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简介(一):
梁衡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个性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梁衡简介(二):
梁衡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修改。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著有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梁衡散文九卷。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梁衡简介(三):
梁衡,男,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基本资料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梁衡文集》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梁衡-个人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个性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梁衡-个人成就
1981年底,梁衡身为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的记者在福建采访,他坐公共汽车从福州到厦门时,路边闪过一条标语:“栽树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这条标语着实让梁衡思索了一番。他想,当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个座右铭就这样在梁衡的脑海中构成了。
记者的工作能够分为采访与写作两部分,在梁衡看来,采访是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采访勇如初生犊”意味着
两军相遇者勇者胜,首先要一个敢字。敢不敢于山穷水尽时再寻一村,敢不敢在人家已经闭上大门时再敲几下门,敢不敢应对棘手的事件偏向虎山行,敢不敢下“就要写”的决心等,这都是在采访阶段首先要克服的心理障碍。记者深入社会采访,如侦察员离开自己的部队,他务必是一个孤胆英雄,即使应对夜间陌生如鬼魅的岩黑林也大胆穿行,并坚信必能拿到情报。社会纷繁复杂,接待方对记者有欢迎的,有不欢迎的,有时有现成材料,有时谈几句话就再无话可说,有时还会人为制造许多假象。但不管怎样,记者要像初生牛犊不怕虎,去闯就是。
与采访相比,写作则是记者战胜主观自我的过程。记者要合理使用两部分材料,一是采访得到的新材料,事件本身的材料;二是记者平时储存的旧材料,背景材料,包括知识、思想的积累。梁衡说
跟栉风沐雨的奔波采访大不相同,写作是夜深人静,应对孤灯,反观内心,翻腾脑海,遣词造句,举例引典,要的是一个巧字。其实大千世界的基本东西就那么一点,所以眼花缭乱,全因排列组合。同样是碳元素,结构一变一会儿硬如金刚石,一会儿又软如石墨。而文章的材料和字词就那么一点,全靠作者剪裁组合与推敲润色。巧妇,虽然米少也可做出好饭;拙妇,米再多也许会夹生。采访阶段结束后,细心写作常常决定着稿件的命运,能不能发表,头条还是末条,全靠我们最后那一下努力了。由于在新闻实践中被不断印证,“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句经验之谈越叫越响。它告诉我们:对于采访和写作,既要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又要寻求有机的结合。
2005年秋,已身为人民日报副总编的梁衡在采写陕西变化的通讯时,素材已到手,为了找到更形象、更动人的题目,他绞尽脑汁,开始想用一句原汁原味的“信天游”,这样更有个性,但找来找去都不理想。之后他从宋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得到了启发,便有了“绿了黄土,红了三秦”的题目,既表现了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的成果,又反映了三秦大地的农民红红火火的新生活。这篇通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梁衡-梁衡谈“名记者的四条标准”
每一个记者都想成为名记者,这倒不全是为了虚名,因为这“名”代表着你的成就。
一个有成就的名记者大约要贴合以下四条标准:1、有一篇或数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代表作;2、熟悉某一领域的报道并有权威性,是所谓的资深记者;3、有必须的新闻理论修养;4、有一本以上的专著。
这四条标准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包括第一、二条,你在实践方面要比别人突出,就是说要多写稿、写好稿。而记者工作是一种被动的采集作业(就像原始人的采果捕猎生活,不是种植农业),好题材经常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记者的成名与付出的辛劳相比并不完全公平。有时初出茅庐的小记者一稿成名,而运气不好的老记者也许十年也没碰到一个大题材、好题材。因此,衡量一个记者的业务实践水平要有两本账,一是有无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的好稿名稿;二是在某个报道领域有无持续的影响。你可能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有一篇好稿,但再无下文,名不持久,还不算名记者。你就应是既有一两篇好稿名稿,同时在某一领域又常有好稿。既是一棵大树,但又不是一棵孤树,还得拥有一片树林。这样一个记者的实践才丰满、扎实。
第二层,即第三条,是理论层面。一个人如果只停留在实践层面,只是重复、熟练、多快而已,并不能创新。真正能突破、创新、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务必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了理论思维,能够自觉地总结自己,借鉴别人,规划未来。他是按航线行船,按规律办事,他的成名不是偶然碰巧,而是水到渠成,能成名更能守其名。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记者工作,稿件背后要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写作等理论做支撑,当然最好还应有一点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修养。物理学分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虽然许多实验物理学家都得诺贝尔奖,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懂理论。参加书法比赛,你能够以草书、行书作品参赛,但还得附一幅楷书作品,就是看看你的基本功,避免借“花活”偶然得奖。名记者是对一个记者实践成绩的肯定,但那里也包括支持他的实践业绩的理论。这能够透过他的言论、文章、谈话、作品来考察。
第三层意思,指创新层面,即第四条,标志是有一本专著。时下记者编书成风,许多人将自己多年发表的稿件汇集成书出版,这作为纪念性文集是能够的,作为著作则没有好处。新闻是信息,大部分只起即时作用,过时作废,将作废的文字集成书出版,除了自我安慰和纪念没有别的好处。许多记者、通讯员自报成绩,说自己多少年发表了多少万字,这不足评,就像你给人说我多少年来吃了多少顿饭,吃饭多并不就是光荣。饭的作用是转化为人的其他创造,如运动员夺了金牌,思想家有了新思路,艺术家有了新作品。像吃饭一样的每日采写播报等新闻实践,就应转化为一个名记者某一方面的创新成果。这能够是一次采访的成果,一种理论的思考,某一方面的研究等等。而作为文字工作者,这种研究常表现为结晶成一本书。书就是他的名片。但这书要贴合两个条件:第一,和记者工作有关,是在记者生涯中产生的作品;第二,不是过时新闻报道的汇集,是一个记者实践积累之后的创新,它超越信息层面而进入知识、思想或审美层面。
一个记者只有从事着丰富的新闻实践,产生了有影响的作品;有较深的理论修养;能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结晶为著作,这样他才能称得上是名记者。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