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在教室里乱跑教案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在教室里乱跑教案1
教室里不乱跑
活动目标:
1.知道追逐奔跑容易使自己身体受伤。
2.知道走路时要慢慢走,不追逐奔跑打闹。
3.学习避免与他人碰撞及简单的自护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如何正确走路。
活动难点:
有在教室不乱跑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请1名大班幼儿装扮成受伤的小猴,额头和四肢某关节处包裹上纱布。
2.小猫头饰。
3.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儿走进活动室,额头和膝盖上包着纱布。
教师:小猴,你头上和膝盖上为什么包着纱布?疼不疼啊? 小猴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在楼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盖破了。下楼时,和小朋友一边挤一边跑,结果从楼梯上摔下来,把头也磕破了。哎呦,疼死我了。
二、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讨论。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摔倒过吗?为什么会摔倒?摔倒后疼不啊?怎样走路才不会容易摔倒呢?
2.教师出示挂图并引导幼儿讲述画面中所发生的事情,并判断这样做对不对?
3.教师小结: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容易摔倒,下楼时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头。平时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楼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
三、游戏“我会轻轻走”。
1.教师出示小猫头饰,请小朋友说一说小猫怎样走路并学一学。
2.请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猫轻轻走路。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学习小猫“眼睛看着路,脚下慢慢走,高高兴兴做游戏,保护自己不摔跤。
3.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情景“小猴子受伤”导入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知道了在追逐奔跑中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受伤。通过观察图片,幼儿们都很积极的发言,都能判断出图片的对错,同时也让幼儿知道了走路时要慢慢走,不追逐奔跑打闹。游戏“我会轻轻走”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环节,都很开心的跟着老师学小猫轻轻走路,知道眼睛要看脚下,慢慢走才不会摔跤,也知道了避免与他人碰撞的自救方法。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在教室里乱跑教案2
活动目标:
一、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
二、知道在教室应该慢慢走,小心磕碰。
三、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知道乱跑的危险,学会在教室及走廊慢慢走。
二、难点: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如碰到怎么办?流血怎么办。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幼儿在玩滑梯和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过不乱跑常识。
二、材料准备:大象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一位教师扮演大象)哎呦哎呦,好疼呀(捂住膝盖)
幼儿:大象你怎么啦?
教师:(大象口吻)今天我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跑的太快了,膝盖碰到了桌子上面,好疼呀!
幼儿:教室里面不可以乱跑。
二、学习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大象在教室里面乱跑,碰伤了膝盖,他做的对不对?
幼儿:不对,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的方法呢?
幼儿: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说的真对!那老师问你们小猪在教室里面追着小朋友跑,对不对?
幼儿:不对,不能追小朋友。
教师:小猴子爬到了桌子上面跳一跳可以吗?
幼儿:不可以,很危险。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教室里面不能做的事情?
幼儿:打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爬到桌子底下,摸电插孔。
三、学习自护方法。
教师:你们知道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那你们如果遇到了小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
教师:如果不小心流血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贴创可贴。
教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腿呢?
幼儿:揉一揉,告诉老师。
教师:对!有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还要保护受伤的地方。
四、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乱跑,要告诉他慢点走不要跑。
活动反思:
优点:
1、运用生活中幼儿的表现来告诫幼儿要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和走廊乱跑。
2、课程结束后以幼儿表现好就会得到小点点奖励来激励幼儿想成走路的习惯,改掉奔跑的习惯。
3、幼儿已经学会自检与反思了,而且会帮助老师监督其他有幼儿。
不足:
1、幼儿的自护常识少,需要继续帮助幼儿改正。
2、幼儿的奔跑习惯还要继续纠正。
不在教室里乱跑教案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2、学习生字、新词。
3、读课文1—3自然段,学习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能说说我们的教室是怎么样的吗?(指名说说某一点)
如果像刚才小朋友那样介绍我们的教室:一会儿说课桌,一会儿说日光灯,一会儿说讲台,别人听了明白吗?虽然我们天天坐在教室里,但要把教室有条理地介绍给别人,看来还挺不容易的。
二、感知课文,揭题。
1、引入:有个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教室,我们听听他是怎么介绍的。
2、教师朗读或听课文录音。
3、他介绍得清楚吗?有条理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们的教室。(板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一记字形。
2、划好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不理解的打上问号。
3、想一想:小作者所介绍的教室里有些什么?它们各放在哪里?
4、读读单元提示,想想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什么。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词语,注意正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段介绍了什么。
3、读单元提示,说说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什么。(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理解“宽敞”的意思。
2、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要读出高兴、赞赏的语气,两个“又”均读重音。
六、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1句。读准多音字“数”,并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比较起来最突出)
2、齐读第2句。理解“中间”一词是方位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学生划下“教室中间”这个词语。
3、用高兴、赞赏的语气读这一段。
4、填空:()的课桌椅。
七、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划出本段中的方位词。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订正。(课桌前面墙上、黑板正上方、黑板右上方。)
2、尝试作业。
①填好表格,集体评议。
②对照课文插图,按方位说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3、感情朗读,加深对方位词的印象。
①师生对读:教师读表示方位的部分,学生接着读。
②男、女生对读。
4、理解比喻句:“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
①从本段中找出比喻句,读一读。(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比喻句)
②思考: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这个比喻句的后半句“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是什么意思呢?(联系本段第2句进行思考:把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画图,教学生学知识,把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听写,比作好像在土地上播撒种子。)
④“种子”前面加上“希望”二字,是什么意思?(播撒下去的种子通过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将会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加“希望”。)
⑤教师指导整个比喻句的意思:同学们通过黑板,接受老师的教育,学好本领,长大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5、齐读本段课文,小结学法。
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⑦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什么。
八、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3题。
2、抄写词语。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2、摘抄比喻句,体会它的用法。
3、巩固字词,练习用“又……又”写句子。
4、能按方位顺序说一说自己教室内的陈设。
5、让学生体会良好的学习环境,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说自己的教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拼音,写词语。(课堂作业第1题)
2、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课堂作业第2题)
二、回顾学法。
1、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哪一段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2、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怎样阅读?
3、小结:⑦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什么。
三、学习第4自然段。(仿照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本段)
1、自由读课文,划出本段中的方位词。(课桌后面、墙上)
2、采用引读法,理解本段内容。
3、指导学生弄清“学习园地”和“作文苗圃”、“学习小顾问”等栏目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找到“学习园地”中的"有关栏目。
②指导学生说:“学习园地”里有“作文苗圃”、“学习小顾问”、“心灵美”等栏目。
4、理解比喻句:“在这里展出的优秀作业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
①从本段中找出比喻句,读一读。
②这一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比喻句中的“这里”指什么?
5、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讨论问题。
①“我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中的“这样的教室”指的是什么样的教室?
②“我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心情怎样?
2、指导朗读,读出“多么幸福”的感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的教室的。
六、指导按方位顺序说说我们教室的陈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的某一面(或某一角)有些什么。
2、明确要求: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
3、指名优等生说,集体评议。
4、同桌对说,互相评议。
5、我们的学习环境怎样?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怎么样?
七、作业指导。(《作业本》第5题)
“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练习用“又……又……”写句子。
1、使学生明确:这个句子可分成“我们的教室”和“又宽敞又明亮”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讲的是“什么”,后一部分讲的是“怎么样”。
2、“又……又……”说明同一事物有两个不同方面的特点,
如:“我们的祖国又美丽又富强。”
3、能仿照例句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什么,怎么样”。
如:“图书室里的书又多又好看。
八、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4、6、7题。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