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的学习心得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认识,我对路面路基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原前单调的工程概念,比如说:要使车辆行驶在道路上安全舒适,并且使用年限能够延长,就需要要求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耐久性,表面要平整但不宜光滑具有一定的抗滑性。就我所学的知识可知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沿土结构。而路面则是咋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而路面的存在有保护了路基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离的整体。
在工程中我们要采用砂性土或者黏性土,坚决不能用粉性土易于破碎,浸水时成流动状态,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在遇到这种土时,范围较小时,可考虑改良土质。
如换土并加强排水,范围大时,可考虑换道。路基的湿度由路基的临界高度值确定。保证路基在80公分以内为干燥区路基的高度H=0.8+Hz。土基的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有回弹模量,地基的反应模量和加州承载比等。
路基的破坏和防治:路基的破坏主要有沉陷,边坡滑塌等。为了防治路基的破坏因进行维护与加固。更重要的是建设前的设计。下面主要谈下路基的设计。
路基由下路堤,上路堤,下路床,上路床构成。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是半填半挖路基,选择横断面因综合考虑。宽度为行车道路和两侧的路肩宽度之和,
依据公路等级确定路基宽度。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0~1.5m。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保持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的地基需按路基标准严格压实,必要时换土或加固处理,一般路堤:填土高度1.5~20m。路堑边坡按高度和岩土层情况设置成不同坡率的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挖方边坡的坡脚处设置边沟;坡顶设置截水沟;边坡坡面易风化时,在坡脚处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碎落台,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0m的边坡平台。其边坡坡度应参考气高度,岩体的岩质设置。
当然还要有心得去学习如何分析设计的路基是否稳定。先要做三个基本的假设:①不考虑滑动土体本身内力的分布。②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到达,滑动土体成整体下滑。③极限位置要通过试算来确定。分为直线滑动面和曲线滑动面。重点谈下曲线滑动面的稳定性分析,常用4.5倍线法和36゜线法。其原理是条分法:将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和抗滑力,然后叠加计算出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假定:土体均质、各向同向、滑动面通过坡
脚、忽略土体内应力和土条之间相互作用力、土条不受侧向力作用、或侧向力与圆弧切线方向平行。依据公式求出稳定系数Kmin,K>1时边坡稳定,与高度无关。
当然用公式时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所代表的的意义,及其原理就可以。至于更深的层次,希望以后我们有机会会继续深入学习,这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