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国工厂观后感
《美国工厂》是由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的纪录片,由史蒂文·博格纳尔、朱莉娅·赖克特执导。该片于2019年8月2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蓝领美国员工的故事。该纪录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我看了Netflix纪录片《美国工厂》,感觉这是一部中立的,记录事实为基础的纪录片,令我感触深刻的地方有三点:
1、福耀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low,却能使企业高效率运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福耀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low,军事化管理,“奋斗逼”充当核心骨干,能够认同这种残酷管理方式的员工,往往都被洗脑,而恰恰是这些人,最容易管理,也最能让企业高效率运转。
2、让一家工厂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秘诀就是禁止建立工会。
工会可以为员工争取福利,禁止建立工会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再招一些“奋斗逼”,让员工斗员工,更可转嫁劳资矛盾。
3、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低人权优势将未必再具有优势。
机械化自动化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未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低端蓝领将更没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所以说工厂机械化自动化后低人权优势将不再存在,对资本家来说,机器人没工资,比蓝领低工资更好。机器人比“奋斗逼”更能奋斗,因为它能24小时不停工作,还不需要工资,机械化才是资本家最需要的东西。
电影美国工厂观后感
纪录片《美国工厂》是奥巴马夫妇投资拍摄的。长达106分钟,非常不错,我昨天一直看到凌晨,认认真真看完了,很有感受。(1)很客观,以事实叙述说明问题,非常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特别有助于美国人民理解中国这个国家。(2)我真的没有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美国老百姓生活的冲击这么大。这么多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房子、汽车,一切……一些人从原来的大房子搬到亲戚的地下室去住……。在福耀美国建厂的代顿,这些不幸的人是高度密集,因为通用汽车把一个工厂关掉了,福耀美国就是利用这个工厂的旧厂房。看到这,我真的痛恨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们,是他们掠夺走了这些老百姓的财产,自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强奸老百姓的幼女……他们比一般的杀人犯还要坏得多,应该个个凌迟,却逍遥法外。我也觉得美国老百姓真的挺怂的,给他们枪有什么用啊?就知道杀自己的阶级弟兄,有本事你去毙几个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啊!真是远不如中东那伙子人。
相比之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中国,其实只是若干条新闻(郎咸平说中国的问题比美国严重得多,完全是放屁)。在我的一生中,虽然我年轻的时候中国很贫穷,当然我也是很贫穷,但我是逐年看着自己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我从来没有把已经拥有的东西全部丧失掉的经历。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很怀疑自己能够做到像这些美国工人一样坚强。为此,我感谢自己的祖国,感谢命运,没有让我经历这些。一个人要懂得感恩。(3)曹德旺董事长非常坚决的反对工会,他说,如果成立工会,他立马走人,不干了。就以我在中国从小接受的教育,我都觉得,即使是这样想这样做,也不能这样理直气壮吧?但中国管理层的原则是,我们自己会善待工人,但你就是不能成立工会。
我也看到美国的管理层,跟着曹德旺一起恶骂主张成立工会的人。这在中国会被叫做“汉奸”吧?但是,美国没有“美奸”的说法。似乎美国人认为,跟着钱走天经地义,哪怕是跟着外国人的钱走,这好像真的跟中国的文化有所不同。
最后投票,美国工人在生活的压力面前还是跪了,参议员,大工会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再怎么鼓动都没用,以压倒多数否决了成立工会。(4)和在中国夸赞美国经营环境好的说法完全不同,曹德旺董事长说,美国工人效率低,产出慢,不行。一个中国工头说:他们的手指头粗,不利索。2017年头十个月,亏损4000万美元。曹总要求迅速扭转局面。看了美国工人干活,凭良心说,我觉得干得也挺努力的。但是跟中国的福耀工人比,确实差太远了。中国福耀的工人,那就是一支军队,组织纪律性强,干活特别利索,加班加点,外地的家都很少回,母亲一年看一次孩子。我是一个懂得知足感恩的人。我审视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坦率说,我比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如果闲暇、舒适也算入生活水平的话,那我的生活水平比美国工人高太多太多。而美国工人又比中国工人高不少,他们都是胖子,中国工人都是瘦子。还是做读书人好啊!感谢命运。我还要对孩子们说,读书千万别怕苦,你现在苦一点,舒坦一辈子,你现在快乐了,一辈子受苦。中国几千年都这样,美国其实也一样。
(5)福耀美国的安全性不行。据老工人回忆,通用汽车的工厂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工伤事故。但福耀美国的工伤事故不少,2018年死了一个人。想一想,福耀中国的安全性如何?一个女美国叉车司机,拒绝中国工头要求她超载一倍,说,那东西倒下来砸死人怎么办?福耀美国的工位设置太紧密,不安全,不符合美国的标准,但也没看到被强制整改。让美国人到福耀中国参观,他们看到中国人不戴防割手套,不戴面具,就给碎玻璃拣选分类(好回收),都说,疯了,疯了。
好消息是,2018年开始,福耀美国开始盈利了,可以办下去了,不安全总比没工作好。(6)影片说,这是文化差异。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文化差异,而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一个中国人,读了点书的,能适应福耀的文化么?我根本适应不了,连美国工厂的文化我都适应不了,我得更自由更散漫。但是没办法,这几代中国人流汗流泪(在福耀中国参观,到集体婚礼的时候,一个美国老头突然哭了,跑了出去,问他怎么了,他哽哽咽咽的说了几句话,表达的意思并不清晰,我认为,他的大概意思是,人,中国人美国人,全世界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活得都不容易,也都这么容易得到满足),是为了使下几代中国人过上美国人那种相对自由散漫的日子,而且要能持续……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说明了其实美国人没有做到能够持续,从通用汽车到福耀美国,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倒退的,工资大幅降低,安全性也差了。中国不能这样,要做到持续发展,不倒退。最好工人也能过上读书人的生活……
电影美国工厂观后感
《美国工厂》是美国上届总统奥巴马投资的一部纪录片,记录的是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的开厂情况。看完电影,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比较深刻。1、福耀开厂,欢呼雀跃
福耀玻璃准备接手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破产公司,这个公司已经破产几年了,工人全部下岗没有饭吃,一听有中国公司在这个开厂,而且能安置2000左右的人口就业,他们都很高兴。
有一个女工人在下岗期间就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除了电视是自己的,其他都不是自己的。当福耀玻璃开厂以后,他进入福耀玻璃工作,自己也住得起480美元的公寓了。
有一个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难以为继,是福耀又让他过上了中产生活。
2、中西不同管理文化的冲突
福耀准备建厂,美国的工会就要进入,福耀总裁曹德旺明确表示,如果工会进来,他们马上关厂。语气之硬,让工会不敢贸然进入。
刚开始工人干的还特别高兴,后来蜜月期过了以后,他们开始对福耀不满意,又开始支持工会的进入。
工会进入到底对企业好还是不好呢?
用影片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好说,并不好。一个女员工说:工会进来只会让那些混日子的人受益,而自己认真优秀工作的人却不能受益,只能和他们一样。
工会进来以后,福耀就不能直接雇佣工人了,也不能和工人直接对话了,只能通过工会招聘工人,按照美国的标准支付工人的工资,同时还要给工会一定的费用。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的工会其实很官僚,也是收钱办事,看起来是为了工人争取应得的利益,但实际上会损伤各方的利益。
因为一旦企业不能直接管理、招聘工人,就不能与工人直接对话,不能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工人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责任心,没有上进心,都在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盈利,企业盈利不了,如果再向通用汽车一样关掉,这样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蓝领工人都是很不利的,两败俱亡,只有作为工会的中介捞到了好处。
3、趋势很关键
在文中的最后,有一段情节就是很多地方都要采用机械手臂取代工人,因为他们效率太低。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工会和企业争来争去的,都争不过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在影片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在过去的十几年,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太少。
自己的感想
当我看完这部记录片以后,自己也有很多感想,主要有两点:
1、人要未雨绸缪
一个在通用汽车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水平立刻下降。我觉得这是他没有做好长远规划,做好理财,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到四五十岁,你还不能在睡觉时候也赚钱,你就活的太失败了!”
这句话说明了未雨绸缪、理财的重要性,人要再最能赚钱的年龄努力赚钱,同时也要理财,否则如果到了快退休时,没有其他收入,仅靠退行金是很难过上衣食无忧的有最严的生活。
2、人要终身学习
科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进步,人要持续学习,如果不学习,很可能被趋势甩在身后,被社会所淘汰。
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为自己能在日益快速变化的时代生活的很好,不像韭菜一样被割,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别无他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