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12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12篇】

标签:
时间:

Memorial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Jì尼阿格拉夫n、 它指的是对人或事物的怀旧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08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第二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2023年5月22日13时07分,“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吧’,”,这是痛闻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催人泪下,又感人至深。有人说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是珍惜粮食,我十分赞同,但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以袁老为榜样,做一粒好种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饿和贫困是中国的集体记忆,袁老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当今中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大步迈进,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新中国的青年应牢记袁老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真言,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沃土中,为祖国的画卷增添一抹绿色。

  一入农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袁老自己说过: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下地这股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也不是花几年时间给自己攒履历刷经验值,而是坚持了一辈子,90岁的时候还无休息每天下地打卡。信念和坚守沃灌着袁老的这粒种子成了参天大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遮风挡雨。今日袁老去世,国家痛失栋梁,人民痛失偶像!但他就像第一棵杂交稻,早已把中华民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散播于神州大地!新时代的青年,当赓续这种基因,破坚土发嫩芽,还得枝干茁壮。才能为祖国的画卷茂盛一座森林。

  致谢袁老,致敬袁老,像他那样矢志报国。数不清的选种、记不清的的试验、输得起的失败,了不起的突破……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爷爷,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养活了全中国人民和其他国家。

  非洲也是一个粮食短缺的国家,自从袁隆平爷爷发明出了杂交水稻,供非洲国家使用后,粮食产量也在上升。是他在我们中国需要粮食的时候,帮助我们,使我们全国人民都吃上了粮食。现在大部分的国家都在用杂交水稻,我们都很感谢这位伟大的英雄,袁隆平爷爷,要是没有这位英雄,恐怕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吃上粮食。

  袁隆平爷爷也有可爱的一面,他慢慢地走进超市,第一个就先去看看大米的价格是否稳定,确认好后才放心!走出超市。可是他就在今年的5月22日逝世了。这个消息立马传遍每个角落,他那冰冷的身体,安详的躺在灵车中,车缓慢地行驶在道路上,灵车的后面有许多车辆跟随,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人群为他送行,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了。

  灵车载着袁隆平爷爷去了他充满许多回忆的地方,让袁隆平爷爷再看最后一眼,上帝带走了我们的英雄,让全国人民吃上粮食的英雄,袁隆平爷爷病逝后的几天中,许多人民都来悼念他,为他献花。

  袁隆平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我一定不会忘记他,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爷爷

  xxx沈庄小学六三班王晨轩

  世界上有许多的英雄,比如:小雨来,白求恩,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等……他们都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做出了许多令国家有利的事情。

  天下最感动的是国之脊梁献出重大贡献,而最悲痛的是悼念国家之脊梁。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历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他不仅是水稻培育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的前沿。他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隆平爷爷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爷爷一生躬耕于稻田,不辞辛苦地研究水稻,1960年一场自然灾害饿死了好多人,袁爷爷亲眼目睹了当年的饥荒,下定决心研究水稻,让老百姓不再挨饿。经历多年的努力,1974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23年5月22日下午1点07分,袁爷爷因多处器官衰竭在长沙逝世了,享年91岁。我沉痛悼念,深深致敬!袁爷爷的死比泰山还重!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的工程院院士,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更是真正的耕耘者,是梦想的引路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袁爷爷,您是我的英雄!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着您的!

第三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在2023年5月22日13:07分,国家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你一定听过这个名字,但你可能还不知道他的故事。他就是被世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离不开袁隆平爷爷的功劳,他在病危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气,因为天气的好坏会影响田地的生长。因为中国世界人口暴增,粮食也渐渐供不应求,袁隆平爷爷曾立下誓愿,他不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饿肚子,如今每年的粮食产量高达5亿。

  袁隆平爷爷为人朴素,从不摆架子。他会在下雨天骑电动车去田地,身上穿的是45块钱的地摊货,他做事从来不大肆宣扬,他的孙女曾说根本不知道爷爷是干什么的,因为爷爷看上去像个农民。有记者曾经采访,问袁隆平爷爷有没有人把他认成农民,袁隆平爷爷是这么回答的:“有啊,很多人觉得我像农民,这样不更好吗?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我并不感觉羞耻。”

  有人肯定有疑惑,他中这么多水稻肯定有上千万的收入吧,其实并不是,袁隆平爷爷曾表明过,自己也有工作,一个月收入也才6000。袁爷爷种植水稻并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每一位中国人能够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两次登上热榜,第1次竟然只是因为他买了两部手机,有一辆豪车和一栋别墅。人们只看到了他做了这些,并不知道这两部手机加起来才几千,其中一部还是用来送给助理的。也并不知道爷,爷拥有的并不是豪车,只是一辆国产代步机。别墅呢是国家奖励给他的!是爷爷应有的奖励!这栋别墅最后给改装成了水稻种植公司。就是因为这些,爷爷在网上受尽了谩骂!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向袁隆平爷爷默哀!

  袁爷爷,人们永远会将你铭记在心!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不会被世人遗忘!

第四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我们80这一代,是袁隆平爷爷养活大的。

  幼时总是听母亲谈及,他们小时候,总是吃不饱饭,可于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我把功劳全都归结给祖国,这个模糊的概念,知道后来,才知道,这个功劳归结给祖国,也要归结给您。

  我没吃过树皮,野菜,甚至连曾经的杂粮馒头都没有吃过,更别提烤红薯,烤土豆了。白面馒头,把我养大,我感恩过祖国,我感恩过父母,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感恩您。

  现在,我想好好地感谢您,可您还能听到吗?

  曾跟学生提起过您,我说,您就像水,上善若水的水,我们经常忽略您的存在,可没了您,我们不知能否活到如今?

  今天,让我们把所有的明星淡忘吧,因为今夜的天空,只会有一颗璀璨的星!

  中午的时候,我在我的学生群含泪发布了您去世的消息,而顷刻间,便证实为谣言,您知道吗?我第一次觉得假新闻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好,可一波三折,不消两个小时,真的新闻粉碎了我的心,新闻呀!我希望您再一次是谣言,再一次是假的,我不怪你!

  可,你是那么的真,钻心的真,宛如一把利刃扎进心窝,而且还反复地搅动!

  我不知道如何怀念您,袁隆平爷爷,身为一个文人,我只能用自己最爱的文字去祭奠最爱的您!

  写到此,涕泪皆下,不知所云,唯有含泪附诗一首,以表寸断之心!

  课上惊闻巨星陨

  涕泪纵横难所云

  身前佳肴难入口

  心已飞去送至亲

  哭声尚在耳边绕

  他乡却添一新坟

  国士虽去魂永在

  此生无愧中国人!

第五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23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前来缅怀袁隆平院士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年近花甲之年的彭既明在办公室里,翻看着电脑上一张张和袁隆平院士合影的老照片,思绪万千。他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1999年7月,刚从泰国农业大学留学回来的彭既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这位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又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人,成为了袁隆平院士的助手,而且一做就是21年。

  “他永远是我的老师。”彭既明说,在任何场合,他都习惯称袁老为“师父”,“他胸怀宽广,支持和鼓励我做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

  二十多年来,袁隆平院士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在彭既明心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师父经常说的:“电脑里种不出杂交水稻来,要到田里才能种出稻子!”他说,师父只要确定了目标,就会一直走下去,“允许失败,但会一直坚持下去,九条牛都拉不回来!”

  1982年出生的胡忠孝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200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袁隆平团队成员,长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和《杂交水稻》杂志出版工作。袁隆平院士是这份杂志的主编,胡忠孝是副主编。

  “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电梯里,他见到我说了一句话:‘精瘦精瘦’;我回了他一句:‘短小精悍’;他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年轻的胡忠孝后来才知道,袁隆平院士喜欢招黑黑瘦瘦的年轻人,“因为能下田”。

  16年来,胡忠孝一直牢记袁隆平院士的教诲,践行他“把科研论文书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带着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试验点,每一个试验点都是百亩以上,袁老师会测产,每一亩有多少穗,每一穗有多少粒,他都严格要求,不能有任何马虎。”胡忠孝始终牢记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超级水稻覆盖全球”——“让大家吃饱饭,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袁老师毕生的追求,可不光要让中国人吃饱,还要让全世界的人吃饱,所以这些年,袁老师带着我们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国外去。”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团队安排播种的时节,可今年,袁老却看不到团队的工作报告了。说话间,胡忠孝湿了眼眶,“我们一定会按照他的要求、他的标准严格把好每一道关,把他热爱的这份事业继续下去。”胡忠孝说,如今,团队里已经有许多年轻人纷纷接过棒,大家将秉持袁老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一步步向前开拓,在广袤的大地上接续奋斗。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排队在殡仪馆外献花

  来自各地的人们齐聚长沙缅怀袁隆平院士

  袁爷爷,谢谢您为这个世界做的一切!

  细雨绵绵,湘水呜咽,在袁隆平院士离开的第二天,深爱他的人们,用最真挚的情意感谢他,为这个世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5月23日的长沙,上午9时30分许,通往明阳山殡仪馆的道路就已经十分拥堵,在距离殡仪馆约2公里的地方,许多人纷纷下车,手持鲜花,冒雨前行。庞大的人流,却井然有序。一直到下午,前来缅怀的人仍络绎不绝,大家不约而同自发而来。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年轻的学生,还有满脸童真的孩子,带着无尽哀思与敬仰,希望能送送袁隆平院士。一路冒雨行走,有人正聊着有关袁老的故事,有人轻轻地告诉孩子,一定要珍惜每一颗粮食,这些是袁爷爷留给大家的珍贵礼物。

  “00后”连夜驾车来送别袁爷爷

  在走往殡仪馆的路上,20岁的小周穿着白色短袖,在这样的天气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昨晚连夜从广西桂林开车过来,希望能送送袁爷爷。”这位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深知粮食的珍贵,“从小我的父母告诉我,是一位名叫袁隆平的爷爷,让大家不再挨饿,我以前都是在电视里、书本上了解他,今天我要自己来送他。”一夜车程,小周有些疲惫,但他依然赶早去买了一束小白菊,里面插着三根金黄的稻穗,“这是他一生最牵挂的东西,我希望能够以此表达哀思。”小周说。

  一大早,1999年出生的李妹和2001年出生的刘佳、2000年出生的谭丽娟就从学校出发,坐公交车来到明阳山殡仪馆。她们是来自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学生。“昨天中午吃午饭时,突然收到袁爷爷走了的消息,我们都懵了,当时好几个同学就哭了。”学校离袁隆平院士工作过的湖南农业大学不远,几个女孩平时总是想象着,能在路上,在超市里,在湖南农大的农田附近,遇到袁爷爷。“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每一颗粮食都是最珍贵的,我敬佩袁爷爷,他那么和蔼可亲,用一生的时间研究水稻,让我们再也不会挨饿。”说话间,李妹红了眼眶,几个小姐妹也掉起了眼泪,“我们曾经到过一家据说是袁爷爷经常去的超市,那时候我们觉得离他特别近,可现在,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年轻的脸庞上挂起了泪珠,手里的小白菊洁白无瑕。这些花是她们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的,“太多人来拜祭他,都是和我们一样,敬仰他、爱戴他的人。”谭丽娟哽咽着说。

  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送别院士

  “80后”妈妈谢女士一大早带着儿子晨晨来到这里,他们身着黑衣,怀里抱着两大束金黄的稻穗。6岁的晨晨在妈妈的帮助下,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他很受感动,“我好想和袁爷爷说,我以后一定会乖乖吃饭,再也不掉一粒饭了!”晨晨严肃地背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0后”爸爸曹先生一大早和妻子女儿一起来到了明阳山殡仪馆,历经许久的排队后,他们终于入场,孩子轻轻地将手中的鲜花放下,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意。“5岁的孩子,也许并不明白现在在做什么,但她以后会学到袁爷爷的故事,那时候她再想起今天的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隔着屏幕、隔着书本都体会不到的。”曹先生说,他希望女儿一生都能记住袁老的故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0后”北京人难忘袁老贡献

  得知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时,“50后”北京人王炳新和朋友刚到张家界,他们原本是来谈业务,却立即改道直奔长沙。“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对袁老的感情不一样,我经历过饥饿的时期,那滋味真不好受。”王炳新说,袁隆平院士让大家不再罹受饥饿的痛苦,这是功德无量的成就。“名垂青史恩泽长存,功著神州音容宛在,这副挽联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应该永远感谢他!”王炳新指着明阳厅两侧的挽联,泪水湿了眼眶。

  长沙司机组队免费接送悼念群众

  23日下午5时,结束悼念的群众陆续返程,附近的公交站前站满了人。家住长沙本地的网约车司机刘先生与几十位同行一起,免费接送群众往返长沙南站和明阳山殡仪馆。刘先生告诉记者:“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发现很多人都是专程从外地赶来悼念袁隆平的。其中有位老人70多岁了,在女儿的陪同下从湖北赶来,只为送袁老最后一程。”

  全网悼“双星”是宝贵的社会风向标

  一天之内,吴孟超院士与袁隆平院士先后辞世。“双星”陨落,国人同悼。在互联网上,在微雨街头,在大学校园,人们不约而同献上敬意与哀思。

  两位院士都是以身许国、品行高洁的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脊梁,他们的贡献和事迹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对他们情真意切的自发悼念,是一种宝贵的社会风向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持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从而春风化雨、润泽人心的鲜明体现。

  像袁隆平、吴孟超这样的心怀国之大者,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又是引领者,理应成为“顶流”。他们的殷殷爱国情、拳拳报国志,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

  “双星”陨落,自发的悼念与追怀,更是一次集体致敬,将形成强大示范效应,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正气浩荡,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加挺立。

第六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做一粒好种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2023年5月22日13时07分,“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吧’,”,这是痛闻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催人泪下,又感人至深。有人说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是珍惜粮食,我十分赞同,但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以袁老为榜样,做一粒好种子,在新时代出力出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饿和贫困是中国的集体记忆,袁老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当今中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大步迈进,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新中国的青年应牢记袁老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真言,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沃土中,为祖国的画卷增添一抹绿色。

  一入农学深似海,从此休息是路人。袁老自己说过: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下地这股劲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也不是花几年时间给自己攒履历刷经验值,而是坚持了一辈子,90岁的时候还无休息每天下地打卡。信念和坚守沃灌着袁老的这粒种子成了参天大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遮风挡雨。今日袁老去世,国家痛失栋梁,人民痛失偶像!但他就像第一棵杂交稻,早已把中华民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散播于神州大地!新时代的青年,当赓续这种基因,破坚土发嫩芽,还得枝干茁壮。才能为祖国的画卷茂盛一座森林。

  致谢袁老,致敬袁老,像他那样矢志报国。数不清的选种、记不清的的试验、输得起的失败,了不起的突破……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第七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想过您会变老,但从未想过您会离开。院士,一路走好!”看着一个个手持鲜花的身影,聆听着这些深情的话语,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感受师生们和袁隆平院士生前同事们的深情缅怀。

  湖南农大师生:“禾下乘凉,我们接棒!”

  23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一楼大厅,袁隆平院士遗像前,师生们亲手折的千纸鹤围成了一颗巨大的“心”,两侧的墙壁上写满了师生们对他的深切思念:“永远怀念我们心中的‘袁校长’‘袁老师’”“袁爷爷,你的梦,我们将努力延续,一路走好!”“一生耕耘,您辛苦了!”……一字一句,尽是深情。

  22岁的王纪鑫曾经见过袁隆平院士——那是2023年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当时袁隆平寄语步入农大校园的青年们,希望大家共勉,共同实现追求水稻高产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想”。“院士特别和蔼,精神矍铄的他,非常平易近人。”王纪鑫说,22日得知院士去世的消息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昨晚我走路到院士工作的杂交水稻中心去献花,围着那里走了一圈,去感受他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心里十分悲痛。作为新时代的农大学子,我将牢记院士对我们的寄语: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21岁的大二学生文豪对那一次见院士的情形记忆犹新:“他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人,他离开的消息传来时,我不敢相信。”文豪表示,院士一生耕耘于田野间,朴实无华,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将以院士为榜样,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禾下乘凉,我们接棒!”他说。

  袁隆平团队成员:将秉承他的梦想接续奋斗

  23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前来缅怀袁隆平院士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年近花甲之年的彭既明在办公室里,翻看着电脑上一张张和袁隆平院士合影的老照片,思绪万千。他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1999年7月,刚从泰国农业大学留学回来的彭既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这位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又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人,成为了袁隆平院士的助手,而且一做就是21年。

  “他永远是我的老师。”彭既明说,在任何场合,他都习惯称袁老为“师父”,“他胸怀宽广,支持和鼓励我做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

  二十多年来,袁隆平院士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在彭既明心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师父经常说的:“电脑里种不出杂交水稻来,要到田里才能种出稻子!”他说,师父只要确定了目标,就会一直走下去,“允许失败,但会一直坚持下去,九条牛都拉不回来!”

  1982年出生的胡忠孝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200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袁隆平团队成员,长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和《杂交水稻》杂志出版工作。袁隆平院士是这份杂志的主编,胡忠孝是副主编。

  “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电梯里,他见到我说了一句话:‘精瘦精瘦’;我回了他一句:‘短小精悍’;他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年轻的胡忠孝后来才知道,袁隆平院士喜欢招黑黑瘦瘦的年轻人,“因为能下田”。

  16年来,胡忠孝一直牢记袁隆平院士的教诲,践行他“把科研论文书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带着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试验点,每一个试验点都是百亩以上,袁老师会测产,每一亩有多少穗,每一穗有多少粒,他都严格要求,不能有任何马虎。”胡忠孝始终牢记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超级水稻覆盖全球”——“让大家吃饱饭,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袁老师毕生的追求,可不光要让中国人吃饱,还要让全世界的人吃饱,所以这些年,袁老师带着我们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国外去。”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团队安排播种的时节,可今年,袁老却看不到团队的工作报告了。说话间,胡忠孝湿了眼眶,“我们一定会按照他的要求、他的标准严格把好每一道关,把他热爱的这份事业继续下去。”胡忠孝说,如今,团队里已经有许多年轻人纷纷接过棒,大家将秉持袁老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一步步向前开拓,在广袤的大地上接续奋斗。

第八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告别,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2023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逝世。

  消息一经传开,无数市民怀着沉痛的心情自发来到湘雅医院前坪,送别这位一生为了世界粮食安全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湘雅医院前坪和沿途道路,白色、黄色的小雏菊很快摆满了医院的前坪,穿着工作服的外卖小哥留下一束花又匆匆离开了,有人特意摆上了还带着泥土芬芳的水稻,缅怀这位大地的儿子。

  下午4时许,天下着蒙蒙细雨,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出湘雅医院,等候多时的民众有序地站在两侧,自发地反复高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灵车缓缓前行,民众依依不舍,有人失声痛哭,有人跟随着车子一路奔跑。沿途车辆自发停下来,齐鸣喇叭,送老人“回家”。

  “只是希望送袁老最后一程,感谢他为人类所做的突出贡献,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35岁的xxx民唐能跟随灵车一路跑、一路喊,直到看不到车辆。

  4时50分许,灵车带着袁隆平回到了他工作数十载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育种基地,缓缓绕行一周,与他最热爱的事业做最后的“告别”。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览馆里,陈列着一座“禾下乘凉梦”的雕塑。这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已成现实。

  “这里是他一手建设起来的,这里有他生命所系的事业,有他的同事和学生,是他的牵挂。”85岁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慢慢地跟在车队后,不时用手抹泪。他与袁隆平共事50余年,前两天还曾去医院探望。“看着他瘦了,略显疲倦,但没想到这么快。”

  在罗孝和眼里,袁隆平知识渊博,工作中一直敢想敢干、废寝忘食,生活中也幽默风趣,两人经常一起下象棋。“他为杂交水稻事业奋斗了一辈子,造福了全世界。”

  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前副院长黄大辉没有想到,昨晚与袁老的见面竟然成了永别。跟随袁隆平工作30余年,黄大辉一直负责在海外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刚开始在海外推广时容易受阻,袁院士就会鼓励我们,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另一个梦想。出生在饥荒年代的他,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帮助解决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如今,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美国等国家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到800万公顷。

  黄大辉说,袁院士虽然离开了,但他开创的杂交水稻事业和科研精神还在。“我们将秉承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崇高理念继续努力。”

  雨一直在下,灵车在夹杂着一声声“袁爷爷,一路走好”“袁老师,一路走好”的哭声中驶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前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

  生前,只要身体允许或没有出差,袁隆平都要去附近的试验田看看。“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哪怕是在医院的最后时光,也在牵挂试验田里的水稻。

  此刻,袁老应该安心了。

第九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在5月22日中午1:07的时候,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我非常的震惊,也感到伤心和婉惜。因为帮助我们种植杂交水稻的老人竟然活到91岁就离开了我们。

  小时候的袁隆平非常地调皮。他也很好奇一些东西,他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问老师这些奇怪的问题,然后老师就觉得他的思想有问题,袁隆平就自己去找答案。6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面有许多的葡萄,从那时候在袁隆平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想当农民的梦想。长大以后他每天日夜都翻看着农学的书,向那些农民请教。勤换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样子就能收丰收很多水稻。袁隆平意识到了农民的需求,每天日夜的都去观察水稻有时候只带馒头和水拿着放大镜震荡里观察一天一夜,最终在1961年7月的时候,翟龙平发现了一株长得很特别的水稻,他和助手数来数去里面上面一共有239课鼓励他,非常地高兴就给他取名为鹤立鸡群。

  在这之后,水稻茁壮成长开花授粉,孕育稻谷。金黄色的稻谷,随风飘摇,一株水稻有两三百朵花,花结成两三百颗米,这就是我们的大米。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要尊重袁隆平的辛苦劳动,尊重大米生命的历程。知道这些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叫《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里面的袁隆平非常坚持,刻苦钻研这项技术,把每株水稻都能产出100多公斤的大米。我有时候也很努力去锻炼一些事情。比如说玩魔方,一开始我不懂,慢慢看着其他人玩就学会了一点。我只懂一些公式在那里上下左右一转错了或者转快了就打乱了,我就会找其他人帮忙。每天有闲功夫我就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练习15分钟。后来我的魔方技术达到了一分20秒左右就复原魔方了。

  种植水稻成功的艰辛,让我反思自己。我有点挑食,每顿饭都爱剩饭。没有吃完就去房间写作业。我要改掉这个习惯,把米饭都吃干净吃完。我要改掉这一错误。

  虽然袁隆平去世了,但是我们心中还牢记着这一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种下了杂交水稻给我们吃,这样才让我们成长长高,才有了今天不愁吃水稻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世界上就没有杂交水稻就没有吃的,很多人就会饿死,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意义了。我坚信袁隆平爷爷在天堂也能看到我们蓬勃的农业的发展,让我们学好本领,替代完成他那“禾下乖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第十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穿梭在田间垄亩,凝视着子孙千秋,60年汗水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献给人类的温饱;在贪闲的世间甘愿做一个永恒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在科谷飘香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这是国家给袁老的颂词,也是袁老的生平事迹,可谁又想到这样一位“国宝”级的传奇之士,在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老爷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只为他的水稻梦,如今,夏日的丰收之际,他却突然离开了人世。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民不聊生大饥荒的阴霾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饿殍遍地的凄惨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老爷爷的心。当时的袁隆平老爷爷还是一位教师,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培养人工杂交水稻。他暗下决心,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吃饱饭。当时美国和日本的杂交水稻都失败了,很多科学家都不相信杂交水稻能够成功,袁隆平老爷爷顶着舆论的压力,在历经13年后,终于成功选日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直到2004年,全国20%的水稻都采用了袁隆平老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2023年,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海水稻测产成功;2023年袁隆平老爷爷领导的团队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成功;2023年,袁隆平老爷爷超级稻“超优1000”,在重庆大足区市政成功,平均每亩产达903.9公斤。袁隆平老爷爷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尽管他早已名满天下,但他仍为“禾下乘凉梦”而努力着。

  缅怀袁隆平老爷爷,愿袁老在天之灵一切安好。

第十一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教我背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只知道跟着妈妈读,直到上学了,学习了这首古诗才明白它的真正涵义,才知道我们每餐吃的一粥一饭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袁隆平爷爷,被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象扫帚那么长,颗粒象花生米那么大,沉淀淀地低垂着头,风儿吹来,稻花飘香,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多么美好而又伟大的梦想啊!我们最尊敬的袁爷爷,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一生。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妈妈说民以食为天,要是没有袁爷爷,我们中国十几亿的人民都不一定能吃得上饭呢。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吃饭,不要再浪费粮食,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上帝总爱玩一些恶作剧,就在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点多,我们尊敬的袁爷爷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天空也好像知道袁爷爷要走了一样在伤心地哭泣。我想起妈妈总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神羊和稻谷的故事,妈妈说袁爷爷就是神羊,他为人民从天宫“偷”来了稻种,他累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他又回到了天宫。我含着泪读了一遍袁爷爷您生前最喜欢的诗,为爷爷送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象您一样的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第十二篇: 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纪念袁隆平爷爷作文【12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请假条,是请求领导或老师或其它,准假不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活动等的文书。请假条因为请假的原因,一般分为请病假和请事假两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请假条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探亲假请

转正工作总结篇1  如今,我已经能独立并熟练地完成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人才这三部分人事任务的常规性工作。这是与每位同事地积极配合和热心帮助分不开的。  1、招聘新员工  根据业务部的实际需要,人事部

顶岗实习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篇1  实习使我成长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从到来的第二天,就在七二班班主任的倡议下,担任七年级二班的副班主任。  任职期间,尽心尽责,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定期开展

在无意当中接触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闲暇时间翻阅赏读一番,品味其中的人情世故,体尝其中的世间冷暖。时常去幻想一下书中人物的生活窘困,情感波折。他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却时常努力挣扎着去摆脱平凡,

引导语:开办公司的时候,做好股份的分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有关入股股份合同要怎么写呢?入股股份合同范本哪里有?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入股股份合同范本,欢迎阅读!  入股股份合同一合同范本

提高部队基层建设质量,提升战斗力,需在动态中抓建、在任务中促建,树立结合抓的指导思想,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基本

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期望这些年来你的努力会有任何回报。他们只希望你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如果他对你只有一点点善意,你应该报答他。这是给你父母的感恩节信息。欢迎阅读。1.爱情就像一条长长的小溪,永远记在心里。

学生寒假实践范文800字1在学校里面我们所学的专业都是与汽车有关的,以后也算是半个汽车人啦,所以就二手车市场调研我们团队的每个人似乎多了一份自信。现在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就是说每一样东西不要你学得很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1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二手房买卖也成为社会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对于二手房买卖合同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欢迎大家参考。甲方(出售方):乙方(购买方)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实习计划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大学生实习计划(通用5篇)大学生实习计划篇1再过不久,伤感的毕业歌将在各个大学校园响起。相对于弥漫在校园中的共同情绪而言,在就业这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