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和峰在国外的生活故事
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屹立着白雪覆盖的“世界之巅”。它就是珠穆朗玛峰,神圣、伟岸而耀眼。数百年来,人类对珠峰的科研、攀登从未停歇。从中,得以看见珠峰、认识珠峰,但或许没有人能真正读懂珠峰。
2017年,一部《珠峰简史》的出版发行,拉开了那道神秘的帷幕,使人们得以见识珠峰的真容。
1
掷笔身仍健,春来暖叩轩。
神凝常伏几,视野一凭阑。
拟捧巅峰雪,方驰极致原。
山高书牒简,月朗惦婵娟。
2016年3月13日,北京,初春的早上。徐永清写完《珠峰简史》的最后一行字,长舒一口气,欣然用手机写下上面这首五律。
2005年,时任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副主任、中国测绘报社副社长的徐永清亲历珠峰复测全程。
2015年,珠峰复测十周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永清在国外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期特刊《珠峰的呼唤》。该文集从登山、历史和科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珠峰。作为曾参与珠峰测量的一员,那一刻,徐永清心中升腾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他觉得有必要撰写一部珠峰简史。于是有了这本书。
《珠峰简史》,是一部关于山峰的史传。讲述的是珠峰的前世今生。
与以往任何描写珠峰的作品都不同的是,《珠峰简史》融合了众多与珠峰相关的自然与人文知识,内容多,信息量大。书中不仅包括对珠峰地质历史、地形地貌、文物挖掘、宗教影响、珠峰测绘、珠峰地图的介绍,也有珠峰气象、气候,珠峰的生物,以及史诗传说、史迹遗存、族群人种、登山探险、珠峰命名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共分为十九章,从地质史到近现代测量史,从动植物生态分布到长期生活在珠峰两翼的民族的变迁,从珠峰名字由来到登山纪录的层层刷新。作者依托专业的知识背景,运用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自然的、人文的珠峰。
2017年1月,该书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2
《珠峰简史》中,那一段段关于珠峰的新旧往事,摄人心魄。
其中,有鸟类迁徙的悲壮故事,如蓑羽鹤的迁徙。有人说,珠穆朗玛峰是鸟儿飞不过的高山,但每年却有5万多只的蓑羽鹤在这里进行着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它们用自己娇小的身躯,为了生存,挑战着世界的最高峰。在书中,作者详尽描述了蓑羽鹤顽强地与自然抗争,不断尝试越过山峰而不得的悲壮。据科学家估计,每年至少有1万多只蓑羽鹤丧命在珠峰脚下,它们有的被冻死,有的在飞翔中体力不支掉进雪山,还有的落入了金雕的利爪……
也有一些关于人的故事。《珠峰简史》中,徐永清讲述了多个与西藏和珠峰爱恨交织的外国人的故事,包括弗朗西斯•荣赫鹏、乔治•马洛里以及多名外国登山罹难者。1904年率领英军入侵西藏的军官荣赫鹏,曾组织英国登山探险队三次攀登珠峰,均告失败。
登山史上的传奇人物马洛里参与了上述那三次珠峰登顶挑战,在第三次登山活动中,他和同伴消失在了近8000米左右的地方。直到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才被发现。
马洛里遇难了,他留下的那句“因为山在那里!”却成为登山界最著名的座右铭。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同伴成功登顶珠峰,书写了人类首次登上珠峰的纪录。
直到今天,攀登珠峰仍是人类膜拜大自然最虔诚的神圣仪式,仍然是人类探索精神与冒险火花具有独创性的体现方式。
此外,作者还以“芳名”单独列章,搜寻与珠峰名字相关的所有能找到的神话故事、史料和地图,以诉说珠峰的“正名之路”。
“珠峰,不仅是自然的山峰,地理的标志,神秘的雪域;她还是科学的峰峦,历史的积淀,文化的象征。”在《珠峰简史》中,作者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细致、多样、立体化的珠峰风貌。
讲述和峰在国外的生活故事
美国前总统里根对母亲的鼓励感慨颇深。母亲在里根接连失意的困难时期,给了他鼓励与支持,母亲总是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而且你会意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成功是不会发生的。”是母亲的鼓励引导里根走出了失望的泥沼,踏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
里根母亲的话是对的,当里根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就发现了这一点。当时里根决定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当里根敲开每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时,电视台一位很和气的女士告诉里根:“大电台是不会冒险用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手的,你去找一家小电视台,也许那里会有机会。”里根听了了她的话,又去试了几家小电视台,最后都没有如愿。
当时,里根的心情糟糕极了。“最好的总会到来”,母亲这样鼓励里根。他又到一家电台,但节日部主任对里根说他们已经招聘了一个播音员。离开他的办公室,里根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发作了。要是不能在电视台工作,怎么能当一名体育播音员呢?正当里根准备上电梯时,突然听到节目部主任彼特在叫他:“你刚才说什么体育来着?你懂橄榄球吗?”接着他让里根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他此时就像转播一场比赛。结果,里根被录取了。
里根母亲知道,耐心与时间甚至比力量和激情更为重要。年复一年的挫折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所有已经完成的,或者将要进行的,都少不了那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拼搏过程。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耐心,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以鼓励和支持。
里根母亲的“最好的总会到来”的鼓励陪伴里根走过了人生的一站又一站,最后陪伴他走到了白宫。
讲述和峰在国外的生活故事
生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省卡莱利亚镇的曼纽尔·利纳雷斯,曾是一位物理学家,但他的梦想是当厨师。于是,37岁的他竟然改行去做厨师。为了当好厨师,利纳雷斯专门去酒店管理学校学习,当学员们听说科学家转行做厨师时都嘲笑他。
“嗨,你是不是冒牌科学家呀,哪有放着科学家不做而来当厨师的呢?”
“科学家当厨师,是真爱好还是哗众取宠来炒作呢?”面对质疑,利纳雷斯觉得必须做出成绩来,既证明自己喜欢厨师这份职业,还能证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有一次,老师传授制作冰淇淋的方法,简单操作之后,老师鼓励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不同口味或不同形态的冰淇淋。学员们认为有难度纷纷摇头,利纳雷斯却认为机会来了。
利纳雷斯首先查阅了许多关于冰淇淋的制作方法,几乎大同小异。但英国有位名叫查理·弗朗西斯的,制作出一款荧光冰淇淋,只要食用者的舌头与冰淇淋接触,就会发出淡绿色的荧光,给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利纳雷斯得到启发,决定制作出可以变色的冰淇淋。
利纳雷斯从科学家角度出发,认为健康原料对身体很重要,所以坚持用纯天然原料来制作冰淇淋。但使用纯天然原料制作冰淇淋,却给研制带来极大困难。所有起反应的原料一般都是化学制剂,如果没有化学成分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利纳雷斯反复研究试验,每一次都是因为颜色无法转换而失败。
“既然是科学家,那么就一定能研究开发出新型原料,否则就是伪科学家。”面对同行们的嘲笑,利纳雷斯并不气馁。
为了让冰淇淋的入口既能变色,还能拥有不同口味,利纳雷斯把制作冰淇淋的原料进行分解重组,然后进行物理试验。科学家的智慧与厨师的创造力完美组合,经过三个月苦战,最终研制出变色冰淇淋。
变色冰淇淋形状与普通冰淇淋差不多,它在什锦口味的基础上,融入草莓、香蕉、焦糖及香草等味道,冰淇淋呈蓝色,入口融化时则变为浪漫的紫色。利纳雷斯给冰淇淋起名为“变色龙冰淇淋”,同行们品尝后赞不绝口,再也没有人怀疑利纳雷斯科学家的身份,也没有人诋毁他的厨师梦想了。
变色龙冰淇淋一经推出,就受到顾客们的欢迎,为了能品尝到变色龙冰淇淋,顾客们需要排队来购买。变色龙冰淇淋不仅畅销西班牙,也引起国外经销商关注,利纳雷斯迅速申请专利,准备销往国外。
科学家变身为厨师,并研制出变色冰淇淋,这条新闻迅速引起媒体的关注,许多网友也在网上感叹,职业不分高低,只要用心去做,任何一种行业都能取得成绩。而利纳雷斯面对记者采访,开心地说: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拥有,而梦想没有尊卑高低,勇于尝试并努力,梦想终究会实现。
成功无定律,只要敢想敢做,任何一种梦想,都能取得成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