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两会浅谈随州专用车未来发展
在今年的两会中,无论是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提案中,关于汽车行业发展的论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汽车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大国实力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下面我结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代表关于汽车产业有关提案,简要分析专用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为了便于读者更加直观的从一个点直观的看出对专用车的影响,防止跳跃式寻找答案,我采用拉干条的方式分别对应展开进行论述,不对的地方,望读者多多批评。
▎一、智能化制造将成为必然趋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一论述是基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阶段而提出,我国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很多专用车企业。
目前的生产制造模式还停留在工业1.0阶段,很多工序还是完全依靠手工进行作业,离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差甚远。国内乘用车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很多商用车也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唯独专用车比较例外,主要是受限于专用车多品种、小批量的影响,小作坊生产模式到处可见。
目前,国内专用车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不得不转型升级的阶段,同一类型的专用车生产厂家上百家,有资质的没有资质都在生产,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市场上经常出现价格战,甚至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国家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为制造转型升级进行赋能,目的就是为了从国家整体层面实现实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后和过剩产能,让制造业摆脱依靠大量人力进行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利用智能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特别提出了“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对于国内很多专用车企业来说,要说近年来什么印象最深刻,那么一定是排放标准升级、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管控力度加大。2017-2018年很多专用车企业受环保管控的影响,断断续续处于停产状态,直接影响了销售订单的签订,虽然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销售价格却难以调整,公司无车可卖,客户无车买的问题非常严重。
十九大报告提出“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想要碧水蓝天,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燃油汽车作为重点污染物排放源,必然首当其冲,重点管控。
2023年国家工信委已经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制定国内燃油车禁售时间表。3月5日,xxx政府在海口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xxx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由此,海南也成为国内首个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海南此时提出禁售燃油车,必然会在国内形成模仿效应,更多区域将逐步实施禁售燃油车政策。
专用车主要是在二类底盘基础上进行改装的,离开了底盘就如鱼离开了水。所以,专用车企业从现在就要开始着手与新能源底盘生产厂家进行沟通,根据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新能源底盘,并积极做好样车设计和公告申报。
目前,新能源专用车主要由政府进行采购,专用车企业可以把新能源公告的申报放在混合动力或纯电动的市政环卫车、工程用车、渣土车等车型上,销售的方向重点放在政府公开采购领域。
▎三、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将成为常态2023年政府报告提出,“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70%。”同时,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两个论述的潜台词就是说在汽车领域要大胆引入鲶鱼效应和竞争机制,不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让大家在同一个舞台上公平竞争,强者上,差者下,优胜劣汰。
国有企业可以引入外资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经营好与坏一个样的现象发生,真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充分竞争、相互比学赶超,倒逼中国汽车企业以全球的视野和格局,审视自己的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做国际精品,成国际品牌。
你强你可以兼并国内其他企业、甚至国外企业。你混的差,那你就难逃被别人兼并重组的厄运。这不论是对于整车汽车集团还是改装类专用车而言,既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挑战,也是一次进军国际、脱胎换骨的大好机遇。
狼其实已经来了,既要与狼共舞,也要练就一副钢牙利齿,与其等待被收割,不如主动出击,将命运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两会报告和提案就是一个风向标,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专用车作为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小分支,绝对不能轻视,一定要闻风而动,因为专用车企业批量化订单较少,很多产品属于个性化定制,如果没有这样灵敏的嗅觉,在这场红海战斗中很快将会消灭。
希望国内的专用车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专注于“专、精、特”,深耕一个领域,把产品做精、做优,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品牌,既成为国内的领头羊,也成为国际市场引领者。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