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1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
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前后共花了十年时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增删修改,完成了正文的大部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于他的手笔,后四十回则为他人续作。
《红楼梦》中,有一位人物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一林黛玉,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从她在大约六岁那年就被送进了贾府,其原因是有二:
一是林黛玉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而她父亲也誓不再娶,怕黛玉无人教养。
二是黛玉的父亲决定不再娶,她自己的弟弟却在三岁时过世了,这时若是林如海去世了,家产就是同宗的,除非没有同宗家产才能落在黛玉身上。可林如海怎么舍得把所有财产全都给他们而自己的女儿却捞不到一点好处呢?可当时的法律便是如此,林如海便只好将她送到了贾府中,让贾母帮着照看,也是为了她的以后。
在贾府中,黛玉虽然事事有贾母帮衬着,却还是与当时社会风景有些格格不入,她做事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了事。
她清高,她自尊心强,她生性孤傲,她憎恨繁文缛节,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多愁善感……似乎就已经奠定了她最后悲惨的结局。
林黛玉的悲惨结局,更加说明当时社会的无情与冷漠。整个贾府趋炎附势,没人会注意到一个小女子的情感或者说不在意所谓的情投意合,也许金钱和地位才是贾府的本来面貌……
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呈现了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期的人间百态。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悲剧,繁华与幻灭,热闹与荒凉。揭示可悲现实——社会的无情与冷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品读红楼,从中感受那些社会的`无奈与悲愤。辛酸泪,或许哭的是这凄美的爱情故事,又或许是在为黑暗的社会哭泣。
红楼梦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面对同一件事,不同有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很合世情之理。艺术上审美如此,生活中见识亦如此。但毕竟事有真假,理有对错,词有好坏。“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章里,宝玉与众人的看法并不一致,独出心裁地提出了“沁芳”一词,受到父亲等的夸赞。从此看,寻求其本真,是多么得可贵与必须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悟得了仁与智真正意义的超高智慧的"再现,如孔子,修养出了至高的仁义礼智,一生宣讲仁德之道,终生奉献儒家学说而救天下于水火之中,故而才说出了此句名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句玄学的反复,让无数凡夫思考了许久也终无法领悟其中奥秘,其原因于是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山,什么是水,更不知道此山与彼山原本出自你我那颗无形无态之心,是它决定了眼前世界的颜色与形状及未来的走向。
心生万法,心是世界的本源,更是世界的唯一主宰者,这是佛的见地,也是看透这个世界真相的必须结果,此结果与孔子、老子等英雄所见略同,故而佛道儒三学能非常有机地融合于一体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奔涌不息几千年而生机勃勃。它也告诉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可以把握事物的真相与规律。否则必然落于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的浅俗之界。有人疯狂追求,有人则万般诅咒。同一内容的二十四孝,有人看到了真诚,有人则看到了腐朽。
同一个哈姆雷特是有千万不同的读者,但任何一位读者都应该遵循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只看其表现。表相万千,本质一个,世界纷纭,源于道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成万物。易有三变:不变、简变与易变,只有紧紧抓住不易之本,方可明彻变化之相。智者老子就是在恍兮惚兮中,看到了其中的物与精,故而写出了超越古今的《道德经》。
世界本源于真诚之心。此心是先天之有,非后天而生。前者与天地相同,后者远离天地之道;前者是真的,永恒不变,后者是假的,暂时而有。放到大观园这里,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选一个“翼然”者,是僵化死板的心识,一看就是朝廷政客之迂腐特征。贾政提出用“泻”,是典型的顺水而流,也是没有主见之心。宝玉提出了“沁芳”,既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又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可以看出,宝玉的心真的在元春省亲的本质上,而少了外在的种种思虑。
要用一颗真心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或许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心。此心可以应用于任何事物上,可以创造出更新更好的妙境,因为心中藏有世界最美的风景。
红楼梦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3
“一枕幽梦向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痴。”一席诗句把我带入这个红尘烟雨的世界。在这儿,我静听红楼中烟雨朦胧;在这儿,我细视红尘中情意相投;在这儿,我感受红楼中阴阳两隔。
我佩服曹雪芹的文采,一本红楼梦,一部旷世奇书,使多少痴情儿女因情而醉,令多少断肠人儿因感而伤。一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一对痴情儿女的悲欢离合。在这儿“假来真去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情情切切,皆使我步入红楼。
读罢红楼,掩卷沉思,每一位人儿都在脑海中浮现,我特喜欢林黛玉这个角色。她虽寄人篱下,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她独特的性格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后天有的。有人说,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怀有悲天悯人之情,多愁善感,令人看之而不欣赏。但我说,美是多种多样的,黛玉的美,袅袅婷婷,如纤柳,如娇花。她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志同道合,真心相爱,但这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的扼杀了。在宝玉成婚之夜,她焚稿断痴情,终究魂归离恨天。她那坦坦荡荡,无怨无悔的爱情令我敬佩,一弱女子为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爱情,宁愿魂归天堂。
贾宝玉同林黛玉一样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厌恶为官,厌恶读“八股”,不屑功名,因而被父亲等认为是“不肖”。但他仍热衷文学与诗歌,常与姐妹们吟诗作对。衔玉而生的他与黛玉互为知己,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被迫娶薛宝钗为妻。但因双方思想不同,他“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却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又何尝不是呢?
薛宝钗肌骨圆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她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挂有一把金锁的她,因“金玉良缘”之说与宝玉联姻。但宝玉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最终出家当了和尚,她只好抱恨终生,独守空闺。对于她,我有的便是同情,在父母之言中,她无怨嫁给贾宝玉,却落得最后,只有一室的萧瑟……
一轮醉月在冷凝处悬吟,片片浮萍碎成了摇曳的翡翠。溶溶月,淡淡风,令人沉醉的宝黛之情,变幻莫测的世间风云,一席红楼引得多少文人骚客的赞颂。我眼中的红楼梦就是一份情,一汪泪,一片愁,一丝苦……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