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精挑细选、代代传承的智慧和文化,如果在现代教育中缺失,会对新一代栋梁的培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语文也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产生促进作用的学科,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该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实践;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从广泛方面来讲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容易切入的,无论是从实际生活入手,还是从课本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剖析,传统文化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因为传统文化本身也是在历史不断发展、文明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对调研数据和参考文献的综合研究,该文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针对性的见解和思考。
1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内容。我国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了区域性特点较强、传承能力不断下降的趋势。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就会在发展方向的设立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在每一代人的肩头,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帮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语文课堂的教学既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责任,更有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
1.2丰富知识,拓宽学习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拘泥于课本学习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且单一的思维习惯。传统文化教育是多元的,涉及不同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也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对关于地理、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历史等内容进行了解,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丰富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好机会。一些学生在作文写作以及阅读理解时没有充足的感情色彩,以及没有充足的语言去描述和表达感情等现象都与学生所接触的学习知识面较窄有关。
1.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传统文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时间历史较长的传统文化,在现如今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融合趋势不断明显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具有更多的世界发展因素和现代先进因素,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就是由其所经历的事件以及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所决定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对友善、孝顺等传统美德有全面且充分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言语和具体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能添加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严格把关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所接触到的内容和思想更符合现代发展的趋势,避免出现学生盲目搜寻学习资源和不正当引导而产生的学习失误。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将传统文化、教师教学以及学生输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发挥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最大价值,展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非常有趣的,同时不能仅仅因为传统文化知识有趣就认为传统文化很好学会,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和古代环境截然不同,所以所处的文化气氛是不一样的,但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们处于传统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下学习传统文化会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1夯实语言文字基础,学习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基础不仅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更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且语文学习不是不同模块之间单独分离的,而是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并效果显著的。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较差,对汉字的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低,那么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一定会受到影响。一些教师会认为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与学习传统文化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就是对语文学习整体性的认知性不足的体现。语言文字基础赋予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在用文字描述的事物、经历和感情面前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字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文化的输出更是离不开用汉字去表述和传播,因此语文课堂上的语言文字基础的夯实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环节。
2.2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实践并不意味着对课文内容学习进行放松,传统文化教育与课本教学的比例应该由教师进行恰当的调节。一些教师会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穿插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实践会严重影响课本教学的进程,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课本内容的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实践没有较强的联系,这些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语文教师针对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和课本内容进行综合调节。传统文化的体现范围是非常广的,语文课本内容中有很多都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例如,《曹冲称象》课文中曹冲的聪明才智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2.3通过民族节日,学习传统文化
民族节日是学生兴趣度相对较高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内容。而且,在不同的民族节日都会通过举办不同特色的节日活动来进行庆祝,学生还可以拥有假期,所以通过民族节日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学途径。一些教师提出,随着学生对网络文化、外国文化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民族节日的关注度和传统特色活动的举办也有一定的缺失。教师则可以从学生较感兴趣的节日入手,例如,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特色较强烈的活动,傣族的泼水节等,由于学生本身的了解度较低,其学习的兴致会更加盎然。在传统的节日假期,教师还可以通过以节日活动的记录、节日活动的讲述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民族节日活动的参与度。
2.4强化教师培训,强化课堂布局
课堂布局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和课堂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从而加强课堂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可以体现在对课本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和加强学习氛围的途径以及激励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提高等。传统文化的实践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时间和教学模块进行充分的安排,这也是对课堂布局的另一种解释。在布局课堂、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把握每一位学生所具备的鲜明的个性和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更有利于课堂进度的有效开展。例如,如果班级里有少数民族同学或对传统文化有特殊兴趣的同学,就可以邀请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教来对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讲解,有利于拉近教师、学生和课堂之间的距离。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渗透所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学生、教育和文化传承来说都是由内而外、意义重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与传统文化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更多样的形式来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美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其肩上所承担的传承和传播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23(6):23-25.
[2]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3(2):156-161.
[3]王永花.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6):11-15.
[4]邹谊玉.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传统文化诵读式教育模式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31):111-112.
[5]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7.
[6]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23(6):43-44.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摘要】处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中职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加强重视。本文主要就中职语文角的问题以及教学的方法改革创新措施详细探究,期望能为实际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中职语文;改革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中职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当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创新应用,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创新教学的方法,才能真正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一、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问题
从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没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影响比较突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样:1.1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中职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实际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必然会影响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发展[1]。
1.2师生的交流不够
为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注重从师生间的交流方面加强重视,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才能真正有助于调动学生高效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使得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的效率比较低下,影响了整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措施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的方法,以下几点措施要加强重视:
2.1注重层次化教学法创新应用
教师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注重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展开分层化的教学,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真正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的质量[2]。例如:语文课程教学中在学习到《鸿门宴》的知识内容中,教师就要注重结合不同的学生层次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薄弱层的学生学习目标就要适当降低,学习能力强的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相应的提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都能有进步。
2.2注重互动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就显得比较重要,传统教师为主的课程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通过发挥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语文知识,才能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化,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如在学习到《荷塘月色》的文章内容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荷塘月色》当中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找出来并进行品析,说说有何特色?教师通过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答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师生之间相互的配合,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3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创新教学的方法,可通过将情境化教学方法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高效化学习语文知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发展。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比较多样,涉及到的内容复杂,中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难点,教师通过情境化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帮助学生解答学习的问题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在课程学习中讲述到《雨巷》的内容时候,其中涉及到诸多的意象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存在困惑,教师这时候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呈现出动态化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到动态化情境当中感受诗歌当中的意境,促进学生对诗歌当中的意象有深刻的了解。
结语:
综上而言,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这就需要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方面加强重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单一化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通过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角度出发,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为学生高效化学习语文知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朴素.试论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民营科技,2023(11):253.
[2]兰英.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15(10):149-150.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步伐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开始被广大一线的教师所认可和接受,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方向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变化。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指导是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重新深刻的认识,不断地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遵从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从而引导学生可以真正在阅读方面实现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在此主要探讨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原则以及相关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指导
在小学阶段,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达到自主有效地阅读,培养其真正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运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努力让学生从阅读学会自主地想去读,达到自主性,并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个性化阅读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指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个性化阅读指导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任何小学生来说,其心理的发展可以分为纵横两个方面:纵向上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会经过几个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是理解语言和吸收外界知识的旺盛期,而且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带有自己独特的个人色彩。从横向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彼此之间属于同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玩耍,共同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纵向的个性差异,从而展现出浓烈的个性色彩,学习任务也会因为个性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标准。但是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角度,教师都应该努力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最终的归宿[1]。
2.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心智活动。从阅读学和文章学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所学习到的各种诗文、课文以及名著等其实都是一定现实环境下现实生活的一面加上作者自己产生的独特感觉,然后将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这种表达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不唯一性。当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通过文字这种特殊的载体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态和感受。这时学生会将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的经历及生活嫁接到文章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作者感受的“异化”,变成读者的切实感受,因此,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指导目的。
3.阅读个性化可以更好地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现状。相对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偏于单一死板,一般都是经过五个步骤:解析题目、识字解词、划分章节并归纳总结意思、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2]。很多时候的教学都是采用讲读分析的方法,对于学生理解程度并没有给予重视,追求的是“讲深讲透”,对于学生是否需要懂得部分或者是懂的程度都不关心,教师往往都是一个人在台上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重视讲读和考试,轻视日常的熏陶和积累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地唤醒学生内心的阅读灵气,倡导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4.个性化阅读指导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阅读退化”问题。据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的阅读容量和时间量不足,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阅读的份额不足,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太过于单一狭窄,有的学生虽然有大量的阅读,但是也是被迫阅读一些辅导刊物。根据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退化问题是来自内心对于阅读失去自由的原因导致,迷失了阅读的真正价值,很多时候无法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和成功感[3]。如果要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5.个性化阅读指导可以抵御不良信息的传播。当前属于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总量在爆炸性地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开发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应对,或者是必须挖掘更加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方法来应对。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海量的信息很多时候无法正确地辨识其中的好坏优劣,对于很多不适合其心理需求的信息传播往往不能及时地进行发现和抵御,这些坏的信息可能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抵御,撇掉无用的信息,获取更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
二、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指导原则及策略
1.以课堂内容来营造更加具有民主自由、共同合作的阅读氛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努力地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相互合作的阅读氛围,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积极参与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平台[4]。通过在这个平等的氛围中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共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让学生都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潜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自主地探究知识。比如在讲授《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纸条”作为整体的突破口,以此来突出重点部分,提炼主线,引导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实现探究性的阅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般会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文章中的作者为什么会将其写入纸条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被撞的车主当拿到纸条的时候,只看到了“我”的电话、姓名及希望车主联系等。他根本不知道此次发生的交通事故到底是如何导致,原因是什么,整个的来龙去脉都是模糊的,为什么打电话是致谢却不是索要赔偿呢?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都是教师主动地提出,然后学生根据问题重新阅读找到答案,个性化阅读指导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某个内容然后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会对自己的疑问产生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和寻求答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共同相互补充答案内容,形成学习方法,得到丰富的知识,加强了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2.利用各种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小学各阶段必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方面安排更多的时间,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此来开启每个儿童心中的阅读大门,正确地引导学生迈入知识的殿堂。随着我国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课前的阅读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课前资料查阅交流环节,进行诸如世界奇闻、优美文章及片段节选等方面的介绍,或者是在班级设置一个阅读的信息栏,给学生的阅读查阅提供不同的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布置查阅作业,小组长进行综合的整理,组员进行资料的搜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形成一种良性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加强个性化阅读的引导。课外实践活动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来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给每个小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和关注这种方式。将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有效地结合到一起,积极地推动个性化阅读指导的不断发展。在阅读积累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读、写、背”三个模式来引导学生阅读。“读”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去选择图书,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阅读周,每个周都有阅读的主题,学生就可以根据主题主动地去寻找自己的书籍。对于主题的设置要更多地涵盖一些高品位、高领域的方面,切合实际地将学习的内容和阅读内容结合到一起,避免学生只能阅读课文书籍的弊端,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中积累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和实施课外实践阅读,可以设置一些诸如“读书成果汇报课、读书书法课、名作欣赏课及写作课”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领略到阅读的真实乐趣,实现小学生的主体阅读走向个性化。在“背”的方面,可以设置不同的背诵文章,“写”的方面可以设置字词、诗句等具体的写作要求。总之,通过这些丰富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围绕个性化阅读的指导内容和目标展开,具有不错的实践效果。
4.加强阅读评价环节的个性化指导内容。传统的阅读评价很多时候都会表现出指向不明朗、过于笼统的情况,因此,要对阅读评价环节给予更多的界定:首先是阅读情感,阅读的兴趣、需求及动机三个环节;其次是阅读习惯;最后一个界定就是专项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解释转换能力、认读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的评价内容,可以更好地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工作。此外,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更加多元化,实现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不但自己搜集信息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汇报,自主地记录阅读活动内容,合理地调节阅读时间,找到更加贴合自身状况的阅读方式,可以说良好的评价环节是个性化阅读指导的关键所在。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可以自主地提高识字水平、形成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积累各种优美的语句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高尚情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塑造出更加高尚的人格,在小学语文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阅读方法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阅读方式和习惯,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跃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3(3):61.
[2]何亚涛.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30):11.
[3]黄彩玲.小学生课内外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23(4):92.
[4]唐文姣.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3(18):15.
[5]吴影.刍议小学生课外个性化阅读[J].群文天地,2012(6):166.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