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句
1、导入新课
2、考点解析
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而言在外。诗句在文中有文本义、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艺术义、情感义。
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为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花谢花落的时节,说明了相逢的季节,;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又暗喻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局面。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鉴赏诗歌语句,必须联系上下文,知人论世,整体观照,从而赏析出诗句的义、理。
3、提问方式
(一)XX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二)结合全诗,赏析XX句的妙处
(三)XX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更好为什么
五、课堂示例
1、江阴浮远堂 宋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1戴复古为南宋后期诗人。 2江阴:今属江苏。 3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
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
答:确实最具表现力。这首诗与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一个苦字写出了诗人对中原望之不忍,又不能不望的矛盾心理;这种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更好。这一联写了大雁把诗人的愁思带走了,山峦为诗人衔来了好月色;引和衔前后映衬,最富表现力的写出了诗人愁去喜来的情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3、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
答:抱膝二字生动的勾画出了作者默默呆坐的状态,用灯前自然引出了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影伴身情景交融,显得形影相吊,营造了一份孤独凄凉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的心情。
五、答题步骤
PS:虽然以上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手法、情感这三大鉴赏向度。
六、高考链接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注释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七、课外练习
1、2012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2、2012年福建卷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台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重。(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1、2012年辽宁卷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2、2012年福建卷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1、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
1、事物形象分类
①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②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雁,其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乡思亲和孤独连在一起。
2、塑造事物形象的目的
作者塑造事物形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咏物诗的概念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于是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歌中,作者或流露出他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七、同桌交流
区别咏物诗和写景诗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y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八、展示结果
总结区别要点
九、提问方式
五、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六、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七、某物象象征什么
八、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九、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九、对比鉴赏
发现诗中的常见手法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2]杀:凋谢。[3]香阵:阵阵香气。[4]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4]: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问: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感情上,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十、课外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秋风。
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瀑布(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白 云 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问:诗句中的白云泉有何象征意义。
一、咏物诗的鉴赏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一)课堂实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问: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答:写出了梅花高洁、淡雅、朴素的特点。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二)答题步骤
1、问什么答什么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