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些感性认识。
2.释题:“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3.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x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妙手偶得]课文中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指技艺高超的人。秀颀:美而高。颀,高。[主宰]支配。通常还有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的意思。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四)结束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
(五)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2?掌握“字词积累”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2?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4)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5)小结:第8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继续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
2?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五)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六)布置作业以一种树木为题,描写它的形态特点,并赋予它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白环境之美
杨形神之美
树象征之美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2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中运用了一组相似而有变化 的句式来结构全篇。细读文本时,发现其中端倪,眼前一亮,用这组句式来打通 文章脉络。下为课堂实录。
师:冈I」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请大家找一找能够标示全文结构的句子。
生(圈点勾画,很快找出):“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像北方的农民;”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四个句子,从中能发现什么共同点?
生:这四个句子都提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师:从始自终,白杨树的“不平凡” 一再出现,那它就是这篇课文的一一(停 顿)
生:它是这篇课文的线索。
师:我们先来看文章开头出现的这个句子, 同学们品读一下,想一想这句话 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生:“实在”。“实在”是确实的意思,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也告诉读者 它的不平凡是不用怀疑的。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再看整句话,它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生:总领全文,回应题目,点出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师:“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好不
生:抒情,而且是直接抒情。
生:老师说过直接抒情没有间接抒情含蓄,而且表露的感情过于显白
师:那用在这里的直接抒情是否影响了文章的表达呢?
生:那倒没有,而且具有感召力和震撼力,能强烈的感染读者。
师:是用直接抒情还是用间接抒情,要看整篇文章的格调,如果文章通篇都 是高亢激昂,显性的抒发感情,那么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就不会影响到文章的效 果。我们再来看第二句“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 凡的一种树”,总的来看,这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哪句话承接着上文?
生: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是白杨树”承接上文而来。
师:“那”是一个什么代词?它表明了什么?
生:“那”是远指代词,表明了作者观察白杨的距离之远。
师:上文有回应吗?
生:“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从这句可以看出作者是远距离 观察白杨。
师:既然是远距离的观察,那么描写的着眼点会放在哪里?
生:描写的着眼点在于轮廓,在于大致的外形。
师:文中是如何说的?
生:“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
师:后两个分句构成了什么关系?作者的重心放在哪个分句之上?
生:是转折关系,作者的重心放在后一个分句之上。
师:那么最后一个分句应当开启下文, 下文的哪些词语体现着白杨树的“不 平凡”?请找一找。
生:“力争上游”、“片片向上”、“一律向上”、“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对
这些词语展现的是白杨的什么? 这些词语所体现的是白杨树的内在品质。 换句话说,这里的“不平凡”所要体现的正是白杨树内在品质的不平凡。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三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能说说与第二句的差别吗?
生:首先是“那”变成了 “这”,其次是“实在”变成了 “决”。
师:哦,是啊!这两个词语发生了变化,我们先来想想,为什么“那”变成 了“这”?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白杨进行了细致的描摹,他走近了白杨。
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的?
生:作者从“干”、“枝”、“叶”、“皮”来描写白杨,而且特别细致,连皮的 颜色都描写出来了,充分看出他距离白杨是多么的近!所以用“这”来承接。
师(品读“这就是白杨”,突出“这”):“这”除了与白杨的距离近以外,还 有一种怎样的情味?仅仅是走近白杨吗?
生:“这”好像很亲切,似乎表明着作者不但走近了白杨,还走进了白杨的 内心,所以他才能那么深切地感受到白杨的内在气质。
师:真好! “这就是白杨树”,不仅仅表明着与白杨树空间的距离,还表明着 作者与白杨树发生了共鸣,真正地从白杨树身上体会到一种力量。 我们再品一品 “决”。“决”字应当以怎样的语气读出?
生:特别肯定。
生:是坚决的、是坚定的,更加突出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师:那这里的“不平凡”较之上文有无变化呢?作者在下文中表达的着重点 放在哪里?
生(读第七段):这里的“不平凡”是有变化的,作者表达的重点是在白杨 树的象征意义之上。
师:请同学们勾画出来,并且大声读出。这里点明白杨象征意义的句式采用 的是一连串的反问句,请你们变成陈述句读出。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里点出的白 杨树的象征意义。
生(读):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象征用血写出新 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师:反过来看,这里的“不平凡”较之第二句的不平凡在表意上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里的表意更进一层,点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师:所以,作者在选词上也更进一层,“决”较之实在,更坚定、更坚决, 其实是在更进一步强调着白杨树的精神。我们再来读第四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像北方的农民”。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句 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普通”变成了“普遍”。
生:语序也发生了变化,这次把“不平凡”提到了句子的最前面 生:而且也不再构成转折关系了。
师:作者为何将“普通”换成“普遍”,它们有何差异?
生:“普通”多表示平常,而“普遍”不但表示平常,还表明数量之多。
师:白杨树数量很多,很常见,与它相似的北方农民亦是如此。那它们所代 表的精神呢?是一两个人有,还是绝大部分都是这样呢?
生:白杨树是北方农民的写照,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那这种普遍的精神汇聚起来,会变成什么?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生:这样的精神汇聚起来,会变成一个民族的精神。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
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 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师:至此,文章的主旨显豁而出,因此,作者在表达白杨树的不平凡的时候, 异常直接,而且将“极普通”与“不平凡”合二为一,极普通就是不平凡,普通 之中蕴含着伟大。我们需要细心体味的是,随着文意的突显,作者的选词在发生 着变化,能将这变化一一梳理,我们距离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越来越近。
以这组句式为突破口,很清晰地将文章的内容与架构呈示出来。需要加强的, 是对文章语句及写法的进一步赏析。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3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由“雄壮”、“伟大”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写作思路等都清晰易懂,至于时代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想教给学生一种读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
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难点:象征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大家先把书翻到单元提示,快速默读,告诉老师你读取到哪些信息。
单元文体、散文分类、文章内容、作用、学习的方法等。
二、解题
从题目你能读取到哪些信息?
写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
三、走进作者,交代背景。
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xxx桐乡县人。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和伟大革命家、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时代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作者从西北抗日军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四、梳理字词
读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勾画重点词语。
强调两个词语两个拼音: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qiú枝jué强
(同义复合词)
五、理清思路
三步走: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2.概括每一段内容:划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用一
两个词语自己概括。
3.合并相同内容段落。
第一段(第1段):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第二段(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烘托融情于景(纯粹的景没有生命力)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情感变化)照应开头
第三段(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物-人-精神
象征就是托物言志、托义于物、借物抒情,即作者把所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之上的一种写作手法。
白杨树象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在那个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这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是我们民族求得独立和自由的基石!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的,生活在当今幸福时代的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朗读由物及人改句式四个反问构成排比句式
第五段(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六、梳理过渡段及抒情线索。
1.段与段之间用哪个相似的句子衔接的。
学生齐读1、4、6、9段。
4、6两段是过渡段,串起全篇。
2.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如果说全篇的梳理是面,过渡段是线,文章中则洒满了闪闪发光的点。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感情基调总领全文铺垫烘托融情于景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对比反问象征手法首尾呼应妙用修辞
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2.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3.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象征是以物喻人。
七、收获
读文提取信息
点线面三者合一
强大的不是外表而是精神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