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城市研究的意义、现状与趋势
摘 要: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从农业时代向工业过渡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因而清代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加强对清代城市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有关清代城市的研究成果众多,相关科研和学术交流空前活跃,学科理论体系初步构建,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关键词:清代城市;学术回顾;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9)05-0139-08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是世界城市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出现了早期城市。中国城市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发展历史未曾中断的国家。
中国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发生于清代。清代既达农业时代城市发展之顶峰,又使得中国城市开始步入了新的转型时期,即逐渐过渡到工业时代城市。因此,清代是一个重要的值得关注的时期。
关于清代城市研究,既可以说是成果丰硕,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也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处女地甚多,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从农业时代向工业过渡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因而清代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承前启后。所谓承前,即承农业时代中国城市之发展,集城市发展之大成,达城市发展之高峰;启后,则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之先路,开动了城市现代化之阀门。清代以来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已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城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到清代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是城市数量较前有较大增加。清一代,全国先后设县1 371个,其中新设县208个,土府2、土州29、土县3、宣慰司1、宣抚司4、长官司6、屯5,共有1 421个。县城数量众多,是清王朝政权与地方联系的重要纽带,部分县城既是府城所在地,也是省会所在地。清代城市增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边疆城市的兴起。清代由于疆域的扩大,历来人烟较少、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也得到更多的开发,东三省、新疆、台湾及海南在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正式设置县城。清代兴起了诸如承德、唐山、营口、长春、佳木斯、乌鲁木齐等一大批重要的城市,东北、新疆、云南、广西等边远地区的城市由此获得相当的发展;此外,西南地区的城市也有所发展。
二是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通常通过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布局来衡量。至清代中期,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除都城北京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南京、苏州、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也接近百万,其余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数十个。例如第二大城市苏州,康熙之后,随着国内外贸易的繁荣,苏州城市人口激增,出现了市区向城郊扩展的现象。闾门外南濠之黄家港,明朝时“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货物寥寥”,到了清朝,“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1]。以1843年中国城镇人口2 072万计,比北宋增加近1倍,比盛唐增加大约1.5倍[2]254。而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西方国家的城市一般仅数千人,人口在数万人以上的城市则为大城市。到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即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可以说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清代城市的用地规模也较前有所扩大,清代中前期,省级城市的城墙平均周长为10 973.16米,府级城市的平均周长为5 195.7米,县级城市的平均周长为2 850.7米,大大超过以往同级城市规模,如辽、金府级城市周长不过4 000米,宋代江西的府城周长为4 781米[3]310。晚清时期,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当部分城市,特别是开埠通商城市和省会城市规模有很大的扩张,远远突破了城墙的范围,同时城市的功能分区也较前更加明显。
清代也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被迫开放对外贸易口岸,外国资本家开始通过开埠城市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同时西方的近代工业、交通工具、科学技术等也引进中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在部分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并发展,由此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变化。城市已开始由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依附角色逐渐转化为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主导力量。18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演进乃至国家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型都开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清代城市已朝向掌握国家、民族命运的方向发展,城市从数千年来的农村束缚中脱离出来,以独立的面貌在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作用,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从而也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角色定位而成为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地与推进现代化的中心。
有清一代,城市在自身结构、功能发生重大改变的同时,城市的规模体系、分布格局以及发展动力、功能作用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此外城市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交通路线的改变,清代中国城市日益分化为以沿海沿江通商口岸为代表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以首都、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行政中心城市。不同类型的城市由于其自身结构、功能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左右着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外部世界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改变,清代中国城市布局较以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方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北方城市,许多北方大城市逐步衰落,大中型工商业城市则逐步地往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集中,清代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近代以来乃至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影响甚大。
正是由于清代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清代城市研究不仅成为一种学术需要,而且也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需要。
1.由于清代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清代城市的发展变迁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清代历史发展的脉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清史研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城市是清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结构组群,加强清代城市有助于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清王朝历史的发展、变化。加强清代城市研究,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让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历程。正是有鉴于此,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才新设立了《清史•城市志》项目。
清代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转型的起点和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成为清代中国转型时期各种现象、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清代中国演变最大、发展最速的地方,加强清代城市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清代二百余年间中国历史的主要发展走向,有助于揭示清代转型时期的独特发展特征及历史发展轨迹。
2.当今中国大多数重要城市都是在清代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现代城市的发展都与有清以来城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加强清代城市研究,有助于揭示近40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特征、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故而加强清代城市研究,不仅是历史赋予的使命,而且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