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18日表示,中国目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战略和战术手段”都是正确的,期待所有国家都能采取基于事实的公共卫生措施。
中国xxx17日开始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提出要摸清底数,不落一人一户,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在当天世卫组织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例行记者会上,瑞安称武汉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很好的公共卫生(管理)办法。他说,中国政府在几周中努力遏制疫情蔓延,目前已看到新增病例数等出现回落。如今,他们又采取上门排查的主动监测手段。
瑞安表示,世卫组织正希望看到这样“渐进式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作为疫情暴发的中心,武汉的首要目标是遏制病毒扩散,这为现在实施更多积极的监测措施争取到更多空间。
对于北京近日采取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防控措施,瑞安强调,“中国正在成功地扑灭一场大火,同时不希望火苗又在别的地方燃起”,因此正在采取指导性措施保证对返城人员的观察和监测。
瑞安认为,目前中国采取的应对疫情的战略和战术手段都是正确的,世卫组织也看到越来越多国家采纳“指导得当、计划周密”的措施来检测病毒,并且控制、阻止和减缓病毒传播。他希望所有国家在未来几天乃至几周里,都能采取这种基于事实的公共卫生措施。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世卫组织全球传染性危害管理司司长茜尔维·布里安德透露,根据世卫组织部分合作专家提供的数据模型显示,中国采取的控制人员流动的措施让中国境内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天,而让中国境外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个星期。
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根据世卫组织专家小组估计,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已经避免了至少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中国应对疫情取得的成绩引发世界关注,多家外媒积极报道中国疫情防控经验。
法国欧洲第一广播电台(Europe 1)报道,中国各地积极派遣医疗团队前往疫情暴发城市武汉,并由中国政府出资在武汉建立疫情应急医院。
Vox新闻3月3日报道,世界其他国家应积极从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做出的努力中吸取尽可能多的经验,并指出从中国经验中可以学到,应对疫情的关键在于速度。
当下疫情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流行。世卫组织3月2日消息称,在中国以外,共有61个国家向世卫组织报告了累计8739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127例死亡。3月1日,在中国境外报道的新增病例几乎是中国境内的9倍,主要集中在韩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尤其是韩国,新冠肺炎病例数已经占到了中国境外病例数的一半以上。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已将新冠肺炎的风险水平从“中等”提升到“中高等”。世卫组织强调,世界迫切需要吸取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经验。
世卫组织专家小组称,从中国疫情暴发之后的应对工作来看,非药物类疫情防控措施至关重要。尤其是卫生系统和应对疫情能力较弱的低收入国家,完全可以采用这些措施抑制疫情传播速度,有效减少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国的这些防控经验可以说是无价的。
外媒称,世界多国为抑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纷纷吸取中国经验,采取了各项非药物类疫情防控措施。
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27报道,日本关闭所有学校以抑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预计停课至3月底。3月2日报道,韩国首都首尔市市长敦促该市1000万居民在家中工作,避免前往拥挤的地方。
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3月2日消息称法国成为继邻国意大利之后欧洲新冠肺炎第二大流行国。为阻止新冠肺炎传播,政府禁止在密闭空间举行大型聚会。卫生部部长韦兰(Olivier Vran)还建议居民“限制出行”,并“尽可能使用远程办公”。
法国世界报(Le Monde)2月24日报道,意大利取消威尼斯狂欢节等多项活动,伦巴第地区50000名居民被“隔离”,交通暂时中断,北部地区部分城市学校也被关闭。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3月3日报道德黑兰街道上交通已经不再拥堵,而且该市现在空荡荡的地铁车厢每天要喷洒两次或三次消毒剂,远程工作和学习已成为常态。
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降低,中国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遏制此次疫情传播,中国在经济和人民生活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世卫组织称赞,作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至国际的第一道防线,中国为保护国际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疫情防控经验被各国吸取,可以成为国际抵御新冠肺炎的第二道防线。
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迅速蔓延,防控难度不断升级,对中欧共建“一带一路”造成不利影响,我宜多措并举妥善应对。
一、确诊病例迅速上升,疫情蔓延濒临失控。自1月24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欧洲全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截至3月10日,欧洲共有48个国家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135例,占除中国以外世界累计确诊病例的47%。其中,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分别累计确诊9172例、1402例、1139例、1024例。欧洲已经成为疫情蔓延最为迅速的地区,3月10日新增确诊病例2889例,占世界新增确诊病例的70%,2月20日以后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近800例。
二、防控措施逐步升级,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为应对疫情影响,欧洲多国采取了停课停学、限制人口流动、提倡远程办公、取消大型集会活动、及时隔离疑似或确诊病例等措施。意大利政府宣布自3月9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员流动紧急管控措施。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纷纷采取严厉控制措施,禁止举办大型活动并进行大规模筛查。然而欧洲一体化程度较高、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另外,欧洲多国出现了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情况。意大利医院床位紧张,医疗物资及设备严重短缺,大量医务工作者感染。法国政府宣布征用全国呼吸防护面罩及医用一次性口罩。德国宣布禁止对外出口医用口罩及其他防护装备,各地商店的消毒剂、药品和诸多日用品被抢购一空。
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空间受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月份最新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可控的情况下,2020年欧元区经济预计增长0.8%,较去年11月份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OECD预计,一旦疫情在全球更广泛蔓延,将使欧元区多个经济体陷入衰退。在疫情蔓延、“OEPC+”谈判破裂等因素叠加影响下,2月20日至3月10日,欧洲三大股指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累计分别下跌20.1%、24.1%、24.0%,意大利股指累计下跌26.5%。欧洲长期实行负利率政策,欧洲央行隔夜存款利率维持在-0.5%,调整货币政策应对疫情的空间有限;欧元区非金融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高达267.1%,高于全球平均值近30个百分点,财政政策空间也不大。
四、中欧贸易投资受挫,重大项目建设遇阻。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复工延迟、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今年1至2月,欧盟对华货物贸易总额799.7亿美元,同比下跌15.5%;英国对华货物贸易总额达97.9亿美元,同比下跌25%。部分欧洲企业因缺少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面临停工风险。欧洲多家航空公司相继暂停往返中国航班。不少在欧中资企业表示,疫情导致施工人员难以到位,导致在建项目被迫停工。
面对欧洲疫情日益严峻的紧迫形势,我宜积极同欧方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稳妥推进贸易投资合作和项目建设,更好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有效应对疫情对中欧共建“一带一路”造成的不利影响。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