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调控艺术
一、合理适时提问,对课堂气氛的调控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条件反射,甚至会影响和破坏条件反射的建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设置合适的提问坡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问题的设置,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意坡度。例如:在足球裁判法教学中,先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每次足球比赛上场的人数、比赛的时间,裁判员的人数,边线球、角球、点球。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电视实况转播中播音员经常讲某某队员“越位”,那么判断“越位”的依据是什么?上述一些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知道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裁判规则,对“越位”的判断依据真正得以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三、注意力与兴趣的引导,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控制
在体育教学的开始环节中加强学习导入,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有趣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步入学习的轨道;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应尊重学生的活动兴趣、活动空间和运动快感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引起活动,使个性积极化”。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做到导入与准备活动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想象力。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重视游戏活动、情景设置、课堂的创新等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步入正确的教学方向。
四、因势利导,积极应变,是有效控制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把握课堂气氛的“势”和学生的“势”积极应变,我们才能控制课堂。一是顺势而为之,当课堂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参与性强,练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应积极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二是善于借势,就是借助课堂上或学生的一些倾向性来推动学习进程。例如:在一次耐久跑的测验中我们发现,一个较好的同学牵着一个较差的同学跑,最后达标,而这时其他较差的或怕长跑的同学纷纷要求效仿。可按规则,是违规的,但体育课必然不是竞技,我们就借这个“势”让学生进行一帮一或几帮一的活动,结果两方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几次课的这种牵引跑,帮助者和被帮助者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成就感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学生对长跑的心理障碍与失败感得到克服,这就是借“势”的作用。
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时、因势而定,关键是把握“势”、顺着“势”、凭借“势”的力量,向有利方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在无势可借时,我们应设置情境、穿插有趣的活动、听取学生的建议等积极造“势”,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因势利导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策略,是把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倾向性导向教学目标上的艺术。
五、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效调控课堂气氛
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教师提问,也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和性格特点、反应能力等为中心。因此,学生主体是提问有效的前提,是谓提问的“核心论”。教师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需知道什么或急于了解什么,即其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甚至性格特征、反应能力等,必须胸有成竹,有一个清楚了解。教师在学生不知道而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或已知道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解决以图深化知识的心理状态下,给他传授知识,提出问题,最易于得到学生激烈而有效的响应。这种求知欲与探求兴趣,正是其学习积极主动的内在动力,一旦激发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成功的先导,能带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此时此刻,学生能联系先前所教的、自己所学所思的种种问题作系统思考,加深印象,获得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尊重学生学习愿望,引导对所提问题的热情,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原动力。这正是学生一个认知不断完善、发展,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甚多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范围由小到大,理解由浅入深。
六、教学环节“快慢”有变化,是合理控制课堂气氛的重要环节
对教学环节及快慢变化的把握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对课堂全局的掌控能力,教学速度的快慢是关系到一堂课的容量大小,直接影响课的质量。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例如:学习新教材、突破难点时,应放慢速度,让学生体会动作,思考要领,给予消化的时间;在复习课和身体素质练习中,应适当加快练习速度,保持兴奋度,以保证练习的质与量。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时时监测与观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这也是我们进行快慢调控的依据。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调控艺术
第一、从教学设计入手。教师可根据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充分调动起来。
第二、从教学方法和组织方面入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环境,才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从教学目标设置入手。教学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我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喜欢不得而知。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性的开展教学,即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内容,增强锻炼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第四、结合实际临场应变。发挥教学机智,充分把握和驾驭课堂,利用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评价,用风趣幽默的言语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只有师生间没有隔阂学生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和活动中。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调控艺术
一、适度激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们行为中的很多东西(愉快、满足、高兴。)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产生奋进的火花。”欣赏具有无穷的力量,一句赞扬的话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提起来,思路活起来。不过这种赞扬往往简单笼统,如“好”“很好”“对”“不错”“你真棒”“完全正确”等,有时难以打动学生心灵。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步、成功、动作的到位等,抓住时机进行适度的激励性评价,就能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对体育产生学会、学好的兴趣,树立信心、信念。
二、勉励式激励
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勉励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评价手段之一。
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活动一开始就笼罩着完任务的气氛,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三、参与式激励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精神方面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要多倾听学生的呼声,多与学生交流、交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多地收集和倾听学生的建议。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课堂教学的成功献计献策。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会教得自在,学生学得称心如意,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四、期望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或学生评价学生时,好的和该表扬的学生及活动中好的方面,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诚恳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有过失的同学和方面,论过要适度,切忌挖苦和讽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指出过失的同时要提出期望,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同时对自己产生信心和动力,使其迎头赶上。
五、宽容式激励
在体育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一种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有容人之短之度量,不能对学生怀有成见或偏见,不能抓住一点过失不放,而应该给学生以宽容和大度。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绝不可对学生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要对学生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让学生认清自己的错误,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误会,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化干戈为玉帛。
六、影响式激励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会模仿老师,也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教师懒懒散散、随意行事,学生就会上效下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教师的言行具有表率作用,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情激励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起好带头表率作用。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评价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体育老师,一定要巧妙地利用这一艺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只要我们用心,在课堂上用对激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