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
什么是穷人?这可以是个绝对的概念,也可以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王思聪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穷人。而真正的穷人就是尤努斯在《穷人的银行家》中所讲的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穷人需不需要金钱,很显然他们应该是最富弹性的资金需求群体,但银行机构却常常对这些人不予理睬,为什么呢?因为借出者不仅关注借入者还款意愿,更关注所拥有的还款能力,不仅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更关注第二还款来源。所以常态的个人金融更倾向于资产丰富的对象,而缺少资产甚至没有资产的人将被屏蔽在金融体系之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在中国流行了很多年,但时至今日也没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为低收入者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困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农村自然灾害频发需要金融支持农民创业和农业发展,在城市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创造着就业岗位满足着市场需求,但我们的国企和“铁公鸡”吸金能力太强。绝对意义上的穷人应该是政府帮扶的对象,普惠金融不能缺少扶贫性质的借贷。而相对意义上的穷人可以通过发展小微金融机构来加以服务。虽然万分辛苦,但我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人仍然在中国不懈地从事小微金融工作。
尤努斯是个让人感动的教书匠,既是学院派,又是实战派,他执拗地热爱着乡村,怜护着穷人。在他与传统银行机构对话时,对方的回答我们也会遇到,这是个逐利的世界,你想让他们舍弃口中的肉是不可能的,而他们,也认为你想做的和正在做的都是不可能的。但事实胜于雄辨,格莱珉银行成功了,而在印尼、委内瑞拉一些发展中国家小微金融机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来看,资金供给还是很充足的,但都流向了大企业和大项目,其实这正反应了资金的无效率,金融机构躺着可以赚钱,如果利率再不市场化,那么中国的金融必将走向危机。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能否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变革而改变普惠金融的现状,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话题。首先这依赖于征信体系的发达,还要有发达的线上体验与线下服务。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兴起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三只猛虎放出来,传统金融机构很快就会感受到压力,而寻找细分市场,突出特色管理将成为必然之路,如果某个中小机构抓住城镇化这个大的战略契机,真正将乡镇金融做起来,我想这块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农村金融的希望不在农信社,也不在村镇银行,而存在于真正依托农民的资金互助社等中小机构上。
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
----这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书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的传记。这个人热爱祖国,为国家独立自由而劳苦奔波;这个人关注穷人,为穷人生活付出自己全部精力;这个人是个教授,引导社会观念改变。这个人就是本书传记的人物-穆罕默德.尤努斯。而他仅仅是整本书的主线。而辅线则是整个孟加拉国的一切。贫穷的国度、极度保守的思想、不平等的社会,同时,在故事的开始,孟加拉国还只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而我们的主角作为一个富人(父亲为商人)却投入到一项关注穷人的运动中。这就是本书的故事脉络。
推荐理由:穷人的诚信,信念的力量、行动的力量、亲情的力量,当然还有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读完此书,会有一种感动,一种给我们以前进的理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读后感,方面,本人将主要通过读书推荐理由来概括自己的感想。由于本人读书主要在于对书本的理解,同时关注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至于故事则过多关注,因此,在文中,也不会阐述过多事实,仅作自己对本书的一点看法。
首先,穷人的诚信。格莱珉银行改变了孟加拉国穷人的生活状况,使得很多穷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孟加拉国的穷人也成就了格莱珉银行的发展,更成就了尤努斯教授的伟大。而架在两者其中的则是穷人的诚信。99%的还款率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敢奢望的数字。可是,以专注穷人业务为主的格莱珉银行做到了。这是事实!这是穷人的诚信。诚如尤努斯教授所说:穷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们所得到的贷款时他们摆脱贫穷生活的唯一机会。其实对于穷人有没有信任,答案是有,这个不容置疑。穷人不敢不还款,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格莱珉,他们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对穷人的认识使得格莱珉银行取得超乎寻常的成功。而他的对象则是那些每天都赚不到1美元的穷人,是那些吃了上顿可能就没有下顿
的穷人,更是那些饱受守旧思想困扰的广大妇女。至于其中的操作模式,在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再讨论。
而反观我们国家,我们的贫穷地区的金融发展极度落后,乡镇地区更几乎很少有金融机构或者网点。我们需要反思的则是我国为什么无法为我们乡村的穷人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信贷支持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尤努斯教授带着他们的学生走进每一个家庭,而我们的金融机构却只是在城市驰骋。
其次,信念的力量。这个信念是尤努斯教授的信念。他相信孟加拉国终会独立,他相信穷人的生活可以改变,他相信保守的思想终会让位于人的温饱的解决。他相信格莱珉银行可以成功。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他的信念改变了光大孟加拉国穷人的信念,他的信念感染了他的学生,他的信念甚至改变着孟加拉国的保守思想。
第三,行动的力量。也许仅仅只有信念,并不足以成功。然而如果在信念支撑下,不断的行动,则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无数次的困难面前,尤努斯的教授都么有退缩,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坚持付诸行动,使得他可以为国家独立奔走相告,为拯救穷人,他可以同孟加拉国农业银行经理争论,可以运用各种关系,寻找国家政策支持,可以带着他的学生不厌其烦的做穷人的工作,可以不断劝说当地人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可以在雨中,让自己的女学生不断在贫穷的妇女与自己中间来回传话,他几乎改变了孟加拉的一切,他的行动使得他活了诺贝尔和平奖而不是经济学的诺贝尔奖。他的行动是他成功的砝码。而背后则是滚滚的血泪。
第四,亲情的力量。也许当大家都在漠视亲情的时候,他确实受亲情影响最大的人。父亲对癫疯的母亲的一辈子的不舍不弃,姐姐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姐弟7个之间的相互关怀,使得尤努斯教授从小都在亲情的包围圈中生活着。可是不是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能够像他们一样。姐姐嫁的也并不是一个富足的家庭,因为孟加拉国富足的家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影响了他。当目视孟加拉国的贫穷,当惨死不断出现的时候,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这一切最早就是亲情的召唤。
第五,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格莱珉银行从一开始几乎就注定了成功。因为他们太了解穷人,格莱珉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必须抓住,而且不能使这根稻草沉默。但99%的还款率几乎是一个奇迹。这是格莱珉模式的力量。每位借款人都需要通过5人小组的形式,首先是3个人贷款,只有在前面3个人正常
还款的情况下后面2人才能贷款,通过这种模式。贷款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信任、鼓励,从而把监督的责任转移到了小组。同时把还款的总额分成50个周还清,每周还款五十分之一。因此每周的数额较少,不至于发生还款到期由于要支付一大笔资金导致违约的情况。而最重要的则是银行人员每周都会到每个村子就行存贷款收取。贷款发放。存款收取。一切为了穷人则是格莱珉银行运营的核心理念。
最后,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但是千人千言、千人千面。你了解了他的过程,就会发现格莱珉银行成功的核心,就会明白尤努斯教授的伟大,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二是明白为什么他真的就发生了。这就是我的感想。
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
这自传有否过度美化?若没有,尤努斯真的做了功德无量的事。但这书水分太多,主要以重复宣传他的理念为主,看完还是无法对格莱珉有清晰了解
新观念:(反思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
1、“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很多人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智力不足或懒惰,而只是因为起点低。捐钱只是权宜之计,解决贫穷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给穷人以机会,借给启动资金让他们参与竞争
2、相信穷人是讲信用的——贷款不用担保。有担保的人不是一无所有,真正需要帮助的是赤贫的人
3、贷款权是人应有的权利。福利制度把人排除在经济活动之外,银行实行“金融隔离”,小额贷款把每个人都变成参与者,释放人的潜能
我想格莱珉成功的因素
1、“小额”
A:降低了赖账道德风险。若是贷给你几千万再高尚的人也有动机赖账
B:小额贷款→小成本生意→basic need→风险浮动小
(比如借你100块,开个炒粉档。这种小本生意针对是吃喝日用品等基本生活需求,风险较小;若借100万给企业主投资彩电生产线,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大很多)
2、穷人不敢冒不还贷款的风险,因为这是他们生死攸关的唯一的机会,重陷贫困(其他银行都不肯借)
3、穷人的信用的确值得信赖(事实胜于理论)
关于格莱珉银行的疑问
1、 五人小组制度(小组并不需要为其成员的贷款提供担保,也没有连带责任)能降低大环境的风险吗?本书说灾难来临时他们会延长付款时限慢慢还,到最后总能还得上。98年洪灾时,为了向失去财产的贷款者提供新贷款,格莱珉向孟加拉中央银行接了6千万美元。到2004年全部还清。但是,像金融危机这种持续久范围广德经济衰退,做生意大环境不景气,穷人的投资要盈利也很困难。到时所有小组都还不起钱,银行产生大范围坏账,没有抵押的话就血本无归了。若没有深厚的“老本”或持续的外来输血,银行能凭“继续借贷”这招度过危机么?
这让我想起凯恩斯那句话:长期来说,危机总会过去的;但长期来说,我们都死了
2、 成功收回贷款需要三个假设:穷人用钱来投资,投资能成功,投资成功后回还钱
即便不考虑道德上的故意违约,即假设假设三能成立,前两个假设真能必定成立吗?
针对假设一:穷人需要钱,首先会解决自己温饱医疗等问题。这些钱没有投资不会钱生钱
针对假设二:书中没有提及穷人生意失败、产品滞销等情形。投资必定成功吗?与现实不符
3、世界开发银行也在孟加拉贷款过,很多坏账;中国农村信用社也很多坏账。为什么格莱珉的就能成功?究竟格莱珉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书中所提到的就真的是格莱珉的运作模式了吗?一个世界性的银行真能凭如此简单的机制规避风险?
4、格莱珉如何处理高额的行政成本?每周都要工作人员上门收款一次,存款的话一次存几块钱,系统录入对账等手续如此麻烦(你看现在工行的柜台人员已经烦得要死了)利率太高穷人负担不起,利率太低能否抵消整个系统运作的成本?(1个1000与1000个1)
5、为什么格莱珉要穷人控股?(贷款者控股93%)股票收益无非是买卖价差和红利。格莱珉能在二级市场中交易吗?(很难想象最底层的人有那心思去买卖股票)。如果可以交易,如何保证穷人占93%的控股?(既然格莱珉盈利状况像书中说得那么好必然吸引很多投资者);如果不能交易,那持股人仅仅通过红利获得收益?网上说每股1.5美元左右,穷人最多也就持10多20股吧。每股分红究竟有多少?是否真的像书中说的给穷人的帮助如此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