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是上海人,当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由于专业不同,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是最终没有能和胡哥、温做成同事,命运里冥冥之中和好运与他擦肩而过。然而老书记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他虽然是一个南方人,但这辈子却与大西北有着不解之缘,注定要为大西北奉献终身。
老书记上任不久就熟悉了省里各大型企业的基本情况,由于我们企业濒临资源枯竭,何去何从正面临着一个选择。此时全国上下正处在开放搞活经济时期,十亿人民正各显神通在商海里搏击。而老国企还依然保持着过去的习惯思维和观念“等、靠、要”,仍然期待着上级来安排企业的未来和发展。老书记也许正是敏锐地觉察到这种情况,在他上任伊始就非常关注我们这家企业。他先是充分肯定了我们在自谋发展上所做的尝试,同时鼓励现任领导班子大胆地去试,省上可以给予一定的扶助政策。
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而许多国企并没有与时俱进乘势而起,不少国企都是在那个时期关门倒闭的,大批的下岗职工成为政府当时最大的一个负担。我们那时一方面感觉到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却仍然寄希望与上级主管部门,希望政府能继续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给国企继续生存下去的保证,给广大国营企业的职工以稳定的饭碗保证。当全国上下都在喊砸碎铁饭碗的时候,政府和企业都没有做好准备,企业和职工都有着强烈的失落感,好像是没有了娘的孩子——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的地位一夜之间被颠覆了,过去国有企业的优越感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砸的粉碎。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的企业仍然不见什么明显的起色,干部和员工都士气低落,都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态度在混着。“看不到希望的队伍,是最没有希望的队伍。”老书记这样告诫我们大家。为此他开始在企业的大会小会上造舆-论——“适者生存”,“不转变观念,就换人”。在这一年的秋天,在省上审计部门审计后宣布我们已经净亏一个亿的结果后,调整企业领导班子已经成为上下干部员工的共识。在考察新的领导班子成员的时候,老书记独具慧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一个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
按照惯例,企业的行政一把手都是从现任的几个副职中选择,而老书记却认为在企业目前面临倒闭的重要关头,必须提拔重用一批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年轻人。这次被提拔的是一位在基层单位工作近十年的年轻人,他有着大学专业背景和近五年的二级单位厂长的管理经历。虽然他没有管理这么大的企业的工作经历,但是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足以胜任这一岗位,老书记这样说服其他领导。
当这个大胆的人事任命在我们企业宣布后,让许多职工都感到意外,大家都在为这个年轻人捏着一把汗。我们企业产生了当时全省在这个级别上最年轻的企业负责人。
新上任的企业负责人果然没有辜负老书记的期望,他带领新的企业领导班子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企业改革,次年即扭转了企业的亏损状况。以后又对我们这家国营企业进行了适时的转制,打那以后职工年年在年底可以参与企业的分红,分享企业经营的成果。今天我们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企业,产品在上海交易所成为期货指标产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