方式。以便今后学生在作文中,能够适当地布局谋篇。
第三步: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课文通过什么事,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崇高品质?(不怕牺牲、严守纪律)
这样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小结。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对课堂教学来说,仅有好的开头还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还需要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呼应,一个精彩的结尾与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能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很难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已取得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本篇课文的结构特点,我边叙述边提问,边总结: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大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突出人物的品质,而这一课没有直接描写邱少云的语言、动作,这是为什么呢?(邱少云所在部队的潜伏任务)而邱少云下定决心,坚持隐蔽,为了战斗的胜利,宁可牺牲自己的内心活动又深深地表现出来,这又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邱少云的外表和我的内心活动)所以说,通过邱少云的外表可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通过我的内心活动又可以体现邱少云的危险处境衬托人物品质,这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自己的作文中能恰当地使用外表和内心的描写,使自己的文章中心更突出,读来更感人。
这样就能在下课之前,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身体比较疲乏的时刻,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新学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巩固学习成效的目的。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六年级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朝鲜战争中,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本文是落实了解人物内心活动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比较容易读懂的独立阅读课文,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本着充分放手的原则,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邱少云》观后感篇3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惊天动地的文章后,我深受感动,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能顺利拔掉敌人控制的“391”高地这颗毒牙,在敌人燃烧弹的烈火中活活烧死!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朝鲜人民的骄傲,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感到崇敬呢?还是感到惋惜呢?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想喊:“快!快从火里跳出来!”然而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是什么精神使他没有从火里跳出来?难道他是钢铁铸成的吗?不,他不是,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多么地守纪律啊!
这篇文章给了我深刻的教育,邱少云叔叔那种不怕烈火焚烧,英勇顽强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特别令我感动。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没有戴红领巾、校徽,星期一没有穿校服,上课与同桌讲小话而不注意听课,糊糊涂涂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
读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我明白了——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从简单的课堂纪律做起,从班级纪律做起,做一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像明灯照亮我心,伴我踏向征程。
《邱少云》观后感篇4
在xxx铜梁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前的悼念广场上,一尊手持钢枪、神情坚毅的年轻战士塑像引人注目,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邱少云烈士。
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少云镇少云村)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中,邱少云作战勇敢。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带病参战,一举毙伤匪徒10余名。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5个月后,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激励下,邱少云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邱少云曾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一发落在了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邱少云牺牲后,反击部队在其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邱少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邱少云牺牲的朝鲜391高地,筑立起一座高高的石壁,上面镌刻着一行鲜艳夺目的红漆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为纪念邱少云烈士,有关方面还在他的家乡铜梁区凤山之巅建设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全馆共陈列国家二、三级文物37件,烈士遗物20余件。近年来,纪念馆年均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邱少云》观后感篇5
今天我们上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邱少云在抢夺“391”的时候,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了,导致全身着火,当时邱少云只要在地上打个滚火就可以扑灭了,但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整个潜伏队伍,邱少云向千斤巨石一样,纹丝不动地躺在火力,最终光荣的牺牲了。邱少云真是一个舍己为人、遵守纪律的好战士。
我们班的同学上课经常讲小话、开小差。有几次害的我们班被扣了分,有时还跟老师顶嘴,简直目中无人。有一次,我和班上一个同学一起去打球,误了打扫卫生的时间,导致了我们班被扣了1分,这1分让我们班失去了一面流动红旗。我非常内疚,后来帮班上找回了1分,但于事无补。班上一些品行较好的同学能一直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做好事帮助班级+分。
我觉得我要向邱少云学习舍己为人、遵守纪律的品质。我还要好好学习,去得好成绩,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