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回顾·拓展二》提供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语文以《清明》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单元总体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
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教学建议】
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是本组的难点,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所以建议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3、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4、.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6、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分享:
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这是第二单元的单元主图,大家留意图上的文字。
首先是人文主题——“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这句话揭示了这个单元的主题。
接着是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学习写作品梗概。”
语文要素部分,可以具体分成三块内容。
第一条“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课文内容有底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大家可以借助这个部分来了解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后半部分,从白色底图的课文开始,是《鲁滨逊漂流记》的名著节选。
针对“就印象深刻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这一条,大家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阅读一本书(详见文末)”进行交流。
“学习写作品梗概”大家可以结合本单元“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详见文末)”来完成。
词语表
在正式读课文之前,大家先看一看这个单元的词语表。
这里面的词,需要会读、会认、会写,因此,大家可以先把它们记下来,然后让爸爸妈妈帮你们听写一下。
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被我放在了前面。
大家在预习课文之前,可以先读一读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这里通过几个小同学的对话,教给大家读名著的方法。
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看出人物的性格。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人物。
日积月累 名句解析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句意为:读书只有用心、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个字价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句意为: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君”这里是个代词,不是特指帝王,而是指对方(某个人)说了一句话,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上集》,也见于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句意为: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此句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句意为: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第五课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它的主要内容是: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妖精,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妖精,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自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第七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口语交际——阅读一本书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
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可爱的英国小女孩爱丽丝在百般无聊之际,发现了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她追赶着它而不慎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其左边则又长高,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等等。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她之后还帮三个园丁躲避红王后的迫害,她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
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在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她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今天的知识点就说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我会努力为你解答。
如果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也欢迎你告诉我,相信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就会发现,语文并不难。
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遗迹” 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化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共五篇文:《长城赞》、《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白鹤梁的沉浮》、《秦始皇兵马俑》。
《长城赞》是一幅长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他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于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
《我站在铁索桥上》回忆了红军战士在铁索桥上英勇战斗的场面,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白鹤梁的沉浮》叙述了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为,雕塑艺术和制作艺术,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目标
1、介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3、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4、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了解文章中讲述的有关索桥的故事。
5、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6、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7、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8、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9.、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10、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1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3、让学生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使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4、体会《索桥的故事》结尾的含义。
5、理解《我站在铁索桥上》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6、.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7、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8、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9、继续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准确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
四、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顺序。
五、课时安排:
《长城赞》 1课时
《索桥的故事》 2课时
《我站在铁索桥上》 2课时
《白鹤梁的沉浮》 2课时
《秦始皇兵马俑》 2课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