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5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结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试想体现以用引算的做法。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及时感知算式与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生谈话:
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5
(1)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4)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5)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3、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5×3-5=5×3+5=5×4+5=
5×2=5×4=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4、反思总结
师:回过头来看一开始我们的猜测,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大家真了不起!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成了小小数学家,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你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2
详细介绍:
课题: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会分步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复合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解题关键找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白皮球图6个、花皮球图18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能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
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
(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还剩多少个?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书上的准备题.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1【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读题.
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未知.
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
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
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
①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②还剩多少个?
6+18=24(个)24-20=4(个)
答:还剩4个.
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强化解题思路.
2.总结学习方法.
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
同时板书:(1)读题.
(2)找已知、未知.
(3)分析数量关系.
(4)正确解答.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做一做.
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
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
(1)默读3遍题.
(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
(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个)
28-25=3(个)
答:还剩3个泥人.
(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
2.比较练习.
(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3.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布置作业
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决,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
2.学会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前准备:
1、补充完整
二三()三四()
一四()二二()
2、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改写---------------------------
5+5+5+5改写---------------------------
3+3+3+3改写---------------------------
二、授新课:
1、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原来呀是大象过生日,你们想不想去参加?现在呢,我就带你们去。(学生上台表演)大象来回的踱着步,焦急地等待着同学们,这时小老鼠、小猫、小猪依次出现了,分别为大家带来了3个苹果。(把苹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大家正说说笑笑,小白兔一拐一拐的来了,大家围上去责备它怎么现在才来,原来是小白兔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带的苹果摔掉了一个,只剩下两个。大象为了宴会丰富一点,就请大家来做一道题。
三、主动探究、提出问题
1、抽学生把刚才的"表演复述一遍。
及时评价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生甲:3+3+3+2=11
生乙:33+2=11
师:老师不想告诉你们谁对谁错,请你们先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如果你对其他同学的看法有意见,请你在他说完之后进行反驳。
甲:因为我看到小老鼠送3个,小猫送3个,而小兔只送2个,把它们相加,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乙:他们的方法他复杂,小老鼠、小猫、小猪分别送3个,就是3个3,就写3乘3。小兔有2个,跟他们不一样,只能把它加起来,所以列式:33+2=11
听完乙学生的反驳,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想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个算式跟前面的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同一个算式里出现了加法和乘法。
师: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也有加法,我们把这种运算方式叫做乘加(板书)
提问:那么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时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互相讨论,请个别学生回答。
最后得出应该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议一议:同学们喜欢哪一种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用,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算。
3、考一考,把装两个桃子的盘子摆在最前面,谁能把算式写出来。
(2+33=11)
大象这时又站起来说:又想出一种和那两种不一样的算式。
让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
提示:如果再给小兔一个苹果,想一想,怎么列式?但是小兔只有两个,那么多算一个怎么办?小组再次讨论得出结果。
(34-1=11)
师:(表扬同学)同学们真棒!回答的非常正确。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把这种运算方式叫做乘减。(板书)
师:那乘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加、乘减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
小结:我们今天的收获可不小,既听了故事又在故事里学到了新知识:乘加、乘减也知道在乘加、乘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回答:在乘加、乘减里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四、巩固练习
32+343+4
32-344-9
在减法过程中做两步计算试题,发现后应做些什么?
44-9=7
16
要记住第一步的得数,再做第二步。
五、拓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