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多数是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故事初中作文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我的故事初中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个故事就是我们的成长足迹。
太阳红红的,天空蓝蓝的,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弟弟来到水田边,一只只黑黑的,逗号一般的蝌蚪游来游去,正三五成群,快乐的玩耍。
我卷起袖子,脱掉鞋子,走进了水田,泥巴软软的,踩在脚上凉凉的,咦,怎么还会动?抬起脚,一只小蝌蚪缓缓游出来,呵呵,这只蝌蚪歪歪扭扭地游着,还昏头昏脑的呢。抓住时机,我快速五指弯曲并拢捧起,手中只是一汪清水,蝌蚪呢,呵原来在泥巴中,黑黑的,和泥土合为一体,很难发现。哼我今天抓定你了,别跑!我轻轻将手放入水中,锁定目标,双手缓缓从两边向蝌蚪靠近,五厘米,三厘米,一厘米,双手快速捧起,一只小蝌蚪正惊慌地在我手中转着圈,那圆圆的身子和细长的尾巴,十分可爱。成功捉到,顺利将它放到瓶中。
“那边也有!”“那边!那边!”岸上不知何时有了一群孩子,因不敢下田只能看着我。一只,两只,三只……蝌蚪越来越多,捉满了十只!我手上,胳膊上,脚上,甚至衣服上,都沾满了黑黑的泥巴。孩子们羡慕地望着我,我大方的摆摆手:“每人一只,自己挑”。此话一出,他们可乐坏了,还有几个“咚咚咚咚”跑回家拿杯子来装呢。没一会儿,只有一只长尾巴的蝌蚪在孤独地转圈,哟那儿还有一只,在杯子底部,被一层土盖着。
我拉着弟弟回家,满手的泥巴,脸上还有几道土,夕阳西下,温和的阳光照射下来,照得我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这是我的故事,一个充满童趣和快乐的故事。
第二篇: 我的故事初中作文
时至今日,仍记得一次偶去浙江绍兴的经历。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许多古建筑政府不允许拆,住在里面的是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的,整个古镇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幅山水画,幽柔婉转的笔调呈现出江南风情,刚劲有力的笔触展示了中国的豪迈,二者结合,便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一进去,便望见“鲁迅故乡”四个大字。
进入古镇,我们四处观光。屋顶的黛瓦至今依然坚固无损,低矮的房屋给人以恬静、祥和的感觉,它不同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豪华奢华,而是单纯、朴素、简单的韵味。我们来到一人家,想借住一晚。房主是位年迈七旬的老奶奶,奶奶热情开朗,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好!好!没问题!”
我们愉快的放下行李,跑去和奶奶聊天,听奶奶说,她的儿女都在大城市打工,很少回来。说到她的儿女,奶奶可高兴了,可我看得出,她的内心是难过的。今天看到我们一大波人过来玩,她自然是高兴。
午饭时间,奶奶拿出一碗粽子,对我们说:“浙江粽子甲天下呢!这是我们当地人自己做的,你们尝尝。”说着,她便为我们剥开一个。我用筷子插在粽子里,轻咬一口,顿时,糯米的香甜溢入口中,肉的熏香也跳动在味蕾间,不腻、不闲。刚刚好。我们连吃了几个,那味道在唇齿留香,久久不能消散。
吃完午饭,我们在奶奶的带领下,在小镇里游走,划着小船在湖里泛舟,用清凉的湖水把这烈日的毒辣消除了。
在这盛夏,人们的热情不低于太阳的温度,绍兴的古镇不亚于世界名胜——那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浙江绍兴,铸就了我的故事。江南水韵,成就了中国的故事。
第三篇: 我的故事初中作文
在我老家旁有一条小河,每天都能听到它“叮叮咚咚”的歌声,伴我晚上入眠。
暑假里,我最爱去的地方是河边。那个时候,河水十分清澈,许多人都在水中游泳。
傍晚,我们几个小伙伴,还有一些大人在水里玩乐,享受夏天中的清凉。我躺在水中,落日染红了天边,我随着水流而去,红光透过水照在我脸上,水不再那么冰凉,使我冷静。清凌凌水,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抚我那颗躁动的心。冷静下来,享受这片刻的寂静。
忽然,我感到有东西碰了碰我的肚子,原来时光不知不觉从我身边飞逝而去,到了吃饭的点了,小伙伴摇了摇我,呼喊我。
我从水中爬出,就穿个泳裤,因为过一会我和小伙伴还会在这相遇。
路灯开始亮起来,我们四个在昏暗的月光下,在水中扑腾,玩闹一会儿后,岸边四个身影并排坐着,靠在一起,脚还在水中挥动,拍打水面,原本被月光照得像玉似的河面有了阵阵涟漪,向四周推开来。
夜晚,玩了那么久,免不了饿肚子,我们堆起火堆,各自从家里悄悄拿了点东西来填填肚子,有玉米,番薯,土豆,地瓜。
坐在河边,围着火堆,烤着玉米等食物,玉米中蒸发出来的水分,发出“滋滋”的声音,我们的口水都快滴落下来了。
闲不住的两个小伙伴又翻了几块石头,顿时,好几只小身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明显,它们向四周跑去,靠近一看,是几只小螃蟹,现在吃它们还不够塞牙缝的,还不如等它们长大一点再吃,于是,抓起的几只又被我们放生了。我们又去打扰了几只小伙伴,那几只刚出生的小狗,眼还睁不开,瑟瑟发抖地趴在角落显得十分可爱。
小河,夏天的宝地。我的童年,我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流失,我已慢慢长大,而美好的以往却慢慢地远去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