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上语文》有感·1
最近阅读王崧舟老师的书《爱上语文》,心灵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感叹于王老师的思辨能力,探索精神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他能从一个小小的点,引发各种思考,并深入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引发读者深层地的思考。他说他准备百家讲坛的一次演讲稿,一万字左右的演讲稿,他要阅读约一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十二篇演讲稿,就要阅读一千两百万字的资料,这个工作量该有多大啊!
中午看到《未经思辨的语文毫无价值》这一篇时,又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先,我们对童趣诗的误解太多了。不是所有含有“儿童”这一意象的诗都是童趣诗,都是写出儿童的童真童趣,这种理解太片面、太机械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给耄耋之年归乡的诗人的感受是多元的,是能引起读者思绪万千的。“儿童”意象,给诗人的生命底色添加了鲜活的一笔。
宋朝诗人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也被我们误读误教了,把它简单的当做田园诗来对待了。田园诗发展到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描写的重点已从歌咏田园风光转而直接描写农民的疾苦和农事活动……这些诗称为“农事诗”。(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所以,我们理解诗时,要把诗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结合诗人的生平等多维度来体悟,才能真正的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我们不要盲目相信教学参考书,它只是给我们作为参考,遇到困惑要查阅、细心地比对相关的资料才行,也要向他人求教,无同行交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崧舟老师正是通过多方的论证才得出结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所写的不是不是农忙时节收获的喜悦,也无宁静可言,连童孙也要学种瓜。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对农民辛勤生产、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读《爱上语文》有感·2
诗词是千年的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舴艋舟都载不动的离乱之愁;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还乡之喜;磨损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怒;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之哀;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游春之乐;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做好自己的诗词教学,我在王崧舟《爱上语文》里找到了答案。
一、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语文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它是基础、有关生活、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既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又是结晶。引导学生由探寻中国古诗词,进而探寻语文的学习。“正见”是语文的重要要素。什么是“正见”?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见地。给孩子文化的真相,文化的空间。生活就是扩大视野,正见是在为此铺路。这个“正见”是谁给的?是我们语文老师。我们是语文、文化的点灯者、传承人。肩负起这个使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培养学生的爱好,选对诗歌
热爱和喜爱是学生理解的前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爱好,尤其重要。爱好的培养我们在选诗上就要下一番功夫了。读谁的诗呢?一是读“诗佛”王维的五言律诗;二是读“诗圣”杜甫的七言律诗;三是读“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把这三位鼻祖级诗人的诗各读背上一二百首,那你学习起诗词来才是了然于胸呢!
为什么要读这三位诗人的诗呢?所选之类型,皆是他们擅长的。这叫“取法乎上”。王维的清淡豪迈,杜甫的雄浑壮阔,李白的浪漫主义。这么些个的积累,难道你还感觉不到诗中魅力。
三、了解作者,体会意境
学生最头疼的学习任务是背诵并会默写。死记硬背,当时的效果有,但过不了多长时间,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知识总会有些许遗忘。但是你有了理解之后,对诗词的画面、诗词的意境真正的感同身受以后,就能做到久而不忘。
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从别人读这首诗的感受了解起;从作者写过的诗了解起;从其他诗人写的此类型的诗了解起;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起;扩展自身对诗词感悟的表象,表象是想象创作的源泉。
这样我们就把诗读“厚”了,然后我们再把诗读“薄”。从做足的功课中,剖析出本身的主旨,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成为作者“知己”。王崧舟书中写到:这个“薄”,是一种大道至简的“简”,是一种去粗取精的“精”,是一种融会贯通的“通”。最后,我们在把诗读“厚”。读出自己的建构,让诗词来照亮自己,温暖自己。
如何读“薄”。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用自己的体验去猜测、去想象、去感悟作者。作者写诗是吧意转为象,把象转为言。我们读诗,要把言转为象,把象转为意。
学诗词最终是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沉淀自己的人生经历、学识胸襟、审美情怀、生命境界。让书香沉淀你的格局。
读《爱上语文》有感·3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是一本非常适合奋斗人生的书,该书为我们呈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方面正能量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整个人类所需要的,更是每个个体实现自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品质。如何将书中教给我们的诸多品质融合在日常工作中,是我们学习本书的根本目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虽然说该书以“最伟大的推销员”为题,但是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推销员这个群体,而是适合于所有的人。它涵盖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需的种种品质,最关键的是交给我们与人相处的应有的品质、态度和方法。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相见恨晚。其实在人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选择,也会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反过头来,这些困难的解决往往需要这些品质作为支撑,同时在解决各种困难的时候也在慢慢养成这些品质。《推销员》这本书以最为集中的方式将人生中所需要的全面的素养告诉了读者,让我们知道虽然推销工作是以具体的产品为依托,但是最为根本的却是一门与人交往的学问,因为,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将一个完整的自我呈现给广大的客户,最能够打动的客户的正是由爱心、诚实、热情、善良等优秀品质为基础表现出来的正能量。
二、诚信是唯一永恒的基础素质。《推销员》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平时工作所需的诸多素养。书中认为“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她让推销无往而不胜”,要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乐于助人,用善良呵护爱心,用行动体现爱心;认为自信、热情、耐心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将自我全面展现的重要因素;书中还认为一个合格的推销员还需要一些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的养成,如,注重语言艺术的使用,注重日常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注重工作情绪的控制,等等。这些素质不仅是推销员需要的基本素质,而且也是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我认为,在书本给我们的众多素质中,诚信最为重要,最为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格,对于个人而言,它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的基础,也是我们推销工作立于市场的基础。“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而“信”正是诚实的品格在市场上赢得肯定的结果,只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的品格就会积累和转化为一种市场信用,这不仅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要求,也是一个推销员立足于“市”的重要基础,最终成为一个推销员工作中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没有诚实的品格一切爱心、热情、善良等都是一种经不起考验的假象。
三、要坚持自我修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一个推销员总和素质的养成,并不是在大脑中通过想象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平时刻苦的修炼。首先要加强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将《推销员》这本书中的知识做到熟练掌握,还要在工作之余加强阅读,扩大知识范围,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也是比较有针对性必读著作。其次,加强知识向行动的转化。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往往需要我们能够快速的将这些学到的品格转化为行动,知道并不代表做到,在知识向行为的转化过程中,需要一种道德冲动,而道德冲动的养成需要日常修炼才能实现。比如,我们都知道鞋带松了可能会被自己踩到,发生危险,当自己在陌生的场景看到陌生的人发生了这种危险时,自己能不能做到及时提醒,帮助他人消除隐患。
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我们接触的主要对象群体进行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我们的工作对象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本人认为这个群体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比如,他们一般拥有一定的资产;又如,在做投资决定的时候普遍关注自身资产的安全,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再如,他们虽然在物质财富上富裕,但是往往情感上的孤独难以隐藏。工作对象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特征为我们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提供了指导,只要善于总结就能较好的找到适当的方法。首先,在交往中以诚相待,加强情感上的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是工作能够开展下去的基础。其次,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尽可能将产品带个他们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告诉他们,主动引导他们了解产品,打消他们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顾虑。最后,及时沟通,将公司各项福利和承诺传达给客户,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我们就在他们身边。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