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
《世间最美的坟墓》写了作者对托尔斯泰墓的感受,以及对托尔斯泰朴素性格的赞美。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欢迎查看!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1】
本来打算利用国庆假期,完成一个伟大的工程,即将王荣生教授在各种论着中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精彩句子摘录下来。有这个想法完全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即方便写文章,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有必要再重温一下当时读过的书。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回头再去读六年前读过的书,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今天,我重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当我读到黄玉峰老师的课例《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确实被震撼了。
严格地讲,与其说是一个课例,不如说是一次精彩的文本细读。黄玉峰老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以前自称是语文教育的“叛徒”,他崇尚“人”的教育,之前读过黄老师一本书,名字就叫《“人”是怎么不见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茨威格的一篇小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黄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细读,耐人寻味。
寻味之一便是结合背景去理解文本。中国自古就有“知人论世”的传统,只可惜“知人论世”被泛化为“写作背景”,甚至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印证。在我看来,“知人论世”只有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威力。这篇文章的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黄老师在这个细节上下了功夫,他首先提出疑问:这次旅行是怎么去的?谁邀请?邀请者出于什么目的?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黄老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1928年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苏联政府通过高尔基邀请茨威格等,目的'是要让这些学者、作家、记者向世界介绍新生的苏维埃。他看到了人民被激发起来的神秘热情和无法遏止的冲动,但又看到了混乱、无序和狂躁;他更看到了很多虚假的东西:“还不怎么识字的马车夫手里拿着书,那仅仅是因为那是书。”“12岁的小姑娘的课桌上放着黑格尔的着作”,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把虚假的东西装给别人看。这些感想,茨威格就通过这篇文章隐隐约约地暗示出来了。
有了这个想法,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有了着落:“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试想,茨威格在苏联14天,难道见过的建筑物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克里姆林宫呢?红场呢?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再没有比”呢?再比如后面一句“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这句话中的“远离尘嚣”如何理解?联系文章的背景,这句话就可以被深入理解了。
寻味之二就是旁征博引。旁征博引需要辩证看待,引用的资料如果与文本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宁可不引用。引用的资料也只有在与文本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篇散文是写托尔斯泰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黄老师补充了大量的关于托尔斯泰生平特别是其晚年思想的资料,甚至还引用了茨威格本人写的关于托尔斯泰晚年的“逃向苍天”,而我读这个剧本片段,本身就深受震动,例如托尔斯泰说的“年轻人,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再产生暴力。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除此以外,黄老师还引用了茨威格夫妇的资料,特别是他们于1942年于巴西双双自杀的片段,茨威格最后写道:“我向所有的友人致意!愿他们度过了漫长黑夜之后,能见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这些资料,有助于理解作者本人在参观游览时的心境,更有助于理解托尔斯泰本人的思想境界。
除此以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引用也屡见不鲜。例如黄老师读到“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时,联想到了弘一法师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甚至联想到了莎士比亚的墓志铭:“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并且与托尔斯泰进行对比,这种有的放矢的引用,不仅使得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而且加深了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寻味之三就是抓住散文的特征以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散文的特征,其实就是“无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采用了串讲法,边读边讲,边讲边思考,边思考边感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学生交流。例如读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时,黄老师深有感慨:“什么是幸福?金钱、地位、追名逐利不是幸福,幸福是朴素,是平凡,是和谐,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是回归自然! ”读到文章结尾时,黄老师又深情地说:“每个人内心都有对幸福和爱和渴望,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一种‘人,生而平等’的信念。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是那么渺小,那么平凡。人从自然中来,就要回归自然,灿烂之极,归于平淡,这个真理是朴素的。 ”这些感悟恰恰是黄老师“人的教育”的具体实践形式。我始终觉得,语文,绝对不能仅仅沦为语言文字,沦为工具,而是应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把握其背后的大千世界与百态人生。这也是黄老师这次备课对我最大的启示。
品读文字,黄老师同样也深有感悟。例如读到“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时,黄老师情不自禁地运用了“换词法”,“孤零零”换成“静悄悄”还不好?结合背景,通过对比发现,托尔斯泰本人就是孤独的存在,特别是晚年,既得不到激进革命者的认同,也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不过这或许恰恰是托尔斯泰追求的东西,因为“孤零零”也暗示着一种平凡与朴素。
王荣生教授一再强调,要依据文本体式进行阅读,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要根据文本体式进行文本细读,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与文本体式相联系,这或许也是黄玉峰老师如此细读文本的“利器”吧。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2】
最近带队老师让我们多听听一起来实习的其他同学的课,我想了半天,也就只有语文课可以听了。其他的都是理科,也许也能对我历史教学有所帮助,但我却听不进去,在我看来听不进去就不如不听。所以又选择听一节语文课——李红媛的《世间最美的坟墓 》,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
对于语文教学我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略谈一点皮毛。听红媛的课我有挺多感想的,从中也看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红媛的导入大体是这样的,她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世界上哪些著名的陵墓?同学们说:秦始皇陵。然后红媛又补充了一些在比较著名的,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明十三陵等等。然后说这些都是因雄伟而闻名于世,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的这篇文章,来看看它因什么而闻名于世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导入挺好,我认为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迅速地带入课堂的氛围中,同时给学生以宏大的想象空间。她设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心里想原来这一课也可以这样导入。但据说评课的老师认为这个导入不是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我认为导入真的很重要,在我看来它对这节课的教学会产生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很重要的,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而评价是否科学有时甚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适当合理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而在我看来红媛似乎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也许是由于紧张吧!但愿以后不仅她还有我都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吧!!
最后,我认为初二的学生虽然感性思维仍占一定地位,但他们的理性思维正逐渐形成,老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启发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客观的态度评价事物。对初二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理解问题的内涵,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有所提高,从而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而红媛似乎在这点上所所欠缺,可能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希望我们以后都有所改进吧!
听别人课不仅能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看见自己自身的不足。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何其美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