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情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它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牵动着学习主体,影响着学习主体的理智行为。
情感教育是指尊重、关爱、欣赏学生,以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地表达情感、适当地调控情感、适度宣泄情感以及增强情感的免疫力或适应能力等。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情感培育手段,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高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高中学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因而具有丰富而现实的意义。 ; 但是,普通学生因中考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进入普通高中后对待学习有一定的厌倦与退缩,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校、社会抱一定的否定态度,对老师、长辈缺乏信任,人际交往隔阂明显,情感脆弱不稳定。因此,有针对性地分析普通高中生的情感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情感教育的突破口,思考与探索适合于普通高中生发展的情感教育方法,是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二、高中生情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知能力低
主要体现在认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方面,只注重问题的本身而不会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认知事物,对事物没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2.自我控制能力弱
表现在凭个人意识判断对事物的喜恶,对自己喜欢的、认可的事物表现出热情,对自己讨厌的、不认可的事物表现出厌恶。对事物的认知不全面。
3.缺乏良好的意志
表现在意志力薄弱,无法抵御外来的诱惑并且在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难往往采取逃避的办法,对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
4.自我防卫机制强
大部分普通高中生由于初中阶段的表现不佳而成为老师忽略的对象、同学取悦的对象,内心敏感、自尊心强,为了保护好自己,他们的自我防卫机制比较强,因此每当遇到不公的事情时,自我防范机制凸显,强词夺理是一种方式。
5.自尊心强又缺乏自信
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关注,但缺乏自信,滋长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对自我极为关注,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显得聪明能干,惹人喜爱。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评价,就十分痛苦、难于接受。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还不能理解挫折存在的现实性和普遍性,难于理解人生本是处处充满坎坷的,所以往往对成长道路中的微小挫折过分敏感,以至于对未来感到恐惧和怀疑,自卑和焦虑由此而生。
6.渴望交流.却故步自封
多数普通高中生总是从满足个人的愿望出发,从自己的利益着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关心,同学之间彼此不以为然,常常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矛盾与冲突,但与此同时,他们发自内心地渴望友谊,希望能够和别人友好相处。
7.渴望关爱.却冷眼示人
部分高中生对学习无所谓,对集体活动无所谓,对社会实践无所谓,对表扬无所谓,对人际关系无所谓,一切都百无聊赖,不愿意付出努力与行动。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到寂寞与沉闷,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注。
针对以上高中生情感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引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开展普通高中生情感教育。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方法战略
第一,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是一个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角色。
第二,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做。
第三,强调互动,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个人辅导,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
第四,如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转化、转换和转变。
四、引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开展高中生情感教育
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注重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样,学生不只注重问题的本身而会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认知事物,对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的认知能力便会得到提高。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中,让学生意识到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是一个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角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喜好放在首位。主动和爱好应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化的催化剂。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力
自我控制能力强了,能够抵御外来的诱惑,在做事时注意力集中,遇到闲难积极对待,对生活态度乐观,那么良好的意志力自然会形成。
4.“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强调互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而教师是充当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教师使用活动或资料来激励、帮助、挑战学生,这样团队协作精神得以体现,同学之间得到有效交流,同学之间友谊得到有效建立,有效解决“自我防卫机制强”“渴望交流,却故步自封”“渴望关爱,却冷眼示人”等问题。
5.“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自我评价、同学之间评估及教师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克服学生的自卑,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
6.“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强调如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转化、转换和转变,从而培养学生核心就业技能。这个战略是高于教学目标本身要求的,但学生在就业前和工作后都会从中受益。同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然形成。
教师在教学中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训练学生做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同时,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最大化地和现实联系,使其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甚至生存产生不可忽视的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有局限性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也同样存在局限性。比如,班级人数过大,使用这种方法较难控制。又如,对那些习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法的学生,他们习惯处于被动的角色,很可能对这种方法有抵触情绪。
大家都知道,情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中主要起两方面的功效: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动力功能不仅表现在对智慧具有良好的始动功效,还表现在对智慧的定向和引导方面。即在智慧活动中,其操作对象及操作程序一般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通过非智力因素,如通过活动的指向性和兴趣、情感的倾向性来定向和引导。非智力因素的调节功能是指其支配个体的行动,控制个体的行为,调节个体的心理功能。当智慧活动有可能偏离既定方向时,如遇到闲难而改弦易辙时,这时非智力因素能合理地调节心理或行动,以求达到目标。而且当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非智力因素则能及时调整既定目标、方向或手段,使之适应新情况的变化。由此可见,我们应不断努力、不断探讨、不断尝试,致力于高中生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9.
2.袁杰.职业教育——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M].xxx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8.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
4.王建军.浅淡中职学生管理中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