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关于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希望大家从中了解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乡镇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学习调查科的调查研究工作,重点抓好中央的20字针,以了解xx村农村现状,找出XX村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法和工作思路,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取得实效。我们村的两个委员会多次对我们村的五个自然村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铜川市东部,毗邻东坡矿,韩通线穿过该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69户1489人,占地16平方公里,耕地2680亩,其中苹果780亩,蔬菜350亩,党员42人,两委委员5人,干部5人,党小组5人。村民们住在四川路沿线,分散而复杂。近年来,由于党的好政策及其落实到位,以及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我们村改善了基础设施,修建了新的村室和村诊所,实施了移民搬迁,使我们村向农村建设迈出了一步。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必要的成果,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农业生产现状:xx村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滞后。202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100元。产业结构:xx一、二组主要种植苹果和粮食;Xx三四组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Xx五组主要种植树木、干果、烟草和粮食。
(二)、落实农村政策。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全村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整个村庄都有道路、电力、水、电视和电信。现在xx村有诊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收入家庭120户,65岁以上老党员6人领取低保,贫困家庭基本得到救助。新农合参保人数1411人,参保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庄两个委员会团队成员5人,其中村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3人;全村党员42人,其中男党员39人,女党员4人;每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2 3次;公开村务、财务和政务,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关系,努力动员村民参与政务和政务。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体如下:一是村道多年未修,路面未硬化,田间道路大多过窄过陡,雨天仍不能行走,影响村内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增加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村民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第三,缺乏对村庄容量和外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大部分村组建设混乱无序,道路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小组村尚未实现道路硬化;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建设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村里的田地零散,多为梯田、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增加劳动力成本,制约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难以增效增收。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和普遍小财富是安全的,小进步是充实的。农民心理素质低下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狭窄。目前,全村仍面临新的产业支撑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低、农民增收项目少、农民增收困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23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100元,在高栏河乃至全村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比较低。除了苹果种植必须的产业化,蔬菜种植的产业化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菜地面积太小,建不了温室,构成蔬菜产业化,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烟草和干果的种植刚刚开始。
4.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布局。Xx村委会在乡村建设中,村两个委员会团队存在的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的规划、安排和部署。一些村干部在农村建设中仍然认识不足,措施不足,方法少;在宣传动员群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村没有建设新农村的广泛途径。
5.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根据农村建设的要求,一些群体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项目和原有群众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对于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制度,村民对已建设施的保护意识薄弱。他们的个性是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对移民、农村公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不力。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农村建设和农业政策宣传力度。在农村宣传党的各种路线、方针和政策,包括:三农;法律法规的问题,向党委和政府宣传有关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措施,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良好的乡村建设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政府为中心。20个字符的策略和& other多付出,少索取,放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二)突出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农村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团队带领大家前进;村党总支和村委会要加强团结,密切沟通,密切组织,形成一个有号召力、有动手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村庄两个委员会队伍,明确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战斗中的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自身,激发群众建造自我完善家园的意愿是关键。要调动人民的意愿和创造力,通过筹资和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每个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3)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村级两个委员会队伍要认真学习,立足本村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提出适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农村建设,要按计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中,近两年项目规划中xx村委会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农村道路的修复和养护,保证道路畅通,争取纳入道路硬化工程;二是保证部分村庄的生产生活用水;三是实施全村推广工程、农村道路规划、卫生厕所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设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和推广。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推广和应用各种集约、高效、经济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的利用效率。比如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就要慎重推广。另一方面,应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服务的发展,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潜力,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农民收入。
(5)注重发展和培育特色产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建设的核心物质,要做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坚持围绕增加收入调整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正确引导农民支持和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产业,发展现有优势产业。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和村民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和履行义务的潜力,为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保障农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农村建设带来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永远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心、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改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的广泛参与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再过3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xx村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农民的生活将更加舒适,村庄的外观将更加整洁,农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将更加美好,社会将更加和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