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范文汇总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
1.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赤潮形成的原因。
2.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
思考: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于哪些经济部门,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海洋中,从而产生海洋环境问题的。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
阅读:《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一文及插图、图表《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思考:海洋污染会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海洋生态的破坏是否都是人为因素?
(二)海洋生态破坏
1、产生原因:
2.赤潮: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3)赤潮的危害:
(三)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原因:
2、带来的危害:
(四)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20xx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
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B、东海
C、黄海D、渤海
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的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
8、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二、综合题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营养物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现象,称为“赤潮”。
材料2: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xx现象,水中xx等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xxxxxxxxxxxxxxxxxx
(2)造成图中鱼类从t1到t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xx。
(3)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B、莱州湾
C、辽东湾D、珠江口
(4)赤潮是(多选)( )
A、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在封闭的海域更易产生赤潮
D、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的后果之一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鸟的厄运
大量石油泄漏入海,生灵惨遭涂炭,海岛首当其冲。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石油涌入海洋,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致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潜水鸟在海水中潜游上浮时,海面的油污就像油质外套一样披在它们身上,使其再次落入水中,这样不断上浮下沉,使它们在惊恐中死去。对于飞翔能力较强的海鸥来说,只要偶然接触到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石油就会渗入并粘住它们的羽毛,使其游不动也飞不起。油污还会使羽毛失去保暖性能,使海鸟冻死。受轻度污染的海鸟,能侥幸游到海滩免于一死,但海滩的沙石上也沾满油污,它们用嘴梳理羽毛时,往往会把石油吞入肚内,从而严重刺激消化道,造成厌食。
(1)造成海洋中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xx、xxxx、xx。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xxxxxxxxxxxxxxxxxx。
(2)海鸟惨遭厄运原因有三,一是大量石油入海,xxxx,鸟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二是油污使海鸟丧失xx性能而死亡;三是海鸟食入石油,造成厌食而死亡。
(3)若一艘油轮在非洲好望角以南发生大面积石油泄漏,那么哪些地区的生物可能受到污染?洋流对石油污染有何影响?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D 7.A 8.D
9. (1)赤潮无机营养盐(或氮、磷),各种有机物城市工业和农业废水,生活排放的废水(或海水养殖过程产生的废物等)
(2)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和聚集,导致自身大量死亡,死亡的赤潮生物腐烂分解,可使大面积海域缺氧甚至无氧,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出大量的藻毒素,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D (4)ACD
10、(1)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海上采油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2)消耗水中溶解氧,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保温和飞行
(3)整个南半球西风漂流海域全遭到石油污染,还可能通过秘鲁寒流等向北蔓延。洋流对石油污染有扩散和稀释作用,减轻了当地的污染程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篇2】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起因:
我们发现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淡泊,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情况还屡屡出现。希望通过此次班会,唤起全体同学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
觉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切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此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展示同学的才能,锻炼同学的组织能力,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并培养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活动过程:
1、主持人阐明这次活动的目的,引入主题
2、主持人发言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我们发现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淡泊,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情况还屡屡出现。下面我们就对于这些事进行讨论。
3、学生对于这些事进行自由发言
生1:对我们来讲是可耻的。
生2: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生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4:举手之劳,参与环保,创建绿色校园。
生5:当你看到地上有一张纸不防捡起来。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能使你快乐起来。
4、主持人对于发言进行小结。
主持人:大家说得很有道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捡起一张纸能使你快乐起来”。同学们,那就看我们的行动吧。请同学想想,说说自己身边发生影响环境卫生的事例。同学共同讨论一下在同学们身上哪些不文明行为是需要改进的?我们如何来保护身边的环境?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组代表发言
生1:要做到随手关灯,不浪费资源。
生2:见到垃圾随时捡。
生3: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卫生。
生4: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小天地”。
生5:卫生角应该保持干净、整洁。
生6:值日生应尽好自己的义务,做到一日三大扫,数小扫。
生7: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勇敢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8:加强环保意识。
生9:班级制订班级卫生公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对保护环境的同学进行奖励。
7、主持人对于发言进行小结
8、环保知识抢答
主持人:那么大家是否关注环保,对于环保知识知多少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吧。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环保知识抢答。(穿插脑筋急转弯题,以提高趣味性。)
9、主持人小结,班会结束。
小结:使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各自的内心发出“我们要共同保护环境”的心声。
10、班主任评价班会,肯定同学的能力,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提出希望。
班主任评价:
通过此次班会,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平时没注意到的生活小细节,认识到只有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美好的校园环境,人人有责。环保并不遥远,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作为一个中学生,也要宣传环保,让身边的亲朋好友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为我们的校园有一个美好的环境出力。
【篇3】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
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
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