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花钟,同一季节里,不同时间开花的花草,可以组成不同的“花钟”。在中国,蛇麻花凌晨(约3点钟)首先开花,大约4点钟,牵牛花的大喇叭也跟着张开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处
1、抄写词语。
2、说说《花钟》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出示:“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指导读出意思,读出情趣。
三、欣赏语言,积累
1)自主学习
花钟的设计是那么巧妙,奥秘就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快点去探寻奥秘吧!
奥秘发现了吗?谁能读一读。
2)出示: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欣赏语言和朗读指导
体会不同的时间开放不同的花。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背诵竞赛
5)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出示开放的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运用书本语言说说如何开放。
四、品读课文,表达
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奥秘又在哪里?
(引读中揭示奥秘就在于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总结拓展,写话
1、原来奥秘在这里。花儿开放的时间跟“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有关系。因为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的时间不同,生物学家发现如下的花也不不同的时间开放。
出示:
麻花在凌晨3时左右()
清晨4时,羊须草()
清晨6时左右龙葵花()
蒲公英则在早晨7时左右()
到了中午12时,太阳花()
下午5时多,紫茉莉()
月亮升上了天空,晚香玉()
2、学生写话。
板书设计:
花钟
不同时间开花
发现奥秘
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钟面时钟陆续大致
第二篇: 《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花钟》,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 复习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让我们跟他们来打声招呼。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同学们读得不仅正确,而且声音洪亮。
3、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指名学生分别汇报三段段意,师板书:现象、原因、运用)
二、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花朋友,让我们也和他们打声招呼。
(课件出示书中九种花,学生读出花名。)
2出示第一句话
师:瞧,这么多花陆续开放,所以课文第一句说(生齐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文书亮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子。
师:作者是怎样用不同的说法描写这些花朵开放的呢?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喜欢的句子,看看文章使用什么写法来描写花朵开放的。(读课文、画句子)
4、读懂句子,理解词语,指导朗读。
师:首先开放的是——
生:牵牛花
师:这就是牵牛花。(出示课件)像什么?
生:像紫色的小喇叭。
师:作者用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写出了他开花的颜色和形状特点,多有趣呀! 谁来读读。(生读句子)
师:谁的小喇叭能吹得更漂亮些?(指名学生再读这句话)
师:凌晨四点,牵牛花给其他的花儿吹响了起床号,谁能把这句话读得在响亮些?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小喇叭吹得真响亮。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你能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吗?(生用手势演示蔷薇绽开)
师:做得真漂亮!同学们你们也露出笑脸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你们谁知道昙花开放的特点?
生:昙花的开花时间很短暂。
师:“一现”就是说明开放的时间很短,我们生活中有个成语也是写昙花这个特点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昙花一现
师: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场景出现一下就很快消失,记住这个成语了吗?
师:即使开花那样短暂,昙花还是——
生:含笑一现。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喜欢万寿菊,你们喜欢吗?我们共同分享分享。
生: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万寿菊下午三点开放是因为下午三点是一天中太阳最充足的时候,万寿菊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所以它要在下午三点——
生:欣然怒放。
师:“欣然怒放”是什么意思?
生:很努力地开放。
师:万寿菊的开放怎么是“欣然怒放”呢?我们来联系上文读一读句子,体会体会好不好?
师引读句子。
师:凌晨四点——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没有阳光,万寿菊不能开放。
师:五点左右——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师:温度太低,万寿菊不能开放。
师:七点——
生:睡莲从梦中醒来。
师:中午十二点左右——
生:午时花开花了。
师:光照和温度还不适宜,万寿菊含苞待放。
师:下午三点——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万寿菊终于能在非常适宜的条件下开放了,想一想它的心情会怎样?
生:非常激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非常兴奋。非常高兴。
师:在适宜的条件下,万寿菊喜悦地盛开了,它努力地伸展着自己的每一片花瓣,开得那样有气势,这就是——
生:欣然怒放。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再有气势些!(学生再读这句话)
师:这么多鲜花在我们眼前绽放,多美呀,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
(男女生对读这一段,男生读时间,女生读花儿开放部分)
师:鲜花美不美,还想读吗?下面我们来配乐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图片。
(出示课件,指名配乐朗读)
5、总结写法,指导仿写
师:通过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1:文章使用了拟人的写法,把花朵当人来写了。
生2:使用了不同词语来描写花儿开放。
生3:按时间顺序写。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有条理,描写生动形象。
师:第一自然段的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是省略号。
师: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其他花儿开放的时间及样子。
师:你还知道哪些花在什么时间开放?(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整点开放的花,大家来看一看。(出示课件)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来写一写这些花的开放吗?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
(出示小练笔:————,——花——————。
————,——花——————。
学生仿写句子,然后交流。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修建了一座花钟。课文第三自然段讲的就是这个内容,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课文出现了一个小泡泡,写的是什么?
(生指名读小泡泡的内容)
师:他的做法妙在哪里?
生:妙在不需要看表,只看花钟上什么花在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了。
师:我们也是这座座模拟植物花钟,好吗?
(两位学生在前面做,把花朵贴在对应的时间格里;其他同学用彩笔绘制花钟。)
师:花钟绘制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第一段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我想,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让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吧!
1、 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几个原因。
2、 交流原因,学生汇报
三、 总结全文
师: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放的特点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 《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引课:
用一个词或句形容老师给你们的印象。
老师用精神形容学生
带来了图片。
出示花的图片,简单渗透。
荷花:说说写荷花的诗句。
铃兰:像什么,取名字。
蒲公英:联系金色的草地
二、导入
猜谜,马蹄……提醒……(谜底:时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介绍的可不是普通的时钟,而是——花钟(板书,齐读)
三、初读
1、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一个问题(出示)花钟是怎么样的?
2、谁想来说给大家听听,到底什么是花钟?
生:像钟一样,能记时间的花园。
师:把花组成一块儿,能根据花开确定时间。
生:花组成一个钟面,根据花开,就知道是几点钟。
她说的这部分内容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
四.细读
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读。
表扬学生读得好。这段中有两个新词:花圃大致都读得很正确。
还有一个很长的句子,能读好吗?
齐读。这就是花钟。
花钟既没有数字,又没有指针,怎么看时间?
哪一段告诉我们?(第一段)
2、读第一段,快速找找,介绍了哪些花,把这些花的名字拿笔划下来。
指名读花名。
读正确了吗?
一口气把9种花的名字划下来了,一个都没读错。
有两种花的名字很难读,一种叫蔷薇,一种叫昙花。读一读。
去欣赏一下。出示图片,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这儿有个词,不容易读好,谁来读。(欣然怒放)
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欣然就是心里——很开心。怒又是什么意思?
字典上对怒有2种解释,出示,这里可以选择第2种解释。
尽情地开放,可以称为欣然怒放。
暮色大概是什么时候的天色。其实课文中的句子已经告诉我们了。
赶快找到写烟草花的句子,读一读。
昙花开花时间很短,含笑一现的意思就是一出现马上就不见了。15-3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到。再读读句子吧。
这么多的花一起开真可以称作——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花儿不同,作者的写法也不同,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赶快去读读。
生:牵牛花。
谁也喜欢,起立?跟她一起来读读。想想为什么喜欢?
问两个问题。在作者眼中,牵牛花像人一样,会吹喇叭的。
清晨四点,它在吹什么?
生:起床。(有点心急,4点就叫人起床)
生:呼唤同伴们一起起床。
吹喇叭的时候一定很开心,让我们也开心地跟牵牛花一起吹起小喇叭吧。
齐读。
有喜欢蔷薇花的吗?
喜欢的赶紧站起来。先有滋有味地读读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请学生绽开笑脸给大家看。让我们也绽开笑脸读读这个句子吧。
我彷佛已经听到了蔷薇咯咯的笑声了呢。
还有谁也在笑?
昙花。读句子。
多读了什么?八点,这是谁的开放时间,夜来香。
昙花的笑容可是有点害羞,我们读的时候可以——轻一点,对,别吓着它了。
齐读。
还有谁也在笑?它的笑容是在心里的。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
它的笑容是在——心里的。
男同学一起来读读,读出欣然怒放的气势。
读得怎么样?
刚才说了,怒放的怒的意思就是形容气势很大,很胜。
花儿真有意思,不仅会吹喇叭,会笑,还会醒来,会跳舞呢。
你找到了这些句子了吗?
美丽的月光花……跳的是芭蕾舞呢
睡莲……一定做了个好梦。
烟草花……醒来。饭菜香
都是写开花,可作者的写法却不同,写法是不是很有趣?连起来读一读,读到特别喜欢的花可以配上动作。
你给什么花配动作?睡莲——伸懒腰
一起来读一读,站起来读。
师引:伴随着美好的音乐,花儿开放了——生读。
9点了,小朋友也要睡觉了。轻轻地坐下来。
3、写花是怎么开的,写得很好。看看红色的词语,都是在写什么?(时间)
读读表示时间的词。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一段话中时间写得好在哪里?
生:时间是从早到晚,有顺序地出现。
师:从凌晨4点一直写到晚上9点,怪不得最后一段里写到这些花是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
生:“左右”一词比较好。
师:“左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上这个词语呢?
生:不可能是刚刚好。(可能会——,也可能会——)
这样表达就更准确了。
课文的最后一段,这句话中哪个词跟左右的用法是差不多的?(大致)
生:凌晨,中午,傍晚,晚上用得很好。
师:就很明确地知道——什么时候。而且还是-——有顺序的。
师:老师也有发现,将最后3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变色。
师:时间可以句子的最前面,也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但为什么最后3种要放在中间?如果全放在前面,会怎样?(单调,腻了)
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恰当地做些变化。
五、词语复习
开花写得好,时间写得好,其实,还有一些好的词语。谁能记起来?
暮色。欣然怒放。含笑一现。
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出示词语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含笑一现,绽开
左右大致(能更准确)
六、句子复习
老师已经做成了一个花钟,想看吗?出示图片,可你们要给我做解释。
师说时间,出示花的图片,生说课文里的句子。
七、读写结合
师:还有什么遗憾?
生:不齐全。
老师还找到了3种花,蒲公英6茉莉傍晚五点左右荷花8可以选择一种花来写写,可以用上课文里的好词,也可以自己写。
交流:
生:上午8点左右,荷花欣然怒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点评,用了几个词。
生:婀娜多姿的荷花,在上午8点左右向人们绽开了笑脸。
点评:时间用法不一样。
生:傍晚5点,阳台上传来了一阵使人心旷神怡的香味,原来是高雅的茉莉欣然怒放了。
读给同桌听。
发现你们在读自己的句子的时候,脸上绽开了笑脸。
下节课能研究什么?什么花是什么时候开的,
下节课去学。
顾老师推荐:
《花钟》是一节好课,是一节真正体现语文意识的高效的好课。老师很好的把握了中段教学的特点,把重点落在词句的教学上(不仅是中段,就是其它学段也一样)。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品读描写花钟的文字上,因为该段文字的特点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上(课后题3的要求)
课上,陆老师首先抓对花钟开花描写的不同句式,有拟人,直叙……意思一样,写法不一样,这就是语文意识。语文老师如果只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关注语言表达所传送的韵味、节奏,这就是语文意识。其次,对时间的品位,抓住“左右”和“大致”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当。更巧妙的是,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有机的拓展。呈现3种花,提示学生运用好词好句描写这些话的开放。这就是语文意识。
希望老师们认真研读这篇教学室庐,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