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了吴和芳老师萨提亚模式板块上的《和谐关系工作坊》,年近48岁的吴和芳老师,对生活有必须的沉淀和积累,有将近二十年对心理学的探索的经验,同时他本身也是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生,所以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到心理学的应用在这个版块,让我觉得此次课程收获个性大,想和大家分享下本次课上的资料。
1、“你”来自于哪里?
通常人们会说:“这个事情这个人是环境的产物”,能够想一下我们来自于哪里,同样我们的孩子后期他来自于哪里。
第一,人类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可能生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我们生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时代在我们身上打下的烙印,时代特征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这其实也是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行为举止,价值观跟这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举个例子,昨日早上的时候,儿子出门要换新鞋,我说别换了就穿这个吧,他说我做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人怎样能穿一双那么脏的鞋出门呢?我得穿干净的。当时我个性诧异,不明白他这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从哪儿得来的。当他上车之后我就给他讲了英国的贵族精神。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人,你就应承受的社会职责是什么?你的担当是什么?我先从英国的贵族家庭贵族精神跟他讲起,然后落脚到最后他所理解的中产阶级家庭,因为他很小,不明白从哪里看来了中产阶级家庭这样的词语,我担心他对这种词语的引申理解会有偏差,所以我给他了一些小的引导,但是大家明白作为父母我没有给他讲过这个词,这个词必须来自于他所接触到的信息,无论网络、电视或者朋友,那有些东西我们能够给些引导,或者只能引导一部分,又或者有些东西我们真的引导不了,所以对于时代的这个影响、时代的烙印,时代的特征,我们能给予的就是尊重。
第二,学校和老师。我们都能回忆起学生时代哪个老师对自我的影响很大。就是每个老师对我们一生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我们也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育体系。大家都说此刻的应试教育不好,但是我们能躲掉吗?我们怎样在现有的环境当中给孩子一些引导呢?这就是我想说的我们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老师。
第三,我们来自于家庭环境。父母本身就是我们的环境,我们从小尤其是幼儿园之前完全是在家里,甚至于幼儿园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小学后在学校的时间会长一点。所以,我们还来自于家庭环境。此刻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这个对孩子后期的人格发展和健全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他的性格,习惯的养成,都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受着时代的影响,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怎样在一个大综合环境当中成长出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特征,自我的性格,自我的人格构成自我的世界观,自我的价值观,自我的人生观。我们作为孩子的妈妈,要培养一个拥有什么样人生观时间观价值观的人,什么样人格的人?这个部分是我们每个妈妈都就应思考的,后期我们将慢慢探索。
2、何为人格
我们常说,某人人格分裂,某人人格健全,某人性格魅力强,那究竟什么是人格呢?我认为人格分为生理人格和心理人格两部分。人格的外在体现更多的由他的性格呈现出来,而这个主要从家庭中构成。当性格呈现的时候,大家会说他人格成熟或不够成熟。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有缺陷,肯定会对他的人格构成有影响。反过来,如果他的心理健康度不够,自备、没有存在感,对他的生理也会有影响,很多科研报告都有此类事例。所以,我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发育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心理发育,同步观察到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和成长,当发现哪个板块有短板,就要及时滋养,从而让他的人格发展更加完整、成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人格健全、或者说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的孩子。
3、三岁之前,是孩子和母亲身体和心理分离期,是自我存在确认和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
我们教育孩子习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什么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呢?说到七岁看老一般会说这个人的秉性,这个人的性格,会说到很多资料。所以大家会说看他七岁的时候他的行为模式,他的一些习惯有很多东西,也就是常规说的七岁看老。那到底为什么是七岁看老而不是五岁或者说十岁看老?不明白大家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而言,我是从小听着这个话长大的,但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就在这次学习当中,在吴和芳老师的带领下,对这个版块有了认真的思考,我想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众所周知,孩子和母体的分离其实是两个步骤,一个是身体的分离,这个身体的分离也就是生完孩子剪断脐带的那一刻。那真正的孩子和母体的心理分离,其实是0到3岁这三年来完成的。那在这三年期间呢,比如说0到3个月的心理营养,1岁到3岁的整个的心理营养的过程。那3个月到3岁期间,他是最核心的安全感的确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父母作为整个家庭就是给孩子的这个成长环境,我们要给到孩子什么,在后期我会重点阐述。这天想重点分享的是,在0-3岁期间是孩子重要的自我确认期,也就是说他自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确定自我存在这个“自我确认期”十分关键的时期。
那如果说孩子在0-3岁期间他确实是完成了自我确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有十分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是我们在养育他的周围每个人都让他感觉到这份安全感的存在的时候,他心里的营养就会够,对他后期的人格发展会十分的有帮忙。
4、7岁之前足够的心理和生理营养,助我们养育一个智商和情商发展都健康茁壮的孩子
所谓的7岁看老,也就是7岁之前,个性是3-7岁是孩子社会性发展、规则意识的建立、情绪的管理等潜力的重要培养期。这个时候,父母有关注到孩子心理,部分行为的偏差并及时调整,给足他最需要的心理营养,那孩子情商必须会发展很好。
当孩子情商很高,相应智商发育也会构成脑细胞迅速裂变突出,然后社会性发展自然会很好。他心里的愉悦,这种快乐就是他一辈子生活最主要的,核心的力量感和基础必须会构成。在他进入社会,更多和外人独立互动的时候,他的力量感或者方式方法都会很强,相当于夯实了一个很厚的基础。
期望透过这天的分享,给大家一个感官上基础全面的梳理。也就是家庭教育要看人而不是看事儿。即便我们的孩子已经过了七岁,在平常和孩子的互动中,更多的要去想他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他说这句话背后是怎样想的?他背后有怎样的动机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期望透过这个分享给大家一些启发。
那0-7岁的孩子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或者说前期我们没有给足后期就应怎样去弥补?期望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个认知,后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0-3个月孩子需要哪些心理营养,3个月-3岁构成了哪些东西,3-7岁、7-12岁孩子最需要的核心的心理营养是什么。
每个妈妈都是一个教育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自我的感悟,因为孩子回家和我们讲他在外面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很好的和他交流引导的机会,都是引导他和社会化十分好的融合,让他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机会。期望能够陪着大家一齐成长,只要我们内心时刻带着这份觉察,在和孩子交流之前想清楚我和孩子这样说想要表达什么,此刻表达的是否是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每个妈妈都会十分棒。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