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必看:高考状元家长的教育方法·1
今年高考成绩陆续放榜,广西南宁二中的杨晨煜以730分成为高考状元,推上了微博热搜。
他数学和英语双满分,创下了广西高考理科总分的最高纪录!在采访中,妈妈说孩子从小就喜欢看纪录片,不爱看动画片,对科研非常感兴趣,老师则称孩子兴趣全面,文体皆全。
无独有偶,一对四川的双胞胎也被推上了微博热搜,他们被称为高考最强双胞胎。
哥哥考分高达705分,弟弟718分,成为万千家长羡慕的对象。
记者采访的时候,两兄弟也称从没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学习效率非常高,只读了一年半的高中,一半的时间都在冲刺学科竞赛。
真正做到了,只要效率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么,这些学霸都有怎么样的学习方法呢?在调查了600多位学霸后,总结了下面7条,值得每一个家长或老师为孩子收藏!
1. 他们阅读、交往、学习,这些习惯源于父母的启发!
状元父母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有近半数,主要影响的是孩子的学习意识;从事最多的职业为公务员,这个职业稳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教育。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我们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在《中国诗词大会》高中生武亦姝第二季一举拿下冠军,面对走红安然自若:“只要我还喜欢诗词,还能享受到,就够了。”
那段时间,武亦姝的电话响个不停,有媒体邀约做采访。
武亦姝妈妈在给记者发来的短信中说到,“我是孩子妈妈,很理解你,可是孩子太小了,后面的路还很长,我是真的希望她踏实低调地成长,而且今天的一点点成绩也是得到大家的帮助,她个人和家庭不接受采访。谢谢你,也请理解一个母亲的心情。”
在人生的道路有许多诱惑,能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才不会被迷惑。武亦姝的妈妈用平和淡定的心态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安稳的环境,不受外界干扰,让武亦姝继续安心学习,如今迎来称心如意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并在新雅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自己家的孩子怎么不争气,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你带着孩子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背唐诗宋词;
你带着孩子吃各种垃圾食品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学习怎么做手工面包;
你家里到处是扑克牌和零食,而对方家里散发着浓厚的书香味。
……
2. 他们努力但不死读书,被允许犯错但不重复犯错!
xxx文科状元是一个叫做刘梦的女孩子。在今年高考中,她考出了674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106分。
大部分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每次女儿考试出现的错题,刘梦的妈妈就会收集起来,然后分类贴好,这并不是简单的工序。每天刘妈妈花在整理错题上的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建议孩子自己制作错题集,而不是依赖家长)
3. 他们独立、爱思考,在尊重中成长!
学习和生活,他们绝大多数父母采取适度的关心和参与,而不是一手包办。
老人常说:“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适当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得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适当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4. 他们被鼓励、被期许,接近90%的状元跟父母沟通良好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那些状元同学家庭的家长们,总是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当孩子不听话时,不要急于否认他的想法,而是以关心的态度,用“你怎么想……”“是这样啊……”这些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
哪怕孩子的意见是幼稚的、片面的,他们也好好听,不去粗暴打断。在一次次的认真倾听中,我们将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在一次次的积极表达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乐观自信,不断发展独立的思维、创新的头脑。
5. 他们自律而又有规律,专注听课也热爱运动!
xxx理科状元董吉洋,很多人以为她是书呆子,靠刻苦攻读才得来如今的成绩。
但事实上,她不仅曾经获得了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小提琴专业八级、国际象棋国家二级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她在网球、羽毛球、长跑等各类比赛中斩获名次。她因此被称为“全能学霸”。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6. 他们被爱、被信任,内心简单而温暖!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信任”。
但中国式教育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家长有了孩子后,常常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很多约束和担忧,如:
孩子拆解东西时,我们会担心东西被弄坏而阻止孩子;孩子做事不合我们的常规认知时,我们会忍不住上前进行纠正;孩子提出奇怪的问题时,我们会忽视或者敷衍孩子……
想要控制孩子的方方面面,殊不知这却毁坏了他们的创造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无限潜能。
7. 他们自信又幸福,因为懂得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
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
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幸福感......
无论孩子是否为高考状元,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高三家长必看:高考状元家长的教育方法·2
“学霸”这个光环除了凝聚着孩子的荣耀之外,大多还浸透着家长们的汗水。从每个学霸的成长之路,我们都可以总结出不少关于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良好经验,以下是高考状元们家长的平时教育方式,希望可以借鉴。
学霸家长们的共性
“言传身教”
偶尔孩子也会厌学,不想看书,如果爸妈注意到了,这个时候不说什么,直接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想孩子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与其对孩子唠叨个没完,不如去做点什么。父母和家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孩子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先是模仿言行举止,而后是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
2016年xxx高考文科学霸:曹洁怡
曹洁怡的妈妈也是一位学霸,曾经就读于襄阳四中,是当年xxx高考的前三十名。平日里,曹洁怡喜欢读书、看新闻,组织社团活动,特别是读书很杂,家里藏书也很多,小学四年级时妈妈就向她推荐《飘》。
妈妈从来不会逼着她学习,只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她,看了不少文学作品,这对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她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儿界流行的经典语录“对孩子说点什么,不如去做点什么。”学霸们成长的经历,就是对“身教大于言传”的最好诠释。
“不要扼制孩子的好奇心”
善于思考、享受学习的是源于父母在幼年时的启发:一位状元的母亲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儿,我们就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这是每一个人认知世界、了解世界和最终征服世界的原始动力,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兴趣。
逼孩子学习永远逼不出好成绩,好的成绩源于父母培养孩子对思考的兴趣。兴趣是决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
“让孩子学会热爱生活”
在生活中,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听歌,压力大了就去跑跑步…
而在学校,他们也不是仅仅学习,他们热衷于班级和社团活动。他们说“分数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学校收获知识以外的东西,会更美好”。
2023年xxx高考理科学霸:文浩博
文妈妈说,儿子数学比较突出,喜欢数学,高中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数学。进外高时起初想学文科,因为父母都学理科,我们坚持让他学理。他很喜欢地理和历史,还喜欢游泳和古筝,是外初校乐团的成员,从初一坚持到初三,在外高也是乐团成员。
2016年xxx理科学霸:梅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梅知雨的名字来自这首诗。“希望他适时而生,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梅妈妈说,梅知雨从小聪明、懂事,喜欢钻研,和“熊孩子”的称号无缘。班主任郑愈平对他的评价是聪明,儒雅,敦厚。 父母平时对梅知雨管的并不严,梅知雨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电脑游戏,这是他独有的放松调整自己的方式,从幼儿园就开始打cs,常常和爸爸一起玩,打DOTA2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2023年xxx中考学霸:王诗尧
父母从小就很注意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始学习长笛,坚持学习了6年。爱唱英文歌、爱看美剧、爱看侦探小说、爱打羽毛球、喜欢泰勒·斯威夫特……虽然是同学老师口中的“学霸”,但王诗尧并不是一个“书呆子”。
只有真正地爱当下的生活,才会有全情投入的坚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追求生活、享受生活,而兴趣爱好的发展,则是让孩子保持对生活持久的热爱。
“放手独立的爱”
“状元”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容、信任、像朋友一样”。他们的家里并没有动不动就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像朋友,在那种朋友式的交谈中,可以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的一切和父母分享,那是每天最轻松最温馨的时刻。
2023年xxx高考文科学霸:汪国彰
妈妈叶丽琴说,孩子很独立,别人笑我像“后妈”。我们是仙桃人,儿子三年前考上了华师一附中的专县生,来武汉读书,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儿子自己在武汉上学,我们没有来陪读,但很放心他。这是个生活能力很强,很独立的孩子。高中三年,他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打理的顺顺当当。学校里的大小事情,从报考华师一附中,到文理分科,也都是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只是每个周末来看望他。
对于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关注并不多,也一直是“散养”,只是从小就很强调他的学习习惯。这个高考成绩,也算是对他这些年主动学习的一个回报。
2015年xxx高考理科学霸:张栩铭
张栩铭父母都是老师,父亲张志勇是新洲三中高中语文老师,母亲是初中语文老师。张栩铭的父亲说,虽然家距离学校只有5分钟车程,但是考虑到张栩铭从未住校,希望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高中三年都是住在学校。
2015年xxx中考学霸:岳凌
小学毕业后,岳凌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到华一寄宿学校就读。住读的三年里,衣服基本都是自己洗,有时候周末回家,还会帮父母做饭。她说,自己很爱逛街,也喜欢臭美,衣服基本上不让父母包办。
岳凌的父母都是研究员,平常对岳凌的环境很宽松,遇到问题都是岳凌自己学着解决,父母主要负责提醒她适当释放压力,做好后勤服务,对于学习基本上不用太操心。
学会放手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孩子离开父母的羽翼庇护,走向属于自己的明天里。
“因材施教”
也有一些“状元”是现在和会上认为的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父母灵活的运用,却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
一个广东的状元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候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从他的赞美中获取自信,所以就义不容辞地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问题,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称为“批评式教育”。也许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所谓的专家推崇的“赞美式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却觉得很适合我。”
教育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别人家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
“学会做人”
比“高分”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是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家庭教育态度。
比起孩子的学习成绩,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2016年xxx中考学霸:刘欣
刘欣爸爸说,儿子的优秀,主要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再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影响,家长更多是对他的衣食住行、身体和健康多关心一些。父母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做一个善良的、正直的人。
2015年xxx高考文科学霸:陈梓林
陈梓林的爸爸说,儿子小时候成绩并不突出,家里对学习也没有特别多的要求和期待。我们给他的环境很宽松,对陈梓林的要求很简单:健康。
为了让儿子能长到1米8,在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各种运动之外,爸爸规定,每天晚上11点必须上床睡觉,确保充足的睡眠。然而这个“死命令”却让陈梓林颇为受益,他养成了白天更加高效的学习习惯,不熬夜、不开夜车,晚上11点之前完成所有功课,确保劳逸结合。
我们都无法保证孩子的一生会经历哪些挫折,但唯有健全的品格,能支撑他勇敢地走下去。
这些学霸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做事有目标有追求,很少让父母操心,成绩能这么优秀并不奇怪。
相信我们作为家长也都已经有了一些启发和思考。其实,孩子未来是否能成为高考状元,都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我们作为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帮到我们实现这个目的!而孩子们也会借此走向成功!
更多信息请关注龙门尚学公众号
高三家长必看:高考状元家长的教育方法·3
要说2023年最火的高考“明星”可能就要数武亦姝了,虽然她并不是高考状元,但在2023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她的表现尤为出色,而被大家熟知。
她在诗词方面的储存量与造诣都折服了大家,因此她也成为了当年的冠军,而在2023年的高考中,大家又一次的看到了她:上海660分的总分卷她考了613分,算是比较厉害的。
除了武亦姝以外,还有另外一位“真学霸”真的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他的数学和英语都拿到了满分,语文考了140分,理综考了290分,总分考了730分,创下了广西省恢复高考以来的理科最高分纪录。
而这个人就是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杨晨煜,为什么说杨晨煜是集所有优点于一身呢?
神仙成绩+长得好看=优秀!
杨晨煜不仅仅是2023年广西省的高考状元,还是全国的高考状元,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遭到无数人的羡慕和佩服以外,很多人对他的家庭背景也非常好奇。
杨晨煜的家庭背景
当杨晨煜成为了热门新闻以后,他的家庭背景也被人爆料。
有人称:杨晨煜的爸爸是清华硕士毕业,妈妈是上海交大博士毕业,而爷爷也是毕业于清华,奶奶则是毕业于复旦,外婆更是毕业于北大,所以杨晨煜能够拥有这种高智商,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个“爆炸性”的新闻在记者采访杨晨煜的时候,却不攻自破。
杨晨煜自称:自己并拥有外界所说的高学历世家背景,自己的父母也只不过是广西普通中学的毕业生,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家人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对于自己的规划。
杨晨煜的妈妈也给出回应称:网上所说的父母都是名校毕业,其实是不正确的,她自己和丈夫就读的是广西的大学,这才让大家没有被误导。
其实中国的父母是有将近90%的学历不高的情况,所以说高智商的遗传数量还是很少的,而孩子的优秀肯定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付出努力的程度的。
这一点也在杨晨煜母亲口中可以深深的得到体现,在杨晨煜母亲的采访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杨晨煜从小到大的学习,她从来都会做到监督和陪伴,并且从小就为杨晨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按照杨晨煜母亲的说法,我们可以提炼出培养孩子的关键4点如下,别把孩子管反了:
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父母的教育准则和言行不能够得到统一。
而杨晨煜的妈妈也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本身也要做到自律,而并非像现在的一些家长一样,丢孩子在一边,自己玩手机;或者将孩子丢给手机来“管理”。
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却又去管教孩子玩手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父母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父母要坚持监督
杨晨煜的妈妈说:在所有的教育当中,监督这件事情对于父母们来说是最煎熬的,因为父母是需要坚持的,同时在监督孩子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痛苦的。
而这就需要父母时时刻刻的坚持,并留意着孩子,才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孩子的思想方面,父母必须要严防死守,容不得一丝马虎。
就像钢琴演奏者郎朗一样,他4岁就开始练习钢琴,9岁的时候,郎朗的父亲为了能够陪着郎朗学琴,于是递交了辞职信,陪着郎朗在北京求学,父亲郎国任对于郎朗的要求是非常严厉的。
年少的郎朗丝毫没有属于自己的多彩童年,当别的孩子都在外面奔跑玩耍的时候,而郎朗则是在家中面对墙壁和出不去的门窗,整日都在艰苦练琴,每天都要完成8个小时的钢琴训练。
就是因为这样,郎朗在10年以后,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借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他也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郎朗。
每个成功的人在背后都会有很多的付出,不光是自身,还有父母的付出。
父母要从小给孩子建立良好习惯
大部分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去思考问题,所以都会选择在孩子开始懂事的时候再去教育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根本就是相反的。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有3个最为关键的时期,分别是在孩子3岁、9岁和13岁,对于孩子一些习惯的养成,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合适的时间去培养孩子做合适的事情,千万不要盲目的去教育孩子,这样或许会让家庭教育进入到一个错误的路口。
而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事情,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错过孩子的最佳教育期,等到孩子过了被教育的年龄时,父母在开始教育孩子,在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孩子的问题和青春期的叛逆出现冲突,导致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所以父母要从小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但有些父母可能不知道要如何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其实很简单,父母可以带孩子看一些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绘本,让孩子能够更加轻松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侧面提升孩子情商,塑造孩子性格,培养孩子强大内心。
父母要抓住孩子思考能力的时期
只靠孩子一味地刻苦、努力学习是不够的,父母要抓住孩子思考能力的时期,并让孩子讲究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每一门功课的知识点都很多、很杂,而杨晨煜就非常的擅长总结,他能够将每门功课都准备专门总结的本子,而这一特质也是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教会给他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