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物精神读后感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篇1】动物精神读后感
《动物精神》由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合著而成。阿克洛夫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市场的不对称信息,引入了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模型“柠檬市场”(即劣币驱逐良币模型)。席勒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从数据分析入手,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其代表作之一为《非理性繁荣》。他们二位都是宏观经济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
此书于2008年完稿,正值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可较好地诠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指导解决方向。后来,美国果断采取政府救市措施,投入了7000亿美元挽救市场信心,成功避免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悲剧。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分别细分了许多学派,各有主张,总的来说,可划分为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两大类。就解决问题而言,直觉上更偏向凯恩斯主义。的确,世上没有救世主,但完全放任不管是一种消极应对之策。如果相信万物运转自有其规律,那么研究并顺应其规律,也是一种解决之道。在知识积累程度有限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知识足够多时,就应当积极解决问题,而非躺平不管。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理论,描述了动物精神的5个不同方面;第二部分讲实践,即引入动物精神理论后可阐释和解决的8大问题。
理论部分
动物精神主要由5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信心、公平、腐败和反社会行为、货币幻觉以及故事。其中,信心是最重要的动物精神元素。腐败和反社会行为最终影响的是公平。故事最终影响的是信心。因此,这5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合并为3个方面,信心、公平和货币幻觉。
关于信心: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反映出极端情况下,信心可激励人们排除万难达成目的。现实生活中,信心的作用更为广泛,它在无形中左右着人们的大多数决策。以股市为例,当人们短期内对某只股票充满信心,就会积极买进和推高价格,而该公司的基本面在短期内并没有太大变化,说明此时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信心。
关于公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均。从古到今,人类自发地追求公平,甚至能够导致改朝换代或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公平往往会使人们作出极不理性的决策,比如经济危机时期,人们宁肯失业,也不肯接受部分人员的工资减少。不可否认,差异性引起的不公平普遍存在、相对合理,世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但公平与否永远能牵动人们的心,并且影响着各种经济决策。
关于货币幻觉:指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人们通常只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短期内,人们难以感受到通货膨胀,容易作出误判。比如,通货紧缩时不愿意接受工资的相应下调,尽管这在理论上更合理。
实践部分
8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中,最重要的是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萧条:一次是19世纪90年代的萧条,另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两次萧条发生前,股票市场空前繁荣,人们的信心急遽膨胀,没人能预料到接下来的经济灾难。实际上,正是非理性繁荣催生了大萧条。
经济萧条发生后,报纸报道大量腐败事例(故事),这使得人们感觉到经济政策的不公平,并且信心破灭;而货币幻觉使人们不能准确认识消费品价格下降造成的后果,应当相应下调工资水平却没能调整,导致大量工厂破产关门。信心下降,工厂倒闭,失业率飙升,怨声载道吐槽腐败,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如果人们不能重拾信心积极建设,萧条情况就无法改善。换言之,没有希望,就没有未来。
应对萧条的办法主要是恢复市场信心。针对2008年的信贷危机,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实现信贷目标和保障充分就业来恢复信心。具体采用了三类经济工具,包括贴现窗口、直接向银行注资和通过政府支持企业直接发放贷款。
【篇2】动物精神读后感
有关丹尼尔·卡宁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获得诺贝尔奖对心理学的意义
这两人的研究彻底转变了我们对人类的决策能力及理性的理解。它改变了我们从前认为的,我们是逻辑思考者依据逻辑公理,数学和理智思考转而认为我们实际上是用简单快速的推断法。这种直观推断法在我们的进化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时也会误导我们。四个直观推断的例子是:
1)框架效应,这也是卡宁曼和特沃斯基在这类问题上做的经典研究。美国正在想办法对付一场大面积的流行病,估计会死六百人。有两个计划:计划A大约两百人会获救;计划B有三分之一的机率全部人会活,有三分之二的机率全部人都死。意料之中大多数人选择计划A,因为,怎么选都行。有趣的是,如果你把问题框架变一下,就会得到不同的回答,人们不再关注有多少人会活下来,而是集中在有多少人会死,同时关注的也并非没人会死的概率,而是所有人都死的概率。这样会得到相反的回应。这就是框架效应,它的观点是你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答复,取决于选项的框架。这个例子中还结合了损失规避的概念,人们厌恶某些损失,所以问题的框架能影响你的决定。聪明的广告师和决策者,会以不同的方式构架问题,突出不同的重点。
【“朝三暮四”的成语也是框架效应的一个例子】
2)禀赋效应,这是一种非常强效且有趣的现象,大意是这样的,我向你展示一个本子或者一块巧克力,然后说,你支给我多少钱来买这块巧克力。然后你说,我愿意出两块钱买这块巧克力。大多数人平均会出两块去换一块巧克力。另一种情况完全相同,但是这次是我先把巧克力给你,然后说,你愿意多少钱卖给我这块巧克力。这时候,人们会说,两块五。事实上,当你拥有了某种东西之后,它的价值就上涨了。这迷惑了很多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如果你问愿意花多少钱买的话,这是获得,这是你愿意花多大的代价来得到某物。但是如果你被问到,你愿意以什么价格卖掉它,你觉得这是个损失,当它变成损失的时候,它就更有价值了。
3)基础概率,约翰的例子说明,人们将对一个个体,会忽略他来自何方的背景情况,也忽略掉基础比率。
4)可获得性偏差,如果你想知道某件事发生机率的话,你有多大的概率想到它是个很好的提示,但这也可能是误导。卡宁曼和特沃斯基的一个经典例子是,如果你问一组人,英语中有多少单词是以ng结尾,或者这样的单词占多大的比例。再问另一组以ing结尾的单词占大多比例。结果得到的数据是ing比ng大得多。尽管,ng结尾的单词包括了ing。只是人们更容易想到ing,这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比如,任何一年收到鲨鱼攻击人的机率是六百万分之一,被杀是五千万分之一。如果你住在佛罗里达,你受伤的机率是五十万分之一。人们往往高估了风险,因为鲨鱼攻击是受人瞩目的,总是会被新闻报道。我们往往会高估影响显著的被杀几率。
【篇3】动物精神读后感
商学院的基础课程会告诉学生,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理性的商家会考量成本,确定价格,而消费者计算效用,以最大消费者剩余为标准做决定。不管是竞争市场还是垄断市场,都是这样子。这样的理论很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市场参与者”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然而这个理论的主语是“市场参与者”,如果我们真正把眼光放到现实中、我们的身边,我们都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市场参与者”,在定义性的身份之前,我们首先是普通、具有“动物精神”的人类。
试想这么一个故事:在北京天通苑的菜市场,或者青岛老式居民区外的沿街商铺,又或者是连云港的某个新“开放式社区”,有一对靠卖馒头花卷和小面点为生的夫妻,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做出来的食物也确实又够分量又干净,但是在这样居民密集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他们这样的食品工作者,每一家提供的商品质量和特性都相近,价格也没有什么差异——毕竟大家的面粉都从同一个批发市场来,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然而——且称夫妻中的女性为李嫂——李嫂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消费者是带着孩子一起,而孩子又会嘴甜地叫“阿姨”,李嫂就会很高兴,可能会给孩子多装一个小豆沙包。孩子得了甜头,之后又会更愿意来这里,于是接孩子放学顺便买晚餐的主妇可能就会在这里更多地消费。
到这里为止,这只能算是一种靠赠品吸引消费者的普通手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为李嫂加一个设定:她之所以会这么喜欢小孩子,是因为她的孩子生下来夭折了,之后她也因为某些原因,不再能生育,所以当她看到小孩子,就会忍不住想要对他们好一点,仿佛这样能安慰心里对自己从未长大的孩子的思念。
如果这个故事在周围不胫而走,并且成功让主妇们说出“她也挺可怜的,我们多照顾照顾她的生意”,这就是一个故事改变竞争格局的真实案例。仅就食品的交易而言,即使李嫂的竞争者也都付出同样多的小点心,甚至李嫂有时太忙忘了送小点心,她也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这个市场上的主妇消费者——我们就先将她孩子的夭折算在营销成本之外,毕竟发生这种事谁都不想的。
而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市场,都有着无数这样的案例。小到李嫂这样的手工食品贩卖商,大到靠人格魅力就能卖手机的罗永浩。消费者是理性的么?他们会认真地考虑每种选择的效用么?决定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很多交易的收益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动物精神》的作者罗伯特·席勒认为,“故事”在我们的商业乃至宏观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故事”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提供支持,也可以说,是我们接受的“故事”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
无数年轻人涌向北上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地计算过不同城市的投入产出比(很多计算过的人都离开北上广回老家去了),他们只是相信了“在这里,努力就能成功”、“大城市,一切皆有可能”这样的故事,就造就了我们现在持续研究的经济和社会学现象。
如果“炒股发财”的故事流行起来,股市就会大涨;如果“学医短命”的故事变得妇孺皆知,几年内学医的人数就会骤降,医疗市场也会跟着在若干年后发生巨变;如果“肉翻大法好”的故事……
人们甚至不会去仔细求证每个故事是否真实,但巨浪就这么一波一波地被掀起。
一个更贴近,可能也更惹人厌的例子,媒体持续不断地渲染“中国梦”,街头巷尾都是24字箴言,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里的“信心”也来自于故事,只要大多数人相信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工作和消费,不相信的少部分人也会从这个形势中获得信心,并且敢于投资到这个环境里。每当经济崩溃时,比各种需求指数下跌更快的,是投资者的信心。不论投资者拥有资源的多少,大家都在观望着整个市场的环境,而市场的环境又是大多数的普通参与者决定的,增发货币也好、对特定行业的注资救援也好,都是为了让市场信心最终能尽快恢复。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故事”越来越多,唱歌选秀需要故事,卖手机数码需要故事,连歌词里的女同学都必须要有故事。因为没有“故事”,消费者就没有动机。当然,“故事”的爆发也可能从侧面反映了,在这个时代里,确实缺少好得不需要故事的商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