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二、案例背景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教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教师孔雀舞表扬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
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五、精彩片段: 课堂回放一:孔雀舞
教师表演形象、优美的孔雀舞进行导入。(提示学生此舞蹈是用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跳的是什么动物?(教师表演) 生:孔雀。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说说怎么看出来的啊,哪个动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图片)
生:孔雀的手势看出来的。啊,好漂亮的孔雀啊!(学生看图片) 师: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想不想跳呢?
师:刚才你们看到的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学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 生:想。
课堂回放二:学习孔雀舞音乐 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 生:……
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看老师拍掌很重,拍肩很轻啊!注意重轻的区别,所以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希望小朋友记住,呆会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泼的孔雀。
师:巩固练习节拍(要求学生在身体其他部位拍打出节奏型) 师:好小孔雀音乐熟悉了,那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孔雀舞蹈。
(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乐,为学习孔雀舞打下基础。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我们舞蹈课的音乐教学是为舞蹈教学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学习舞蹈,激发学生舞蹈兴趣) 课堂回放三:学习孔雀舞蹈
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跳的是孔雀舞? 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
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
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 生:模仿
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法力碎抖动 生:跟音乐练习手势(碎抖动)
(形象的模仿动物,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可是我们小孔雀还是不会动啊!那么我们来学下小孔雀怎么走路。(学习踮脚走)
师: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立起前脚掌。 生:老师立起来了。
师:踮脚走(一拍一下地走),现在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走起来了,大孔雀立着走起来。(争先恐后的回答)
(我设计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探索性教学,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不是老是老师教学生学。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 六、案例分析:
1、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
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美”,以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为更好的让学生第一感觉喜欢上舞蹈,欣赏优美的舞蹈,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以孔雀舞欣赏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为了营造轻松的环境,我采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3、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进学生学习舞蹈的重要保证。创设大孔雀和小孔雀的互动情境。学生为主体扮演小孔雀参与学习中来。在教学中,1)先由欣赏到教师示范(为了更形象我把自己比成大孔雀,学生为小孔雀),
学生跟着模仿。2)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充学习(主要用了我问学生答)。3)要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减少老师教,学生学的程式化教学。要发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教老师的互动学习。4)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动作,我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进行练习。学生做着小孔雀动作来寻找大孔雀,让学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产生出美的画面。5)完全掌握好动作后,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在整齐有序对型上表演。 “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处得非常开心,现在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说再见了。我们抖动孔雀手势配上踮脚走跟老师说再见” 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刚好响起.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充满喜悦。因为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实现我的教学设想。更值得高兴的是准时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掌握恰到好处,这是我最大的进步。
4、要让孩子喜欢舞蹈,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你——老师。
要想让孩子喜欢你,就必须做到爱孩子,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唤起他们的兴奋感,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
总之,舞蹈艺术的融入,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继续改进、完善、落实,使舞蹈艺术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独特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砖添瓦。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就在你心中》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陈钢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相关知识积累。音乐家陈钢对音乐不同凡响的理解,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发现,同时又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经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什么艺术积累,具有艺术特长的几乎没有,我作为教师本身也缺乏艺术细胞,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要想讲成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太难。但是通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只要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那么接受一些音乐理论和知识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我认为创设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很必要,因此我把这堂课定位为音乐欣赏,围绕这个中心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一、教学过程
上课前三分钟,我为同学们播放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伴随着优美动人的旋律,同学们进入到了一种放松惬意的状态中,我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音乐是灵魂的按摩,刚才老师为大家播放的这段音乐也算是对在座的各位做了一次灵魂上的按摩,同学们舒服吗?”我的这段还算幽默的开场赢得了学生善意的笑声,他们愉快的回答“舒服”,我不失时机的赶忙接上“那好,带着心灵上的这份惬意与满足,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音乐就在你心中》。
接着,我又故弄玄虚的抛出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刚才那首曲子的名字吗?我为什么在那么多好听的音乐中选择了这首给大家听呢?细心的同学一定能找到答案。”同学们开始积极的思考,有的开始翻书,很快他们就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陈钢”。我很高兴的表扬了他们,然后开始简单介绍陈钢,他不仅是这首曲子的作曲者,而且是本文的作者,既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有不俗的文学素养,并介绍了他相关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
在正文讲解环节,我首先将学习目标出示在银幕上,让学生明确。(1)探讨音乐是什么?音乐就在你心中的深刻内涵。(2)学会用心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思考以及和周围同学讨论,谈谈对音乐的理解,即音乐是什么?并且给学生一些温馨提示:①为什么喜欢?②音乐带给你的感觉。③音乐的种类、风格、熟悉的音乐人。④用所学音乐知识分析喜爱的乐曲。学生们的积极性超乎我的想象,大家热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接着他们开始踊跃举手发言,很多见解独到而深刻,博得了大家的掌声。等同学们发言结束后,我进行了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对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音乐的本质就是传情达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借节奏、旋律、歌词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引发共鸣。刚才我们作为普通听众谈了看法,咱非专业,大家想不想听专业人士怎么看?”这样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速读课文总结概括。给学生三分钟时间找出作者的观点,学生总结概括如下: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在乐为无声部分作了阐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音乐就是大自然的音乐,生命的声音。接着是拓展延伸环节,所设置问题是“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值得你用心体会?”学生们由于在前边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所以思维格外活跃,很多同学谈到了亲情、友情等美好的人间感情值得用心感受…到此,我认为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已实现,并且还有意外收获。最后是作业布置环节,我留给同学们的作业是: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或者写一篇小文章,讲述自己用心感受到的生活点滴。
二、教学分析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本课是一篇非常专业的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章,它要求读者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艺术素养,对我这个教师而言接受都有相当的难度,何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整体素质较差,决定了他们接受任何事物都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我一开始对于上好这节课毫无把握,甚至有些怯。但是总不能跳过去不讲,在认真琢磨思考后,我找到了切入点。所以深切感受到,不论哪一类的文章,只要用心准备都可以上好。
2.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为他们发挥才华创造空间。等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我总是害怕学生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不会回答,害怕课堂上冷场,但我后来发现学生们的潜能是无穷的,关键看你如何开发。就像拍一部电影,教师就是导演,学生们就是不同角色的演员,课文就是剧本。演员表演的是否到位出色,不在导演如何会表演,而是他是否能给演员创设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教学反思
这次上课,我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得多。学生除了接受有关知识,还在审美体验和人文关怀方面都有了初步认识。整个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令师生双方都比较难忘。
1.成功之处
(1)定位准确。不要期待一节课可以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有那么一点启发、一点认识、一点思考就足够。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
(2)情绪良好。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教师的情绪直接决定授课效果,我的轻松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3)精心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很好的进入状态和预设的情境。
(4)师生互动。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热情,发挥其主体作用才是成功的基石,但是教师的适时点评和总结是必要的。
2.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拓展延伸部分就没能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
(2)自己的作用还太突出,有些地方话说的太多,应该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
总之,一堂课留给我的反思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我深信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探索和追求才刚刚开始。不会反思就不会进步,不会思考就不能提高,一个具备相当强教研教改能力的老师,必然是能自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和提高的老师,为此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以期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艺术家,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观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用气息支持的方法,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二声部的合唱,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目标:掌握三拍子的节拍韵律
教学重难点
1.学唱平行三度为主的二部合唱。
2.学生对新歌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主动参与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聆听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
2.师生问好。
二、导入铺垫
在刚才《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声中老师突然联想到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是什么?——圣诞节。在这里祝同学们圣诞节快乐。怎么样的圣诞节气氛更加浓厚?(下雪)
揭题:那么在这个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也来学一首圣诞歌曲《堆雪人》。
三、新课教学
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
2、范唱第一段歌词。
问:哪句话开始旋律起伏有明显的变化呢?
3、师范唱第一部分歌谱。
问:找出相同节奏、结构的乐句。
4、师生合唱全曲歌谱。
5、学生唱全曲歌谱。(一半竖笛伴奏 交替)
6、听范唱学歌词。填歌词 注意咬字 时刻提醒学生的唱歌方法 嘴形
7、跟伴奏练习。
8、(二声部合唱练习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
四、歌曲处理
1、师:我们怎样把歌声唱好听呀?讨论:注意唱好衬词"啦".
你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加上衬词?学生讨论。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演。舞、伴奏、多种唱、加衬词。
五、聆听《乘雪橇》
看,在这个浓浓的节日里,圣诞老人驾着马车乘着雪橇也来了,今天我们除了学习《堆雪人》外,还要看欣赏一首《乘雪橇》。
1、初听全曲
设问:歌曲情绪如何变化?出现最多的旋律是什么?
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2、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第一主题,仿佛是圣诞老人乘着雪橇向我们招手;
第二主题,仿佛是圣诞老人和人们一起欢度圣诞,描绘了马蹄嗒嗒声、扬鞭催马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心中愉悦的情感;
第三主题,用小号吹奏,力度增强,使乐曲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奇峰更为热烈;
第四主题,最后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
3、分段再次聆听一遍。
4、歌曲的风格?
来自美国的爵士风格音乐
六、拓展延伸
介绍爵士风格音乐:爵士乐(Jazz),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名叫爵士乐的音乐,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从默默无闻、起源于民间的音乐发展成为美国本土产生的最有份量的艺术种类。
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聆听几个片断
七、总结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