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年俗文化作文600字
噼啪声将我从睡梦中惊起,不等我睁开眼,睡在我身边的小妹就好像舞狮艺人一般,顶着被子刷地站起来,似乎早有预谋。她大喊着:“过年了,过年了……”。为本就充满过年气氛的家,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我被她感染了,将枕头一推,以示我欢心情。这一推,竟推出两个鼓鼓囊囊的大红包来。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红包,把钱掏出来,数了数,哇!足足有600元。
数了红票子,妈妈又给我拿了一双红袜子。我刚想问妈妈为什么要穿红袜子,妈妈似乎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今年你过本命年,穿上红袜子辟邪!”“哪有那么悬乎?”“你穿上就是了。”我突然发现,袜子的底部有一个黄色的小人儿,在他旁边写着“踩小人”,这个我懂,是把小人踩在脚下,不让他伤害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傍晚,我们一家穿上新衣去往姥爷家。刚到姥爷家就看见有好几辆车停在家门口。估计都是串门的。妈妈家姊妹四个,压岁钱自然少不了。
大人们在包饺子,孩子们想帮忙,却被大人拦下,原因是:我们太闹腾,虽说是包饺子,只怕到最后把自己当成馅包成饺子了。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前,等待着饺子上桌。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了桌,我们这群孩子都站起身来。眼睛寻找着鼓鼓的饺子。因为那种鼓鼓的饺子里可能有钱。我精心挑选了一个,一咬,觉得里面有一个硬梆梆的东西,用纸捡出来,是一个亮闪闪的一角硬币,虽只有一角,但也是一个好的寓意。
吃了年夜饭,成了我们小孩儿最兴奋的时刻。说几句吉言,就能换来两三百块钱,真值!
……
在现代化的时代,电子产品、网络替代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但是,我们祖国的传统风俗在我们心中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龙年·年俗_600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吃腊肉,二十七,炖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备坛酒,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童谣从明朝就已经广为流传了,它让我知道了老祖宗过年的风俗。
相传,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来祸害人间。有位神仙教人们在门口贴红纸、放炮仗,终于吓跑了“年”兽。从此,每到年三十,人们就在门上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家家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正月初一大清早,躲避了“年”兽的人们纷纷走亲访友,道喜问好。这一风俗流传至今。
春节的风俗从商朝开始,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化,有许多有趣的风俗和礼节。我最喜欢祭灶王爷,能吃到甜甜的麦芽糖,还有喝腊八粥,收红包。
除夕那天,妈妈亲自下厨做年夜饭,满屋子飘着鸡肉的香味,还有羊肉香、炸鱼香……好香啊!真是“飞涎直下三千尺,疑似神仙下人间”。
当妈妈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也在客厅里忙开啦——扫地,擦桌,收鞋子,倒垃圾。
这里面可是有习俗讲究的——“扫地、擦桌”是要干干净净过大年;“收鞋子”——是不能让“旧年的邪气”挡了“新年的财气、福气、喜气、好运气”倒垃圾——就是把旧年的晦气、霉运全倒掉,我们全家每个人都倒了垃圾,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
还有一个重要的年俗——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必须摆上包装精美漂亮的糕点、糖果。“糖”,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家里的生活比蜜甜。
天桃实验学校(小学部)四年级:沈彤
年俗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人们刚刚度过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还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春节有许多年俗:日、贴春联、贴年画、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里面有蕴涵着什么故事?带着疑问,我跑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倒贴“福”的习俗来源于清代恭新王府。一到春节前夕,大管家为了讨恭亲王的欢心,就写了许多个“福”字叫人贴在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一个家人因为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很恼火,大管家解释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现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庆之兆。”恭亲王听了之后心想: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所以,他十分高兴,就重赏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后,倒“福”字的习俗就由达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所以,倒贴“福”字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听完奶奶的讲述之后,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广州石化小学
五年(2)班
钟毓怡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