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两本字典厚的《文学回忆录》真是爱不释手。
1989年至1994年,木心先生给一群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讲了五年,陈丹青记了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就是陈丹青的听课笔记。
这是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而我更多的是将它看成木心的“家常话”,很亲切。两本书,从希腊罗马神话讲到二十世纪各种文学,再到各种流派、主义,总共八十三讲。
我对木心了解不多,但我可以从他的讲课中,隐约看见他个性格。他好玩、悲观、爱美、是一个被艺术宠坏的孩子。木心会写,会画,会弹钢琴。出身于富贵之家,后遭不幸,抄家三次,文革入狱。当过老师,设计过人民大会堂,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文史渊博,艺术造诣精深,生活跌宕,简直是传奇一般的人物,却在国内少为人知。好了,回到《文学回忆录》。
木心对文学的评价和我们教科书里的是有偏差的。有些我们觉得多么伟大的作家,到了《文学回忆录》里他是不屑的。他有很多爱,但最后许多他都抛弃了,他还爱的不多了。其中尼采是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陶渊明是一个,耶稣是一个。木心说悲观主义,其实是“透”观主义,他老了,经历多,想得多。他的话总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有时,一句话,我也得琢磨上半天。似是有意却无意。但我想,我能读懂一部分的木心。因为我和他一样,是悲观主义的。
木心说,文学是好玩的。他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师交朋友,拉家常,找寻精神血脉。他一会儿去巴尔扎克家看看,一会儿去福楼拜那里瞅瞅。不高兴了,绝交。一个漫长的阅读生涯,从儿时到成年,到中年到老年。渐渐读懂了,渐渐疏远了,也渐渐明白了一生的挚爱。这是再正常不过。在看《文学回忆录》的过程中,我也在回忆我有所了解的作家。抢先把感兴趣的看了。我说不出所以然觉得好的诗,好的作家,木心也说好。木心说好的诗,我却不是很懂。他讲得都是一些平常不过的道理,但讲得很深刻很形象。最深刻的最简单。比如《老子》,比如《圣经》。
这本书对文学史实的罗列用了最为精简的语言,而这正是和其它文学史最大的区别,大量的篇幅是在阐述作者的精彩见解和对文学深沉的热爱。书中最为精彩的是作者时不时迸发出的对人生和艺术的独到见解,真是妙语连珠,处处看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读起来让人时不时发出会心一笑,时不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读这样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文学回忆录》与其说是在讲文学史,还不如说是在讲人生哲学,书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人生哲学,书中的精彩警句随处可见,其观点之鲜明,见解之深刻让人佩服。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