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历史。新中国的诞生,把中国的农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和农村演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农村;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出相对过剩,农民们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迈上了小康之路。但是,中国的农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防范农业风险,保证农业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防范农业风险,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高科技农业在其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农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都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作支撑的;放眼世界,农业风险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无一例外的也是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及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于1895年就给“风险”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顾镜清,1993)。A.H.威雷特于1901年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某种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体体现”(王巍,1981)。由上可知,“风险”具有“不利性”,它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主体造成损害。
农业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1)自然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2)突发性。自然状态的变异性往往造成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市场的千变万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而生产经营者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更助长了风险发生的突发性与随机性。(3)不对称性。在通常情况下,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称的。然而,农业并非如此。作为弱质产业,农业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市场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4)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自然界又是变化多端的,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社会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所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作物生产,便具有不确定性。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入世的挑战,影响这三个问题顺利解决的制约因素,就构成了我国的农业风险。因此,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所谓农业风险,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因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中国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危害。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
1.资源风险。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通常,人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五大类,或将其分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耗竭性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风险,则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
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资源风险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
(1)人均耕地不足。“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乃农业赖以发展之根本。 我国的耕地总量可观,达到19.24亿亩。按全国(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按农村总人口(8.07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2.38亩;按农村劳动力(3.5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5.5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占用的耕地少的可怜。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全国约30%(666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我国的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20.6%的耕地有机质养分不足,缺氮、磷、钾的耕地分别占24.6%、50.8%、13.8%。现有的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与高产地块相比,产量要低40%,有的甚至低一半以上。
耕地风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安全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计,我国到2030年人口将至16亿,按年人均用粮400公斤(小康)、450公斤(中等)、500公斤(富裕)水平计算,2030年16亿人口则需6400亿公斤、7200亿公斤、8000亿公斤;从实际出发,到20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达到小康?中等水平,需要有6.4?7.2亿吨粮食,即需从目前的4.9亿吨净增粮食1.5?2.3亿吨,也就是到2030年要比目前的单产水平提高55%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基数已很高,在现有农业科技水平上,单产增长举步维艰。所以,耕地紧缺,将长期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2)水资源短缺。按年降雨量计,我国年降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为例,1996年黄河上游平均流量降至每秒572立方米,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断流时间,1995年为118天,1996年为136天,1998年则长达200多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至90年代竟扩大为4亿多亩。
(3)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突出,全国七大水利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200万公顷,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盐渍化耕地超过800万公顷。
2.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资料表明,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正在下降,成灾面积逐步扩大。1975-197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66705万亩,成灾面积23092万亩,成灾率为34.6%;1980-1984年,受灾面积55220万亩,成灾面积26595万亩,成灾率为48.2%;1985-1989年,受灾面积69423万亩,成灾面积34540万亩,成灾率为49.8%;1990-1997年,受灾面积74002万亩,成灾面积37465万亩,成灾率上升为51%(《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以xxx为例。1997年因灾减产粮食62.6万吨,死亡大牲畜2.5万头,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273.76亿元;1998年因灾减产粮食555.7万吨,死亡大牲畜1.62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47.06亿元;1999年出现7次较大范围的大风、冰雹天气,发生6次较大暴雨洪涝,农作物因大面积受灾。干旱导致蝗灾大面积发生,黄河沿岸较为严重,作物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山东年鉴,1998-2000)。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1996-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9%、4.6%、4.3%,3.8%和2.0%,呈逐渐下降之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
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有的甚至会减少。这样,就与日益扩大的农产品生产总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往往使农民深深地陷入“一哄而上,一上就多,一多就下”的泥潭之中。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的生产经营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避免。受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产品进入市场一般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并且大多属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即将遭遇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我国的农业市场风险更加严重。尽管入世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也有可能使我们的市场舞台变小。当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所有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
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可以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程度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着如下市场风险:
(1)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我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经营的,现行体制和经营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是以分散的“千家万户”去迎战WTO,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抗争。二是信息不灵。信息是市场农业的眼睛,而许多处于闭塞状态下的农民,只能充当市场的盲从者,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数量农业不适应买方市场。农产品买方市场要求粗放经营让位于集约经营、数量农业让位于质量农业。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质量得不到快速提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从粮食品种、品质和质量来说,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结构是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这种粮食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中国大陆大米在香港大米市场上的占有率,1977年为52%,1987年降为35%,1997年降为27%。原因就是我们的大米品质差,而且包装、加工跟不上。我国农畜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也是质量问题。
(3)种植业产品高成本缺乏竞争力。稀缺的耕地、落后的农业装备水平和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我国大部分粮食的生产成本节节攀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凌耀初,2000),1997-1998年,中国小麦每公斤成本(不包括土地成本,下同)为1.22元(人民币),美国为1.16元(包括土地成本,下同),加拿大为0.47元(包括土地成本);中国的玉米每公斤为0.88元,美国为0.88元;中国的大豆为1.83元,美国为1.76元;中国的油菜籽2.61元,加拿大为0.90元。我国种植业产品如果考虑土地的成本,每公斤的生产成本还将高出30%。另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除大米、大豆与国际市场较接近外,小麦、玉米、棉花等分别比国际市场高出75%、63%和12%。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
二、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关键
(一)高科技农业的内涵
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农业“高技术”是以农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当代农业科学前沿的、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技术(罗剑朝、侯军歧,1999),它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点,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命”;农业“新技术”是原有技术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或者说是在一定范围内初次出现的技术(熊启泉,2001),它具有相对先进性、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等特征,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新”。所以,发展高科技农业,就是利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成果,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使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向前发展。
根据我们的研究,“高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新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化肥的合理使用、塑料的应用等技术。将“高”与“新”结合起来,高科技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精细施肥技术、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等。
(二)高科技农业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
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入的增加(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其中,后两种力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并称为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周洪文,2001)。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日益增大。历史用事实反复论证了一个铁的定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发达国家达到70%-80%,我国也达到了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农业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将使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的农业如果不停留于常规技术的渐进,而是乘新技术革命浪潮之风,发展高科技农业,将会有效化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的跨越发展。高科技农业在化解农业风险中的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工业化社会初期,财富来源于原材料、土地和资本;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则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石元春,2001)。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紧张,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可以突破资源瓶颈,实现高科技与紧缺资源有效替换。从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的影响看,高科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由于科技的作用,英国由20世纪上半叶的农产品进口国,转变为80年代开始的出口国;耕地面积只及我国宁夏自治区的荷兰,近20年来稳居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第三大国的位置;以色列的人均耕地很少,但在建国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就使农业产量提高了12倍,一个农民能生产出92个人的食物。我们可以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培育出农业“新品种”,创造出“新物种”;不仅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率,而且把以前不可能使用的土地改造为良田;运用高科技发展“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如微生物、基因工程等)和蓝色农业(海上养殖),从“二维农业”(植物、动物),转向“三维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开拓农业新领域。
2.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的关键。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科学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吃饭”这个大问题。农业科技革命,使农业产量翻了三番,保障了世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安全。建国50年来,有几大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申茂向,2001):高秆变矮秆、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的利用、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九五”期间,我国以“丰收计划”为龙头的农业技术推广,增产粮食420亿公斤、皮棉12亿公斤、果菜30亿公斤;增产畜产品12亿公斤、水产品8亿公斤;共新增产值700多亿元。我国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据已有的经验,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一般至少可增产粮食1500公斤/公顷以上,未来5-10年单产若能年递增1%,2011~2030年间单产递增0.7%,就可达到预期的年6.4亿吨的总产量。
3.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高科技农业在解决了以上两大难题之后,就大大缓解了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科技农业本身是解决当前的农业生态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例如,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选择性的新农药,可以增加食物的安全系数;用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精确施肥方法,既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又能减轻污染;将生物技术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拓宽物种范围、生物固氮、病虫害的生物控制、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工厂化无公害生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省某些敏感的短缺资源,阻止生态恶化的趋势。
4.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我国收入水平低,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农业科技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科技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增值率不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例。高层次的调整就是把品种调新、品质调优、品牌调强,调整的思路是:“开发市场,研究生产加工技术,建设基地,龙头带动,整体效应”。而贯穿始终的应该是科技,用高科技与市场对接,就能化解市场风险,收入得到稳定增加。
5.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关键。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9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22国际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1080国际美元,是中国的2.55倍,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美国分别是中国的39.52倍、62.39倍、101.49倍、122.18倍(牛若峰,2000)。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我国农业的又一个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农业科技落后直接相关。解决的途径,就是发展高科技农业。其实,我国农业、农产品参与的竞争,就是高科技和科技含量上的竞争。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发展高科技农业,就难抢占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发展高科技农业方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捷径。
三、建立健全我国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深入探讨从高新技术成果的取得,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的机制即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是发展高科技农业的关键。一般说来,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主要有:
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农业制度的安排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增大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在坚持和稳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降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涉及到未来政策的基本走向。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离开了政府扶持,农业科学研究和开发就难以进行,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的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2.市场调节机制。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更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意义上说,离开了市场机制,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就难以发展。市场需求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方向。科研机构要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研究项目,不能盲目地研究。技术市场是技术交易的场所,农业高新技术通过技术市场交易,投资者可以直接得到收益,补偿技术科研投资成本,刺激进一步投资高新技术开发的投资热情。通过技术市场的信息反馈,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才能把握市场需求,便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让,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高新技术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市场机制的培育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重要环境。
3.资金投入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高科技农业的产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投资主体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数量。所以,在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过程中,应健全与完善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主体。首先,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都规定政府对农业研究的投入增长幅度必须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立了国家对农业高新技术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谢家智,1999)。其次,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高新技术农业。农业经营实体及农业科技经营开发公司、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应着力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由此而形成相互依存、各有侧重的投资机制。第三,积极推进利用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第四,通过股份制筹集资金。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募股或集资的主体,向社会定向或公开募集农业技术项目所需资金,并按照股份制的要求进行组织和运作。
4,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首先,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们要按照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机制改革,重新配置科研院所,提高科研效率,提高农业科研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的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不允许、也不可能全面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必须抓住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与重点,选择关系到培育新产业生长点与传统产业改造等关键的高新技术。对这些技术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时效,强调效益。第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我国传统农业体系和吸收西方常规的技术体系中的科学精华,适应我国农业的特点,允许劳动、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的时空交叉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生态、经济协调统一的多层次的集约农业技术体系。
5.推广应用机制。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应突出两条,一是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二是农户成为推广应用的主体(周洪文,200)。按照物化程度的不同,高科技农业中的高新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已经物化的技术,形成了农业技术产品,它们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另一种是未经过物化的、还停留在知识或信息形态的技术,它暂时只能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周到细致的服务而得到推广。在传统体制下对于后一种形态技术的推广,我国一直是由政府包办的,效果越来越差,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应再以政府为主,而应成为社会行为。除基础性研究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外,其余的工作应交予社会承担。社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以农户为中心,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应用机制。因为农户是技术的最终需求者,而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
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高科技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着非常高的风险(熊启泉,2001):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界突变现象的影响,因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自然风险;农业高科技从供给者手中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环节多,容易出现信息丢失和信息扭曲,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农业技术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高新技术跨越地域局限广泛推广,由此便产生了新的风险;高新技术农业投入高,不只是指研究本身大量投资,而且包含着因技术失败或科技产品缺乏市场而带来的高风险,通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一般不到5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这就形成了市场风险;农民作为高新技术的主要需求者,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市场经济观念仍较淡薄,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险上加险”。因此,建立高科技农业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十分重要。
7.人才培育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环境优化、观念转变,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重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要做好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工作,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留居海外的农业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在国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顾镜清.风险管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2] 王巍.国家风险??开放时代的不测风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 石元春.中国农业发展的高技术战略[N].科技日报,2001-2-9.
[4] 谢家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机制的建立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5).
[5] 熊启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意义与促进措施[J].中国农业经济,2001,(7).
[6] 周洪文.农业新技术革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1,(1).
[7] 山东年鉴:“xxx情网”.
[8] 申茂向:科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N].科技日报,2001-2-7.
[9] 《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1999,(4).
[10] 牛若峰.中国发展报告——农业与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 罗剑朝,侯军歧.“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
[12] 凌耀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0,(7).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