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1、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
2、片言九鼎,一公百服。
3、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4、不肯种福田,舍财如割肉。临时空手去,徒向阎君哭。
5、积产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
6、莫把真心空计较,惟有大德享百福。
7、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
8、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耐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9、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患;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10、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人新;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古人惜墨如金,用词审慎,古代的安全文化,博大精深,寥寥数语,胜过长篇大论,不失为“警世良言”,古往今来被有识之士奉为圭臬,而铭刻于心践于行。值得安全管理者借鉴,这里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意思: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但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典故出自于战国《庄子 则阳》,意思: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诗经》云: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防隐患对策。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天还未下雨前,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不要渴了才想起挖井。与“迨(音:代)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音:有,窗户的意思)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预先防范的重要性。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出自于《韩非子·喻老》:意思: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一点小小的火星,可以使百尺房屋焚毁,喻小事不注意定会酿成大祸。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这句话运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上,就是怠惰松懈、马虎随意,都可能导致对细微问题的忽视,或是不能觉察隐患的存在,或是有所觉察而认为无所谓,都因一念之疏忽造成恶性事故,以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东汉政治家荀悦:“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是为预防,在事情的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一诗中说:“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讲,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都没有人掉到水里,而恰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常常听到落水事故的发生。
汉代司马相如著《谏猎书》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意思:在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生,可以在危险出现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避免危险的方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再去寻求对策。要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古代的安全文化还很多,值得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细心研究,从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安全文化中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古代安全管理的格言
1) 壁有缝,墙有耳。
2)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3) 之子不称服,奉身好华侈, 虽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
4)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5)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6)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7) 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8) 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励不宜委靡。
9) 是日一过,命亦随减。
10)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求远。
11) 量入为出,积少成多;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12) 仕宦方规清、慎、勤, 饮食要诀缓、暖、软。
13) 用人于教人,二者却相反, 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14) 打人莫伤脸,骂人莫揭短。
15) 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谢春不管。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