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报告(10篇)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1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题目:江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
实践时间:5月2日——5月7日实践地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专业班级(组): 10英语二班 第二组指导教师: 王伟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xx ——20xx 学年第 二 学期
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
职务 姓名 学号 分工
组长 郭安 2010103071 组织策划、报告撰写、PPT整理 组员 周游 2010101321 采访调查
组员 范晓晓2010103027拍照及数据统计 组员 周星星2010103035 采访调查
组员 吴婷婷2010103080 PPT演讲及拍照
组员 王晓芳2010103085 采访调查
组员 黄丽君2010103089 采访调查
组员 程敬斌2010103091PPT设计、数据编辑 组员 赖良 2010103097问卷设计、材料分析 组员 付莹 2010103104 采访调查
组员 欧阳圆圆 2010103107采访调查及数据统计 组员 李双女2010103108采访调查及数据统计 组员 邓双婕2010103109 采访调查
组员 苏丝娟2010103112 拍照及采访调查
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全班分为三组。作为10英语2班第二组,我们组分为三个小队分别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采访调查,以上便是分工情况,我们组成员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在短时间内以高效率完成任务,确保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成员照片
实践报告
目录
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二、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
3、调查结果以及数据统计
三、调查问卷以及问题分析..........................
四、实践总结.......................................
1、问题总结
2、实践心得
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
前言: 当今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态度和动力却严重不足。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他方面,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许多难题。而与此相对,大学高等教育却承载着无数重担。一方面是关乎国家科教兴国,祖国未来。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孩子还主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实现全家脱贫致富;学生身上承载着千百万家庭的殷切期望和社会亲友的密切关注,关乎民生。所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小组选定此课题,并分别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了众多相关资料和文献,阅读、借鉴了与此有关的众多调查分析。从而对活动进行了严密计划,对问卷进行了周密设计,对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于20xx年11月15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地进行了,以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为题的问卷调查。想以此发现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学校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动力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 调查结果展现: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 以下十三项因素:
(1)将来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54%
(2) 自我奋斗自我完善56%
(3) 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受到别人尊重10%
(4) 喜欢所学专业, 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 22%
(5) 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12%
(6) 为赢得异性的爱慕、青睐50%
(7) 顺利毕业,拿到学位3%
(8) 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让老师重视 28%
(9) 不辜负父母、亲人对自己的期望52%
(10) 拥有一技之长,具备社会竞争力46%
(11) 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30%
(12) 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25%
(13)通过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30%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柱状图展示: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饼状图展示:
源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又将动力从总体上划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项,以下是我们给予调查结果统计对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具体分析:
1。内在动力方面:
内部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推动其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调查发现:
我国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是特别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学习的错误认识以及心态不端正,质疑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意志薄弱,易受外界诱惑。在学习目的方面,例如,针对“学习好了是否可以找到好工作”这一题目,48%的同学不认为学习好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由于大学里老师仅起到教学作用,和学生很少交流,学生缺乏鼓励,在“学习好是否可以得到老师重视这一问题”上,42%的同学不认为学习好可以得到老师重视。在自觉性方面,想学却因为外界因素(如游戏睡觉)干扰而没时间学的占了44%。另通过分析“对专业学习要求了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如何” 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总体情况是不甚良好。对于“所学专业兴趣”的问题,选择回答“兴趣一般”的同学竟然占了60%。“专业学习要求了解”选项中很清楚的仅占了6%,知道个大概的占了86%,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是不明确的,没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和进取心,这样的学习动机是没有力量的,是学习动力的主要问题,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重点。上大学对
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重显性、轻隐性,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其次,大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望不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样、好坏的评价标准一样,都是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死学苦学,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再次,部分大学生对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不强。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时”这一问题中,从不放弃的同学仅占了36%,还不到一半。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与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找回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们不从主观努力上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认定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还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自己感觉低人一等,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2、外在动力方面:
外在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出的一种学习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受到外界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于的激励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迅猛发展时期,但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经济建设黯淡了许多,高校难免受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的冲击,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仍存在
着不公平竞争,如靠关系走后门、重学历轻能力、性别歧视等,也严重挫伤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懂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呆板教学,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互联网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娱乐化的当代中国。
在外在动力方面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例如为了将来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学习的占了72%,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很强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另外,在上大学驱动因素的调查中,属于自主决断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者占62%,表明随着心身发展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自主决断意识越来越强,是他们的学习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但自主决断表面上是为自我,实质要受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左右,是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恋爱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为爱而学、因爱厌学、无爱废学的人大有人在。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体表现为学业重于爱情,爱情为学业服务,爱情左右学业的驱动力在逐渐减弱。
二 出现结果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解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采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结果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谈几点认识,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促进大脑中枢放出一定的能量,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三 根据调查结果我组综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学生自己而言
1、正确的学习动机才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水平适中,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在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念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很积极的心理倾向。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才会心向神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中做乐。
3、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较为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状态等方面来加以正面判定和说明,如喜欢还是厌倦、积极还是消极等情绪情感。对答卷的分析清楚地显示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的,对学习成绩不在乎,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还有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学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端正学习态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因为过高的目标有可能使学生自己遭受屡次失败而产生厌倦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过低的目标又使自己太容易达到而使自己没有动力。同时,学校和老师不要为了追求升学率而鼓舞他们定制过高的目标,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根据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制定符合他们的目标。
(二)对学校而言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上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演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成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 调查场景:
1。 在教室调查:
2。在宿舍调查:
2。 在图书馆调查
3。 在校园里调查: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3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长沙理工大学
二、调查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xx月23日——10月25日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兼职的态度的对待
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二)兼职工作的类型
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
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
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四)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而在兼职时间上,大部分兼职学生都在每周5小时以下。尽管大学时间充沛,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比较有限,所以在实际的兼职活动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影响学习的情况。
(五)兼职的目的
在兼职的目的这个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兼职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满足个人短期的愿望”,则是其次,“赚取收入减轻父母负担”则排在第三位。可见大学生对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人际之间的交流相当看重,也是大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表现。
(六)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根据几个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的反馈数据,有28%的同学受过骗,而在受骗的同学中,38.4%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23%的同学会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仅仅8%的同学会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的兼职活动中存在着安全问题,并且同学们的维权意识
还不强,所以需要学校、社会完善大学生兼职的保障政策。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报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现象和问题,同时也得出了结论,并尝试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
1.大学生要端正兼职态度,明确兼职目的。
2.大学生自身也要注意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学生做兼职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必须冷静思考后才作出决定,不要盲目跟风。
4.学校或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兼职方面的引导,在开学之初就开展讲座或其他别的活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兼职价值观。
5.学校与用人单位应该加强合作,增强沟通,给予学生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6.学生在对待兼职中介机构时,需慎重考虑,不要被骗。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4
一、社会实践活动说明:
1、课题名称:探究伟大人物—列宁的人格魅力
2、实践形式:读《列宁传》,写读书报告
3、所在班级:电信1102班
4、小组成员:
组长:王欢欢
组员:姜博文、杜奕廷、张帅
5、成员分工:
王欢欢:领导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兼演讲,审查、修改报告。
姜博文:查找资料,搜集书录,整理报告内容;
杜奕廷、张帅:合作写读书报告。
6、其他说明:
①:本小组进行的这次实践活动意在探求伟大人物—列宁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列宁传》,从书中感受列宁的之所以成为一位影响世界而具有的人格魅力。
②:从《列宁传》中,我们尽可能的去理解列宁在哲学方面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所总结的列宁主义,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提供一个辅助资料;
二、读书报告书籍介绍:
作者:季正矩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xx.10
伟大人物—列宁的人格魅力
---读《列宁传》有感
记得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有关列宁的文章,讲的是人们在听到列宁先生死讯时的反应。从广播员接到列宁死讯开始时的惊讶、震撼、悲怆与不可置信,一直到他广播给全俄时,人们各种各样的反应,无一不因列宁的死而受到极大震撼。那时,我就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使如此众多的人为之动容,他究竟有何魅力?他做过什么???一直很单纯的认为他是书中的“伟人”,但却没概念是怎样的一个人,才可以称之为“伟人”,直到这次的实践活动读了季正矩先生的《列宁传》,我的心也被列宁震撼了?
读这本书,第一感觉,列宁先生好忙啊,一个人一生怎么可能能做那么多的事呢?从大学开始,之后都处于忙忙碌碌之中,大学之前,他亦有预感似的,在那段时间,他努力充实、丰富、锻炼自己,就好像是在为以后做着准备,列宁呵,你是否还在孩童时就已预感了自己不凡的人生了呢?
1870年4月22日,世界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和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真正的名字,列宁只是他30岁之后开始用的化名)出生在俄国的辛比尔斯克。列宁的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质、高雅的情操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他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他家里一共有八口人。他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是出色的国民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思想接近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俄国启蒙学派。他平易近人,同情农民的疾苦和艰辛,厌恶当时那种奴颜婢膝、追求功名的官僚习气,对当时的沙皇专制不满;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爱护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列宁也拥有一个善良仁慈的心,良好的家庭环境也很好的开发了列宁的智力和潜力。而他的妈妈则是一位勤劳朴实的母亲,父亲的过早过世,坚强的母亲独自抚养众多的孩子,在列宁跌宕起伏,艰险重重的人生中,这位母亲总是支持着儿子,担心着儿子的生命安全,为儿子奔走,不曾抱怨过。此外,列宁共有五个兄弟姐妹: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由于其家庭氛围好,他的兄弟姐妹后来都很出色。
孩提时代和少年时代的列宁就是出色的,现出与别人不一般的智慧,一直是全优生,而且他兴趣广泛,多方面都很优秀,用今天的话:三好学生。但从1886年即列宁16岁时,家里的变故也改变了吧、列宁的思想认识:父亲早逝,哥哥遇难。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因参加谋刺亚历山大三世被捕,21岁时被处死,本来前程一派光明,被众多著名的人士看好的哥哥的死,让列宁思索:哥哥是为了什么而死?靠少数勇敢无畏就能达成目的么?自己将来怎么办???哥哥的死既没有让列宁陷入不可自拔的消沉中,也没有让他走上复仇的道路上,而是使他走上了漫漫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道路,这路上,有着想不到的艰辛。
列宁在喀山大学就读法律系,可想而知,他是个“不安分”的大学生。他加入了革命大学生小组和萨马拉-辛比尔斯克同乡会,作为萨马拉-辛比尔斯克同乡会代表参加喀山大学和喀山学院两校同乡会秘密代表会议,商议莫斯科学运工作。因带头参加喀山大学学生集会、声援莫斯科大学生发动的反对反动的教育法令的运动而被捕,之后被喀山大学开除学籍,1889年,开始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命运》一书,并在青年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后被流放到科库什基诺村,在1891年4月和九月,以校外生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春、秋季考试,11月,终获得彼得堡大学的一级毕业证书。之后列宁的生活就像是战斗一样展开了。(由于列宁先生一生中干了很多的事,所以在此无法一一叙述,仅叙述主要的事件)1892-1893年,他成为俄国著名棋手、律师安·尼·哈尔金律师的助理,承办若干诉讼案件,并出庭辩护,在此期间,他撰写了批评民粹派分子沃龙佐夫、龙沙科夫等人观点的专题报告、《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评弗·叶·波斯特尼柯夫一书》一文。1895年,他作为彼得堡的社会主义民主者代表被遣出国,在日内瓦,拜访了劳动解放社的成员:格·瓦·普列汉诺夫,普后来与列宁在思想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但这是后话了。在国外,他还去拜访了苏黎世的阿克雪里罗德、巴黎的保·拉法格,柏林的社会民主党领袖威·李卜克内西。这次的访问不仅完成了与外国的马克思主义取得联系,了解西欧工人运动的情况,还扩大了视野,坚定了筹建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决心。1895年,由于内奸告密,《工人事业报》尚未来得及付印时,以列宁为首的“斗争协会”成员被捕,列宁身陷囹圄。1897年,被流放到舒申斯克村。列宁与同事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他们在长期的相处中,萌生了爱情。1878年,二人在流放地舒申斯克村举行婚礼。
直到1900年,他流放期满,离开舒申斯克村。同年十二月,他创办的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出版,其为主要撰稿人。后来,他又指导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二大的筹备工作,1903年二大后,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分裂为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和少数派(孟什维克),革命的成功往往都伴有分裂的,俄党的这种分裂也是正常的,从这之后的较长时间内,俄国的政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同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为披露和批判孟什维克错误,1904年2月到5月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直到1905年,革命开始预演。血腥的“流血星期日”使工人革命浪潮汹涌澎湃,12月,爆发1905年革命高潮—莫斯科起义,1907年,再次流亡国外,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从任第二国际执行局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代表(从1905年起)期间多次出席执行局会议和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首领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撰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欧洲工人运动的分歧》《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等,深刻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
1912年,领导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撰写的关于战争问题的提纲《革命的社会主义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正确指导俄国革命。1916年,列宁的母亲玛·亚·乌里杨诺娃在彼得格勒去世,终年82岁。同年,他创作了《帝国主义论》这部划时代的大著作。在此著作中,列宁在继承马恩的世界革命理论和共同胜利论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理论,如“一国胜利论”,在哲学、民族殖民地等问题方面都较为深刻。1917年3月,(俄历三月)二月革命序幕被拉开了,烽火燃起,列宁四月回国,发表了《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6月16-17日,他参加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1917-1918年,列宁提出多项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纲领和措施。俄国十月革命最终胜利了!它的胜利为世界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开辟了一条道路。
但是,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的主席,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1919年3月,列宁主持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在此前后,他亲自领导了共产国际的前4次代表大会。在这些会议上,列宁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他的思想逐渐国际化,走向着全世界。之后他在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针对“左”的思潮,他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在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致贺词并参加红场举行的庆祝普遍军训一周年的群众大会;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俄国在列宁的带领下,逐渐呈现恢复面貌。尤其是1918年-1920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战后,列宁又调整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
1922年夏天,列宁的病情(脑溢血症)第一次严重发作,12月病情开始加重。在病中口授《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论合作社》、《关于民族或“自治化”的问题》、《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和信件,拟订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1923年,3月病情加重。7月,列宁被苏联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缺席选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24年1月21日,因病情恶化逝于哥尔克村,终年54岁。
合上书本,我有种仿佛经历了一生的感慨,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啊,果然,不同的人生还是有绚烂和暗淡之分的。列宁的一生就像是天上的太阳一般轰轰烈烈,我想不到,一个人的一生竟然还可以干那么多的事,读的书后面还有列宁先生所干的事的简表,光简表就有十五页,而且还不是所有的事,如果是我们,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尽头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干了哪些事,还是一生的碌碌无为。
我的感触最深的不是他那些轰轰烈烈的人生,列宁的人生是让人佩服,让人赞叹,但是,我能够将他看成一个我尊敬的人,我喜欢的人,不是因为他做的事,而是他的人格,列宁先生嘛,一生中认识了很多人,被很多人崇拜,当做是人生楷模,为什么他能够“俘获”那么多人的心呢,我想是他的心灵吧,他的心灵高贵,他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他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小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列宁喜欢玩具,但是跟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其他孩子很珍惜玩具,生怕损坏了玩具,而对于列宁,玩具只要一经他的手,准会四分五裂或面目全非。大家问他为什么要损坏玩具,列宁说他想知道它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他这种对玩具特殊的爱好以及想要弄懂它的内部构造的浓厚兴趣让他对事物有种执着的探求欲望,这或许与他在后来领导俄国人民探求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某种联系吧,都是为了想到知道答案,所以会实践,会去思考。
他的自律能力很强。就现今的我们来说,一个人的自律能力是很重要的,不是总是听说各种测试么,某某国的某个科学小组发给一些小孩糖??这样的测验我想我们都能背诵出来了,这些测验,这些研究表明,都说明了自律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列宁这样成功的人也不例外啊,这种品质是大多成功人士的普遍品质和优点。列宁小时虽然淘气,但是每次妈妈惩罚他的时候就罚他做圈椅上,只有经过妈妈的同意他才能从椅子上起来玩耍,一次妈妈罚他,却被人招呼走了,把他忘了,过了好久才想起来,列宁早已在椅子上安静的睡着了。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小小的列宁却能够耐得住板凳,拥有强大的自律能力。后来的列宁即使再忙,也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时间,在被流放的众多苦难难捱的日子中,他依旧坚持锻炼,保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自己的各种行为不变,真乃强人啊!而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吧,尤其我们这些大学生,男生们在宿舍昏天暗地的玩着游戏,女生一起八卦、看电影,虽然每每很自责,却依旧我行我素,再自责,再??请问我们的自律哪去了?再看社会上吧,很多的所谓“大师”几天一幅作品,高声炫耀我的多么多么好,但是可想过人家齐白石曾几年才做出一幅作品来,要知道,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忍耐和自律,是成为不了真正的“大师”。
列宁对很多东西充满着热情和兴趣。打猎、游泳、散步、弹钢琴、唱歌、旅游、下象棋、打槌球等等。列宁会唱的歌不少,经常和兄弟姐妹合唱,象棋后来甚至可以和国内著名的棋手哈尔金不相上下,还有??就像是新世纪的“全优生”“三好生”。列宁曾看到俄罗斯农民创作的歌曲动情地说到:“这是真正的民间创作,他对我们今天研究人民的心理是多么需要,多么意义重大”,喜欢并且欣赏着其中具有的价值,列宁对每一项爱好都抱着尊敬欣赏的态度,不曾敷衍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他还有一点非常好,喜欢但是不沉迷,一旦这些活动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或是很重要的事,他就会舍弃,并不会顾此失彼,冷静理智的头脑是他独特的魅力。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具有学习意义,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沉迷却不迷恋呢,比如游戏。
列宁的认真。列宁是全优生,他的学习尤其的好,这不是说他天天不学习依旧能够全优,他很认真的学习,从他写作文时候就能看的出来:他的写作方法是:先在一个大白纸上拟上提纲,有引言和结论,再把一张白纸竖着对折起来,在纸的左边用铅笔(以便修改)写上草稿,右边空上,需要补充资料和文献时去图书馆查阅在右边写上自己对于草稿的修改,摘录文献的内容,注明书名和页码。待素材和构思完全成熟时,列宁便用钢笔认真写作文草稿了。草稿打好后,通读一遍,再仔细推敲一下有关章、节、词、句,然后拿出干净的本子,把写好的作文工工整整地抄在作业本上。列宁一生创造了很多的作品,而且速度很快,是否每一部书都是这样完成的呢?
还有很多很多列宁的人格魅力,比如他的善良,对广大工人和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比如他的体贴,他对自己的妻子,对自己的老母,他都是那么的体贴,负责,对于恶势力的憎恶,勇敢地与之对抗;对于曾经反对过他的人的宽容;作为律师的公正、平等??他的这些人格魅力在我看来远比他做的那些事有价值的多。
三、课题活动总结:
经过这次的读书活动,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列宁的事情,列宁的童年、列宁的家庭、列宁的社会活动、列宁的兴趣??列宁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二维平面上没有思想、没有感觉的两个字了,而是立体的、有思想、有理想、激情、正直、善良??的有血有肉的人,虽然,读书的时候对于书中那些高深的哲学,辩证方便,战争中的东西我们不甚了解,但是比起以前完全无知状态来说还是稍微进步了一些。其次,小组一起完成这项活动比较有意义,不是小组所有的人都读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有点晦涩难读,让身为理科生的我们读起来很是费劲,所以我们仅是一个人读,然后向其他人介绍,再完成各自的工作,这样也高效点。对于读书感想,我们选择了与我们大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角度写的,因为我们觉得与其说那些比较恢弘但是却没有实用意义的东西来说,这些东西更能让大家对于列宁从细节了解,从生活感受列宁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5
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一)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得到提高
(四)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二、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本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xxx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
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使高校成为引领xxx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而为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政策建议,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
我组全体成员在经过明确分工的情况下,于5月2日――5月7日期间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实地调查。全组分为3个小队,
第一队:李双女、苏丝绢、邓双婕、欧阳圆圆,调查外语外贸;
第二队:范晓晓、王晓芳、付莹,调查南昌工程学院;
第三组:周星星、吴婷婷、周游、黄丽君,调查江西师大。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6
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一)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得到提高。
(四)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本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xxx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使高校成为引领xxx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而为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政策建议,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
我组全体成员在经过明确分工的情况下,于5月2日——5月7日期间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实地调查。全组分为3个小队,第一队:李双女、苏丝绢、邓双婕、欧阳圆圆,调查外语外贸;第二队:范晓晓、王晓芳、付莹,调查南昌工程学院;第三组:周星星、吴婷婷、周游、黄丽君,调查江西师大。以下一些图片见证了我组队员进行调查时的情景:
第一队成员不辞辛苦,在外语外贸学院进行调查
图中为我组第二队成员在南昌工程学院进行问卷调查。虽然调查期间天气比较闷热,但我组成员仍然坚持完成任务,上图为吴婷婷同学在江西师大进行问卷调查。
3、调查结果以及数据统计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组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通过走访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学院调查我们对调查后的问卷进行了合理的数据统计,综合之后,总体方面如下:
由此发现,在调查的数据中江西师范大学的结果令人较为满意,以上几个指标都占据了最优的方面,从此反应出江西师范大学的同学在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上有着较好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能力投入其中。南昌工程学院和外语外贸的同学由于学校未能及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导致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稍微薄弱,希望校方能够有足够的重视。
三、调查问卷以及问题分析
xx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调研
1、实践调查的学校
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外语外贸学院。
2.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可多选):
A.生态环境建设 B.生态法制建设 C.生态经济建设 D.生态文化建设 E.生态科技建设 F.其他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7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长沙理工大学
二、调查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10月23日——10月25日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兼职的态度的对待
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二)兼职工作的类型
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
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
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四)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而在兼职时间上,大部分兼职学生都在每周5小时以下。尽管大学时间充沛,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比较有限,所以在实际的兼职活动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影响学习的情况。
(五)兼职的目的
在兼职的目的这个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兼职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满足个人短期的愿望”,则是其次,“赚取收入减轻父母负担”则排在第三位。可见大学生对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人际之间的交流相当看重,也是大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表现。
(六)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根据几个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的反馈数据,有28%的同学受过骗,而在受骗的同学中,38。4%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23%的同学会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仅仅8%的同学会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的兼职活动中存在着安全问题,并且同学们的维权意识
还不强,所以需要学校、社会完善大学生兼职的保障政策。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报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现象和问题,同时也得出了结论,并尝试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
1。大学生要端正兼职态度,明确兼职目的。
2。大学生自身也要注意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学生做兼职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必须冷静思考后才作出决定,不要盲目跟风。
4。学校或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兼职方面的引导,在开学之初就开展讲座或其他别的活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兼职价值观。
5。学校与用人单位应该加强合作,增强沟通,给予学生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6。学生在对待兼职中介机构时,需慎重考虑,不要被骗。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8
调查对象:
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时间:
20xx-4-20~20xx-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0xx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0xx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 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
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9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xx理工大学
二、调查对象:xx理工大学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10月xx日——10月xx日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兼职的态度的对待
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二)兼职工作的类型
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
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
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四)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而在兼职时间上,大部分兼职学生都在每周5小时以下.尽管大学时间充沛,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比较有限,所以在实际的兼职活动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影响学习的情况.
(五)兼职的目的
在兼职的目的这个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兼职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满足个人短期的愿望”,则是其次,“赚取收入减轻父母负担”则排在第三位.可见大学生对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人际之间的交流相当看重,也是大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表现.
(六)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根据几个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的反馈数据,有28%的同学受过骗,而在受骗的同学中,38.4%的同学选择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