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_三月初三的习俗
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大家都听过,那么下一句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相传三月三是黄帝出生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的下句就是“三月三,生轩辕”。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为老百姓创造了幸福生活,因此人们就在农历三月三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三月三又被称之为上巳节。上巳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汉代以前上巳节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改为三月初三了。上巳节这一天人们要祓除畔浴,主要是通过洗浴来洁净身心。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就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现在人们已经忘记了上巳节,上巳节中的很多习俗比如祓禊沐浴、祭祀高禖、踏春等都成为了清明节的习俗了。
三月初三除了是黄帝的诞辰外, 相传还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还有人称三月三是道教真武大帝的诞辰。南方等地三月三则被称之为鬼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到了晚上会早早的关门睡觉。魏晋的时候三月初三被定为春禊,是古代比较重要的节日。
三月初三的习俗
一、汉族
蒿子粑粑
汉族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需要吃蒿子粑粑。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为舒城、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荠菜煮鸡蛋
也许大家很少吃蒿子粑粑了,但是对荠菜煮鸡蛋一定不陌生,现在仍旧有很多家庭到了三月三这一天会用荠菜煮一大锅鸡蛋。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这一天吃了荠菜煮鸡蛋后既能够有发财之运,有可能防治头痛头昏病。
除了吃荠菜煮鸡蛋、蒿子粑粑外,汉族人在三月三这天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祭祀、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活动。因此杜甫有诗云“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二、壮族
壮族三月三这一天举行斗马、斗牛、队歌等活动。侗族三月三一共有五天,又被叫做花炮节、歌圩节,人们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还会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
三、土家族
三月三是土家族的情人节,这一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四、土族
三月三是土族传统的鸡蛋会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煮好鸡蛋随身携带,然后到寺庙里参加献牲酬祭,祈求新的一年能给五谷丰登。
拓展阅读:三月初三注意事项
禁忌:
1、少出游,免得好兄弟跟踪。
2、晚上不要出门,这是好兄弟们的活动时间。
3、不要去海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4、不要买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不要购屋,免得好兄弟住进来(当然也不要装潢)。
6、不要开刀动手术,以免好兄弟捣乱。
7、不要结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红。
8、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9、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三把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10、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1、不可吹口哨,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12、戴避凶物,身上尽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好让你趋吉避凶,使好兄弟们能退避三舍。
13、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
14、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5、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16、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 拜拜注意事项:
1、因为是拜好兄弟,所以不能在家里拜,一定要在外面或马路上,不然等于请好兄弟入家门。
2、拜拜时千万别说自己姓氏是谁,只要说请用即可。
3、拜过好兄弟的东西最好别吃,因此吃的东西别买太多,纸钱多一些即可,表示请好兄弟拿钱去别处买东西吃。
4、七月拜不拜都没关系,因为七月拜好兄弟只是一种布施,好象办流水席一样,给无家可归的好兄弟一些招待。
5、如果是祭祖,则可以在家里拜,但祖先牌位一定要摆好。
[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_三月初三的习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