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和我的祖国的征文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一个老院儿里,那是一个至今都让我神往的地方:金色的阳光,温柔的草木,呢喃的燕雀,还有一个个坐在板凳上摇着蒲扇,追忆往昔的老人。
那些老人都有过一段不凡的历史。
我在他们膝下听过一个个故事:张爷爷的父亲以前是个老红军,虽说没有跟着历史书上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一起行军,但他的父亲冲上过前线,在解放的燎原大火中添入不少柴火;王爷爷的父母都是老党员,在什么生产活动中还得过勋章。
他曾极小心地让我们看过那沉甸甸的勋章,一颗红星闪花了我们的眼眸;李奶奶还下乡支持过建设,刘奶奶也不甘落后……
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第一次带领我了解了什么是“中国”。
在老人们无数次的诉说中,“党和祖国”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
那时,四五岁的小小稚子第一次拍着胸脯说:“我爱我的祖国”,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与脚下这片土地的联系,一种早已融于血脉中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后来,我被父母送入了小学,我学会了唱国歌。
当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仰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周围环抱着激昂的歌声时,我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在向上飞,向上飞……一直融入到那鲜红的国旗中。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句歌词像刀刻一般留在我的心底。
可是,我渐渐长大了,也读了一些书,看了点儿世面,知道了什么崖山抱海、景山自缢,知道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又因为喜欢上了几个作家,却看到他们在文革中惨死,忽然一下子觉得又愤怒又失望,感觉我对祖国的感情产生了一丝动摇。
但现在,我却又一次爱上了我的祖国,因为一个强大到不容反驳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我在意大利找到的。
那时导游带我们参观一家博物馆,有几个展作文厅,里面展出的是一些中文石碑拓本。
老实说,我对那东西没有一点兴趣,只是被同伴拉着和她们一起走走看看。
瞄了几眼,我觉得趣味索然,那些展品和国内的相比时间晚了不少,也平平无奇。
可旁边刚结识的英国朋友却突然说,她很羡慕我们,因为别说什么《荷马史诗》了,他们连莎士比亚都不是很能看懂,而一两千年前的汉字,放到今天,几乎每一个人中国人都能看懂。
我一直都知道,如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线形文字、玛雅文化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汉字流传至今。
我一直认为这没什么啊,能背点儿唐诗宋词元曲,能读些明清小说,甚至读一点儿《史记》,知道黄庭坚苏东坡李太白在说什么,这没什么啊,不足道也。
可重新审视,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因为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知道三千年前自己的先人写了什么。
我们现在能清晰知道,我们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一步一步丈量的;我们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坚守过的;我们航行过的海面是郑和浩浩荡荡行驶过的;我们还能吃到苏东坡当年不能停箸的肉;喝到李太白在花间饮过的酒。
赏一朵陶渊明于东篱下采的菊;我们还能在无数浩劫后读到千年前的筋骨,在大喜大悲后叹出一句他们吟诵过的诗篇;还能知道刘李王张这些平凡的姓氏后那些不朽的荣光。
只要我们的文字在,历史就在,文化就在,衣冠不绝,神州不灭。
这就是文化自信,这就是我的祖国。她不会被轻易打败,因为她的护城河是那条浩瀚的时光之河。
我的祖国是一片宽厚的土地,而我是一棵小小的树苗。祖国是我的土壤,她给予我文化的养分与乳汁,亘古不变,生生不息。
因为这个强大的不容辩驳的理由,我愿如歌中一般,歌唱每一座高山,歌唱每一条河流,并发自肺腑地说: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有关我和我的祖国的征文
小时候,一双大手牵着温柔的对我讲,长大以后要去流浪,一定会看的到远方。我出身于祖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算起来是80后的尾巴了。父亲说,你们出身在一个新的时代,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却可以吃穿不愁;不仅可以吃穿不愁还有文化可学;既能提高自己又能回馈祖国。
小时候的我们很单纯,单纯的年代,单纯的人。在还没上学的年代,清楚的记得:可以端着一碗饭,转一遍近挨的邻居家,饭饱才回家;晚上要么一大帮人一起乘凉,要么一起围在谁谁家看电视;当时共有多少人一起乘凉或者看电视我全没印象,但我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伴着乡村的炊烟袅袅,我就这样无忧无虑的在安定、美好却又开放的环境里悄悄成长着。
转眼到了一九九七年,那不寻常的一年。那一年,香港在百年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一次,我那么强烈的感到的祖国的强大,第一次,我那么强烈的体会到尊严的重量。那一天,学校处处挂起了香港回归旗帜,广播声响变村落的每一个角落。永远不会忘记,那迎风飘散的旗帜,那谈论祖国伟大的话语,那洋溢脸上骄傲的笑容。永远不会忘记,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它盛开在我的少年时代,激励我要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零零八年的我踏上大学之路,那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有悲,有喜。悲的是五月的汶川地震,喜的是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这一年,我忽然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很多。当我看到整个神州大地都在为汶川之伤而疼痛,当所有中国人和国际友人不顾一切投入到这场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战役中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当鸟巢上方的火炬熊熊燃烧,当来自五大洲的朋友用不同颜色的脚印踏出一条五彩之路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忽然明白,是“爱”,让回家的路充满温暖,让我们的心团结在一起,是“爱”,鼓励着我要茁壮成长!因为有我,因为有你,因为有“爱”,我们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
二零一二年我毕业了,已经成长的我踏上与祖国一起强大的征途。对我来说,学好我该学的,做好我该做的,这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对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最好的爱的表达。
二零一九年我的祖国母亲即将迎来70岁的生日。在这个新世纪,我们的生活已进入了新时代,一切都变的那么“小”。这时,大家的生活都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都得益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
我的祖国很古老,它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的祖国很年轻,它才刚刚踏上通往美好未来的航路。我的祖国很美,那如画的风景,百看不厌。我的祖国很强大,因为它拥有无数坚强的儿女。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
有关我和我的祖国的征文
我记得周总理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或许祖国的过去我们不曾参与,只能在纪实等各种资料中体会到往日的筚路蓝缕,但如今我们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中国当下的日新月异,强盛壮大,也能在网上、在新闻中处处看到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民族自豪感,千万心声汇聚成一句话“我们爱你,中国”。
对于我来说,儿时第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存在,是学习国歌的时候。当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成长,知识一点一滴地在脑海里定居,我从历史中回顾中国的过去,在地图上领略中国的幅员辽阔,还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在地图上看来看去、指指点点,用小脑瓜认真地尝试记住一些城市好听的名字,我知道我的家乡名作中国。
当然对于我们这一代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也伴随着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几天,我也不知为何突然想看《北京欢迎你》的MV,在手机上搜到这个视频,边看边想象当时08年北京的盛况。“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四海五洲,齐聚于此,共同编织一支奥运狂想曲,多少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多少次感动不已的瞬间都已流淌进时间的大河,镌刻在北京、在中国的记忆里。从一次次申奥到成功举行夏季奥运会,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开怀抱,我们国人也得以看到这个多元的世界。
不论是初中12年的伦敦奥运会,还是上高二时16年的里约奥运会,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比赛已成为一种定时习惯,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为出征的奥运健儿加油。每每看比赛时,就会有一种大家在共同呼吸的感觉,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时,有时自己也会感动到眼泛泪花,而这份感动也是祖国给予我们的。
对于我来说,真实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已经超出我所认知的时候是在高中,高中阶段算是个信息量爆炸的时期,每次提笔写关于国家作文的时候,各种素材实例就会在脑子里打转,可见这些年中国各个领域的革新与发展。就拿传统文化来说,这几年中国文化类综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都在创新形式中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毕竟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于此,可以说这也是我们自己的血和肉。
而祖国的脊梁或许便是我们实打实的国力,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自己的理念第一次被影响是因为高中老师给我们放映的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素材为高铁建造与运行,观看之余,我被片子中数据的精确度以及运营网络的流通所震撼,或许从那时候第一次坚定了自己学习理工科的想法。中国的宏伟工程有很多,“天眼”、港珠澳大桥等都是中国为之骄傲的名片,而这些建设背后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令人肃然起敬,我一直很敬佩这些大师,正是这些人的杰作构建起了中国坚硬的身躯,有了当下崭新局面。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有多少人脱口而出,我想做科学家。上了大学,我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我想做科学家。今天看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不言其中违背科学的情节,我被打动了,被亲情的温暖所打动,被救援队的无私所打动,被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所打动,而这些种种的背后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虽说不真实,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只愿做国家的一颗小螺丝钉,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懵懂无知、不知爱国为何物开始,到青少年有些模糊又有些愤青的爱国之情,再走到今天,心里知道方向在何处。中国已走过将近70年岁月,或许于祖国,我们只是十几亿分之一,但祖国于我们却是唯一。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