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的论文
导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自然对教育者,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也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农村学前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农村学前教育的论文
学前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龄儿童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国有大约一亿多的学龄前儿童,而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儿童在农村。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普及率低,办园规模小,保教质量低
(1)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村的入园率普遍低于城市,有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幼儿园,而只是设有一年制的学前班,且只招收五、六岁的幼儿,而三、四岁的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在这些地区学前班也只有一到两个班的规模,儿童入园率很低。
(2)办园规模小,硬件设施匮乏。大多数农村幼儿园面积狭小,采光、通风不良。有的园所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教室、宿舍阴暗潮湿;伙房没有卫生设施,连常用的冰箱、消毒柜也没有,炊事员无健康证,工作时不穿工作服,卫生意识淡薄。这样学习、生活环境,直接威胁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3)保教质量低下。设施简陋已经制约了保教质量的提高,师资不足、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更加造成保教质量低下。
许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幼师资格证。待遇低也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不稳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持有“三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比例极低。公办幼儿园教师相对较好。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比,依旧待遇偏低。许多优秀毕业生不愿从事幼教工作,而是选择了待遇更高、就业更稳定的中小学任教。
2、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低
当前农村学前儿童多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带,而多数的老人一方面不识字,思想跟不上时代,认为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早读书,因而延误孩子的最佳教育时间,孩子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开发,独立性也差,加上语言环境差,幼儿孩子到6、7 岁了,还不会讲普通话,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3、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
目前在农村没有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多数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里。也就出现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偏重于读、写、算,从而形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这一做法在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普及高质量的幼儿家庭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文化水平,特别要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水平。母亲掌握幼儿教育知识多少,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2、进一步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理应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以法规的形式规范学前教育的政府定位、管理机制、经费投入、办园质量标准等,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把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刚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的考核指标。
3、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中心园的辐射作用
发展农村幼教首先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规范和带动当地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当前农村正在调整布局中小学,可以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优先举办收费低廉的规范幼儿园。没有合适场所的农村,在新村建设中应该合理规划托幼园所。
管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前教育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建议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配足与工作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街道、乡镇要落实学前教育专(兼)职管理人员。
幼儿园要多组织幼教知识的培训,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