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人物素材1
“疫情作文”人物素材大合集
一场疫情,感触万深。其中有句话,说出了纸条君心中最深的心疼与感激: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这场疫情,来得突然又猛烈,短短数月便席卷中华,侵害全球。然而,尽管病魔张牙舞爪,还是有无数身影冲在了抗争肺炎的最前线……
他们都是英雄,值得被歌颂。今日,献上一期“疫情中的英雄人物”合集,来寄托内心无限的谢意。
01.、张继先
疫情上报第一人
荣 誉 成 就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报第一人、“非典”疫情防治专家组成员、xxx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事 迹 回 放
2023年12月27日,4位不明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牵动了张继先的心。凭着“非典”战役的防疫经验,对传染病疫情高度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这里肯定有问题!”张继先立刻将4名病人单独隔离,以免交叉感染。当日,她便向医院院感办、医务部等相关部门作了汇报,由医院上报给xxx疾控中心。
12月31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进行相关病毒分型检测、隔离治疗、终末消毒等工作。下午,xxx卫健委对外正式发布了第一则通报:武汉地区发现了病毒性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及时的判断,张继先坚定地说:“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
2023年2月4日,x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称,决定给予“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
一个多月以来,张继先作为医院救治的“带头人”,一直坚持在疫情防治的最前线。日渐严峻的疫情蔓延形势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体力与毅力,他们像消防队员一样,奋不顾身地在救火。为了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张继先竭尽了全力,她动情地说:“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都用完了。”
02、 李文亮
疫情“吹哨人”
荣 誉 成 就
疫情“吹哨人”、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
事 迹 回 放
李文亮是xxx中心医院一位眼科医生,在2023年12月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有限之时,他便率先披露不明肺炎有关情况。可惜当时正值疫情初期,未知太多,他的预警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此后,李文亮就一直在医院从事救治工作。2023年1月8日,李文亮在未做防护的情况下,接诊了一个无明显发热症状的新型肺炎患者。不久,他便出现了咳嗽、发热等症状,并于12日正式住院观察。
到2月1日,李文亮才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此间他一直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遗憾的是,2月7日凌晨,年仅34岁的李文亮医生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开了人世。谈到李文亮的逝世,钟南山院士激动而哽咽地表示: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的英雄,也包括我。我为他感到骄傲,他早在十二月底就把真相告诉了人们。这是一个中国医生,我想大多数中国医生实际上都像他一样。”
03、李兰娟
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国士
荣 誉 成 就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事 迹 回 放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在2023年的开年之际,那些逆行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被称为“国士无双”的李兰娟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她率领团队援鄂,前往救助一线,在实验室中分离病毒毒株研制疫苗,还多次应邀媒体告知大众防范疫情的注意事项……满满的行动力让大众安心,也让人们忘了她已经是73岁的高龄。
这不是李兰娟第一次被大众熟知,2003年抗击非典也有她的力量,时任xxx卫生厅厅长的她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尤其是对杭州1000多名密切接触者果断实行“就地隔离”,牢牢控制了初代传染源,才确保了xxx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病例。
SARS过去十年后,当初在浙江接受治疗的病人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也得益于李兰娟的谨慎,“我们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李兰娟说。
工作中的李兰娟医者仁心,率领团队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让无数病人从此获益。工作外的她是长者慈心,因为从小家境贫困,她接受了社会的支持才走上行医之路,又深知医学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她和丈夫郑树森捐资设立了人才基金,以奖励、提携中国的杰出科技人才。
除了他们,还有……
xxx金银x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也因身处前线而遭遇感染,但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战。当被问及自己的病情时,他总显得豁达,不多言便迈着蹒跚的步子,继续坚守在病房,与同事们一同与病毒作战。
还有无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在2月2日,经过10个日夜、7000余名建设者的鏖战昼夜与疫情赛跑。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火神山医院成功落成。“基建狂魔”这一称号背后,是来自四面八方、讲着不同的乡音方言,却同样奋不顾身的“平民英雄”,他们托起“火神山”,创造出新的“中国速度”。
还有那些自愿前往疫区支援,却不幸牺牲的医生,为了治病救人,他们永远离开了,相信在他们临走之际,最牵挂的除了家人,还有这场疫情。
还有那些奔波接头,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也要去为“流浪者群体”送温暖的志愿者们……
还有很多很多,是这些英雄们用爱和奉献,为世界驱散这场疫情带来的伤害和恐慌。
但其实,他们也是平凡人,没有金刚护体,也容易疾病缠身,之所以愿意担起“英雄”之名,并非为了声誉利益,而是敢于义无反顾去牺牲。
所以,真的谢谢你们,为了重还世界一片安好,这么努力地负重前行。
最后,纸条君真心希望这场疫情能尽快翻篇,英雄们都能安全光荣地回家相聚。
疫情人物素材2
1.“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说出这话的是四川第四医院护士佘沙,今年24岁。12年前,她的家乡遭受了重创,灾难中她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12年后,在又一场灾难袭来之时,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果断报名备战。
2.布满血痕的手写满责任担当
近日,湖南95后护士胡佩的一双手感动了全网,在隔离病房,因终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着,原本一双稚嫩的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面对亲人和网友的关切,她表示自己没关系,还说:“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3.“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病房,请她通过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她拒绝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4.两次出征的抗疫“高龄”战士
在援鄂北京医疗队当中,有这样一位43岁“高龄”的护士。她叫蔡卫敏,曾经作为北京急救中心朝阳分中心的一员,全程参加过2003年北京抗击非典的医护工作。如今43岁的蔡卫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动请缨,来到武汉战“疫”的最前线。
5.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男丁格尔”
26岁的欧飞宇是株洲中心医院的一名男护士,也是湖南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他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奔赴疫情形势严峻的湖北黄冈。当时,有人问他:“你不怕吗?”他说:“我有个哥哥,能替我照顾父母。况且我是单身,我不去谁去!”
6.“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
“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xxx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7.不穿白衣的白衣天使
湖北仙桃有一家做防护的企业,疫情发生后,连夜叫回工人加班。除夕那天,在生产间歇期间,有个女工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同事:“哎,我们没有穿着白衣服,但是不是也算天使。”同事坚定点头:“算!”
8.“没钱可以出力”
山东汉子李保民,载着成吨的寿光蔬菜去支援武汉,他衣着朴素,吃着煎饼,一句“没钱可以出力”,感动了全国。在获得“阿里天天正能量奖金2万元”后,毅然把奖金都捐赠出去。
9.湖南常德村民郝进一次捐赠15000只口罩
湖南常德有一个村民叫郝进,去年在口罩厂打工,厂方效益不好,就拿一批口罩给他抵了两万块的工钱。疫情爆发后, 他一次性将15000只医用防护口罩全部捐出。
10.抗疫中的韩红:硬核真女子,中国大脊梁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韩红。”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韩红就一直在为抗疫前线捐助物资而奔波劳碌,甚至还一度累倒。她和她的韩红基金会一直满负荷运转。仅2月12日一天,湖北疫区就有44家医院收到了韩红基金会的捐助物资。
疫情人物素材3
有关疫情高考作文人物事迹素材
1.“疫情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退!”
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得知同行好友连日救治患者被感染时,泣不成声:“不能因为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你的战斗就结束了。疫情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退!”
2.我们的名字叫中华儿女
美国洛杉矶几位刚毕业的年轻侨胞,没有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购买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武汉,署名时只留下4个字:中华儿女。
3.抗疫期间的感人细节
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因为之前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保洁,出来必须要隔离14天。单位安排了酒店,离店之前,环卫工们悄悄地把所住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净得完全不像曾经有人住过,酒店经理查房时感动落泪。
4.一杯咖啡,传递关爱
武汉光谷一家暖心的咖啡店,疫情期间,坚持营业,只为给附近的医护人员免费送咖啡。
5.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
疫情之下,武汉封城,一些人买药变得困难,在网上紧急发帖求助。26岁的吴悠看到后,和身边朋友自发加入到为患者免费送药的行动中。截至2月13日,他们已经为500多户求助者送去药品和防护物资。
6.“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
“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xxx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7.不穿白衣的白衣天使
湖北仙桃有一家做防护的企业,疫情发生后,连夜叫回工人加班。除夕那天,在生产间歇期间,有个女工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同事:“哎,我们没有穿着白衣服,但是不是也算天使。”同事坚定点头:“算!”
8.“没钱可以出力”
山东汉子李保民,载着成吨的寿光蔬菜去支援武汉,他衣着朴素,吃着煎饼,一句“没钱可以出力”,感动了全国。在获得“阿里天天正能量奖金2万元”后,毅然把奖金都捐赠出去。
9.湖南常德村民郝进一次捐赠15000只口罩
湖南常德有一个村民叫郝进,去年在口罩厂打工,厂方效益不好,就拿一批口罩给他抵了两万块的工钱。疫情爆发后, 他一次性将15000只医用防护口罩全部捐出。
10.抗疫中的韩红:硬核真女子,中国大脊梁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韩红。”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韩红就一直在为抗疫前线捐助物资而奔波劳碌,甚至还一度累倒。她和她的韩红基金会一直满负荷运转。仅2月12日一天,湖北疫区就有44家医院收到了韩红基金会的捐助物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