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教学《四季之美》为例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以教学《四季之美》为例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心性敏感,对外界事物感受力强,同时又充满女性的宽厚慈爱,因此,到了她的笔下,她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四时琐屑,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在执教本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笔下细腻的四季之美,我利用多媒体充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在情境中感受。
“春天——黎明”动人的是色彩的美,讲到此处,我把天空的图片展示出来,天空的柔和与云彩的鲜亮互相映衬。“夏天——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月夜、暗夜、雨夜都无妨,在感受动态之美时,恰到好处的出示萤火虫在夜间飞舞的视频,在学生们在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中,唤起美的感觉。“秋天——黄昏”感人的是夕阳照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联飞的雁字,还有风声虫鸣的合唱。伴着轻音乐,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动静结合之美。“冬天——早晨”通过图片的对比,在学生们感受到在下雪时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
执教本课时,我尝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获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以夏天这个片段为例:
第二自然段
师: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自己读一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看到什么样的画面能描述一下吗?
生:看到在美丽的夜晚中,时常飞过几只美丽的萤火虫,给这夜晚增添了一份乐趣。
师:她看到的是明亮的月夜,月色迷人。
生:夏天最美的夜晚就是明月和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比较幽静。
生:我看到清朗的夜晚,天很黑,萤火虫给人一种幽静而快乐的感觉。
师:其实我们想着想着就会发现,作者其实写了三种夜,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蒙蒙细雨的夜晚,没错,这三种夜中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写的却非常的简洁,明亮的月夜他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几种用他也一两句话,为什么他要写的这么简洁?琢磨琢磨。
生:我认为他第一个写得比较简洁,因为我们都见过比较普通。
生:作者总的笔墨写的后面,没有用过多词语就写出了动态。
师:也就是说这些画面作者没有给到你眼前,而是给到了你脑海里,心里,这种表达也是也在文章中处处可见,请打家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带着我们的想象来读一读这三种夜。指名三个学生读(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先肯定学生再扣关键词句)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词他们没有画面感但是可以把这三种夜连起来,一层一层细腻的送到我们心里,咱们接着再听。
指名生读。
师: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
生:生命的美。
生:写了夏天的三种夜,各有各的特色,她被迷住了。
师:那如果我们就看第三句,她在第三句中,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她迷住的呢?
生:被灯光迷住。
师:如果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
生:我觉得是蒙蒙细雨衬托出萤火虫微光的感觉。
师: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其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的迷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也夜间萤火虫飞舞的视频)。
师:同学们,看过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哇!这是我第一次看夜间萤火虫飞舞的视频,真是太美了我感受到了清少纳言感受的美了!
生:看过图片和视频,我们可以更鲜明地感受到: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着,好似流星划过夜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
师:大家感受都很真切,在朗读本段时,要通过柔和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强调“固然”“也”“即使.....也”等词语,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龙的微光”等词语时语速可稍快,要突出萤火虫的轻快灵动,才能让人感受到惊喜。请打家练习朗读吧!
生自由朗读
师小结: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孩子们,你们有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呢?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去感受夏夜的美好,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漆黑漆黑的夏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夏夜她还是觉得美,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全班读——
讲解本片段时,为了让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想象美,我通过看图和观看视频创设有效情境,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象奇景,进一步丰富头脑中的画面,努力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
【篇二】以教学《四季之美》为例
《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语言简洁,仿佛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在清少纳言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刻。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字里行间,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四季之美》是散文文体,作者采用了排比构章——四个季节平均用力,并无开篇的铺垫和结尾的总结——是典型的排比模式。既然是排比构章,则各段中必有相似的构式:每段的首句构式都是“A最美是B”,A是四季之一,B则是一天的某个时段。
例如:
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此构式的作用便是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该季节某个特定的时段。不同季节审美的时段不同,这本身亦是一种变化。
首句过后,便是对此季节此时段的描写,除春天外,后面三个季节末句都是对美景的感叹,均呈现出动态之美。
春季的黎明,作者建构了朝霞之美。其中叠词的使用“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蕴涵了情感。“鱼肚色”是一种鉴于白色和淡粉色之间的颜色,近似于鱼腹部的颜色。
夏天的夜晚采用了对比,“明亮的夜晚”与“漆黑漆黑的暗夜”,用“固然XXXXXXXXXX也有XXXXXXXXXX”来突显后者。将焦点集中在萤火虫上,然后再用“即使XXXXXXXXXX也有XXXXXXXXXX”来进一步渲染(从“无数的萤火虫”变化到“一只两只萤火虫”)。这里的动态美有两层含义:一是萤火虫的飞舞是动态的,这是行为之美(突显萤火虫的行为,局部);二是夜雨中萤火虫由多变少后的空灵之美,这是状态变化之美(包括环境,整体)。
秋天的黄昏,再细分为两个时段,一是夕阳斜照西山时,二是夕阳西沉时。前者光线尚明,可见飞行中的留鸟和候鸟,突显动态的视觉之美;后者则夜幕降临,突显各种声音之美。
冬天的早晨,再次运用了比较,不过采用了另外的构式“当然XXXXXXXXXX就是在XXXXXXXXXX,或是在XXXXXXXXXX,只是到了XXXXXXXXXX”。这是多重比较,采用一个复杂长句一气呵成。与前面不同,此段中事物的变化与心情紧密结合起来。比如:“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教学对象:502班学生
到了五年级,虽然已经过渡到了高段,但字词仍然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需要继续重视。本篇课文要求会认读“窠、凛”等六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黎、漆”等10个生字和“黎明、红晕”等16个词语。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量不大,而且他们也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在这块的学习上,应该放手给学生,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识字经验和熟识的语言要素,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在预习中完成。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字词,则可以采用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最终达到会写好生词及会理解的目的。这些都属于语文学习的基本保障,都应在教学中得到落实。解决好字词,再做进一步要求,把每篇课文认真读3~5遍,难读句段反复读,特别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朗朗上口。能用一定速度默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做上记号,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词典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在预读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整理。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用文字模拟摄像并制作脚本。
陈述人用填空的方式陈述成果:根据这一段对____的描写,我们按____的顺序,抓住了它们的____特点加以录制。为使这个特点更加突出,并真实地再现作者当初的感受,我们还加入了____以使这种感觉更真切,引起共鸣;也可结合PPT板书陈述。
描绘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述,再现他们带有鲜明个性的审美体验。
在描述的同时,另一个学生把设计好的思路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聆听并对其进行质疑或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以激发每一位同学思考及参与合作的意识。
四组已展示完毕,现在请所有的同学对其板书、陈述、描述、解说进行质疑或点评。
【篇三】以教学《四季之美》为例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所写的一篇散文。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的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能够抓住文章当中的关键词语领悟作者的动态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固然美”、“心旷神怡”、“比翼而飞”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笔下四季的独特韵味。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四季的美。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一年四季各有韵味,让我们继续跟随清少纳言来感受这四季之美吧。
2.作者眼中四季最美是在什么时候?(出示每段的中心句,让学生齐读)
3.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春”之美
作者通过抓住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来呈现春天黎明的美(板书:动态、颜色)
借助天空变化图片诵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中感美
1.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想象文字中的画面。
自读要求:圈出景物,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并想象画面
2.请学生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画面。
3.感受三种夜的美(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指导)
(1)明亮的月夜
明月静态美
出示明月高挂天空图片,让学生说感受(板书:静态)
说一说关于明月的古诗。
理解“固然美”。 由说诗句让学生知道明月的美早已印在心中,无需多言,因此作者只用了“固然美”
(2)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你找到了什么景物,它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抓住“翩翩飞舞”(板书:动作)
没有萤火虫的漆黑暗夜和有萤火虫的夜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萤火虫带给夏天的灵动美。再指导学生读。
抓住“闪着微光”“飞行”,学生先谈感受,师再引导。
萤火虫驱散了雨夜的沉闷,给人们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难怪作者说,这样的情境——着实迷人(学生答)
品味语言,想象画面,能让人置身于其中,让我们再读句子,把这样迷人的画面记到我们的心中
4. 想象画面,借助提示,试着诵读第二自然段。
清少纳言借助明月、借助萤火虫,为我们呈现了夏天独特的美,让我们想象画面,借助提示,再次感受夏天的美丽之处。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重点句子,抓住动态描写来领略夏天的美]
三、说中品美
1.小结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再让学生自主寻找秋冬之美
2.交流汇报(学生反馈时,教师PPT上要跟着将景物圈出,画出动态句子,并将动词标上)
预设一: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想象乌鸦为什么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呢?它急着飞回去干什么?
读出归鸦着急的心情,指名读,生评价,全班再读
预设二:成群结对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理解“比翼而飞”,写出了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的运动状态。
成群结队的大雁体现的是团结协作的精神,作者被其精神所感动。
秋天的黄晕有归鸦、有大雁,不仅景美,情更美。
预设三: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风声、虫鸣
动态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去发现,还可以从声音上去感受(板书:声音)
让生闭眼想象,师创设情境,播放风声、虫鸣声,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询问学生,沉浸在这样的画面中,心情如何?(学生可能会说愉快、轻松、安逸,教师由此告知学生这样的心情都可以用文中“心旷神怡”来说明)
3.小组合作读,感受秋天的韵味
预设四: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遍地铺满白霜”与“熊熊炭火”:一静一动、一白一红(学生先谈感受,师再出示图片,让生感受冬晨的和谐)
“捧”、“穿”闲适的心情
出示落雪、铺满白霜、凛冽清晨的图片,让学生代入情境中去读
激疑:为什么冬天最美是早晨,作者文末还提到了中午?
A. 中午火灭了带给作者扫兴的感觉,对比体现作者对早晨的喜爱
B. 火炭变成白灰,形状上的动态变化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通过汇报交流,将自己对秋、冬的美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四季美的理解与感悟。]
4.师生合作,配乐读文
三、写中现美
1.总结作者的写法: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通过颜色、声音、动作、形状的变化(板书:变化)使景物的动态描写更加的细腻可感。
2.小练笔:选择一个画面,运用动态描写将其写生动写具体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狗在公园草坪上玩耍。
天空布满了阴云。
3.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写作中体会动态描写的表达之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