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习报告参考
病理学实习报告参考
实习目的:通过对各类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初步鉴定,使学生加深对各类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练的掌握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藏技术与方法,学会初步的病原物鉴定方法,为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科学的基础。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病害标本采集、制作、鉴定进行总结,对当地农作物病害发生种类、防治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实习内容:
1. 标本采集,采集过程中要按作物病征进行采集,所采集标本必须包含完整叶片,叶片过大可进行剪切且可认识植物名称,部分可留枝丫如马铃薯等,采集地点主要有学院试验田、梨树园以及周边农田,标本采集时间为10月8号早上至10月9号中午,本班共分六组进行,10月8号由陈老师带领同学认识病害及作物,并对作物名称及病害进行记载,10月9号早晨由同学小组自行采集标本,要求数量至少30种;
2. 标本制作,主要使用标本夹,由小组人员协作完成标本制作,每隔两张纸放一种作物,包括病害部分与正常部分,可进行对照,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将标本铺平整,避免重叠,并用小纸片写清作物名称、病害及采集地点,然后用细绳将标本夹捆紧,10月8号下午将一天采集标本压好,9号换一次纸,10月9号早晨采集的标本中午就可压制完成,这样,标本制作完成;
3. 标本鉴定,主要有老师鉴定,鉴定内容有标本制作质量、标签中作物名称及病害是否正确,本组标本合格共有36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病害,患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锈病,还有叶枯病的作物占大多数,有个别是叶斑病,黄萎病,角斑病,瘤黑粉病等。作物患病对作物生长发育肯定有副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尽力,防治病害发生,
白粉病防治:选择地势较高,利于排水的田块种植,施足底肥,忌偏施氮肥,生长期适当喷2-3次奥普尔或基因活化剂等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大棚栽培的早春少浇水,多中耕,提高棚温,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45%超微粒硫磺胶悬液150-300倍液、73%特速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乐无病可湿性粉剂1200-1600倍液交替喷洒。技术要点是:早预防,白粉病一旦发生,流行很快,因此要注意发现中心病株并及时用药;喷药要周到,喷药时要叶面叶背一起喷,才能把病菌杀死;大水量喷,该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续用药,白粉病的'药剂防治要持续进行,充分杀死残留的菌丝
体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一般第一次喷药后每隔4-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霜霉病防治:第一次用药应在平均气温达13℃至15℃,同时又有雨露等高湿条件出现时进行。发病前25%阿米西达1500倍预防,以后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发病初期喷施药剂,有效药剂有53%金雷多米尔-锰锌600至800倍液、64%杀毒矾400至600倍液以及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400至600倍液等。
通过实习,我认识了很多病害,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我们小组进一步认识了常见小麦、芹菜、玉米、豌豆大葱等田间作物病害的症状,了解到本地作物病害的主要种类、危害情况;还有校园内花卉、树木等植物病害;通过联系实际的调查,分析它们的发生危害程度,从而巩固和深化了课堂学习的内容,熟练掌握了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