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举措,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实于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参与,从而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游戏教学;快乐参与;因材施教
一、展现魅力,带动学生,快乐参与
学生对体育学科是否感兴趣,对阳光体育运动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取决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教者,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执行教学大纲,将体育知识与技能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的记忆与训练。这样,学生对教师只有畏惧,又怎么会喜爱上体育学科,爱上体育运动呢?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教师就要重视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改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来展现体育教师的活力与魅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带动学生,激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爱,让学生爱上阳光体育运动。教师要热爱体育运动,多参加各类活动,尤其是要展现自己最为专长的运动项目,向学生展现标准而优美的动作,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与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与教师一起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如我非常喜爱篮球运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享受户外阳光的美好,我非常重视在学生面前展示篮球技能。在进行比赛时,让学生来现场观看,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来打篮球、观看比赛等,学生看到教师流畅的运球、漂亮的传球、精准的投篮时,自然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不断地以惊叹的尖叫与热烈的掌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然就会激起学生对篮球项目的热爱,也都想积极地参与训练,也可以在赛场上露一手。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来进行篮球训练,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尊重差异,区别对待,全员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在于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总会有部分学生怠于参与,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这部分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不爱参与体育活动,并不是不喜爱,而是觉得自身协调性不好,动作做的不到位不优美,怕受到教师与同学的嘲笑而对自己信心不足。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加强引导,如果无视他们,只会让学生离体育运动越来越远,这样就违背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初衷。阳光体育运动是全体学生的共同运动,我们要将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吸引到运动中来。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只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愉悦地参与其中。首先,学生的喜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丰富,活动多变,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活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活动,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体育活动。这样的阳光体育运动才能贴近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全员参与。其次,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同一项活动中,哪怕只是一个动作,学生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同时同步完成,而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动作优美标准,而有的学生可能会稍差一些。为此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体质、不同水平的几个小组,也就是说组内成员身体差异非常小,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可以让每个学生在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拾自信。实践证明,只有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长期坚持,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三、游戏教学,生动和谐,共同发展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将游戏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之中,更能增强体育运动本身的实践性与竞争性,营造出愉悦而和谐的运动氛围,以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发展。1.体育游戏活动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阳光体育运动如果只是拘泥于一种形式,如只是让学生进行枯燥的跑步训练,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与参与热情。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开展一系列的趣味游戏活动,如接力跑,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宽广的田野中进行马拉松大赛等。这些活动多样,但其效果都可以让学生掌握跑步技巧,增强学生的体质。2.体育游戏活动具有竞争性,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我们所追求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带给学生身体上的强壮,同时肩负着健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竞技类游戏活动,是在学生群体中展开,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友爱精神。失败时不要只是埋怨与指责队友,而是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失败时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这样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小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新校园:中旬刊,2014(4).
[2]肖文、余静.开展阳光体育,让运动成为小学生的习惯.小学教学研究,2012(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