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至4月,是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旺季。春季开学以来,x州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纷纷走上求职之路。在各方努力下,大学生的求职路径呈现多样化,不仅有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省x各人才x场举办的综合性或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还有近几年来日益火爆的网上招聘会。大学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获取信息、展示自己。
4月9日至10日,xxx人才x场推出了“共创未来——xxx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暨知名企业大型招聘会”,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们的求职体验,了解招聘方的择才观,为他们搭起沟通的桥梁。
择业观念一 初次求职看重“发展空间”
我认为大学生求职,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需求,把眼光放长一些。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不奢求企业能给我多少报酬,但很看重企业给我多大的锻炼和发展空间,以及企业本身的成长性和“升值”空间。所以,如果让我在两个企业之间选择,一个工资较高,但成长空间有限;另一个待遇较低,但成长空间很大,我会义无返顾地选择后者。
“知己”还要“知彼”。应聘前要充分了解企业情况和职位要求,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在准备应聘苏宁的物流储运管理岗位时,先是仔细对照招聘条件做自我衡量,觉得从专业到学历,以及有责任心、沟通能力较强等条件我都符合。其次,上网查关于苏宁的基本信息,了解其基本规模、企业文化、人才储备、发展方向等等。知己知彼,心里有底——面对苏宁面试官,我应对自如。
——x州大学管理学院2010届毕业生杨杰
择业观念二 缺少工作经验依然是道坎
没有工作经验,加上专业不对口,我带来的简历一份也没有投出去。我学的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今天招聘会上的100多家企业,基本上没有和我专业相关的岗位。在外省,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沿xxx,学我这种专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的,薪酬待遇也不错。但是要谋得职位,前提还是要有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我有位家住铜仁的同学想应聘x州梵净山实业有限公司,但人家的招聘要求里明确提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没有工作经验导致求职失败,在我的同学中比比皆是。
——x州大学理学院2010届毕业生黄平贤
择业观念三 多方出击拓展就业空间
我是往届毕业生,我和很多同学从大四到现在,就在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公务员和考研。考试求职几手抓,不少企业认为我们三心二意,但我们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我参加过很多企业的招聘,也曾好几次进入面试阶段,但都在最后一轮面试环节被刷下来。这样的求职,时间成本很高。现在企业招聘一般至少有3轮面试,每两场面试之间的时间期限为5至7天,在最后一轮面试结束后7天之内才能得知是否录用。这样一算,每一次招聘过程,短则半月、长则一月。遇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招聘的时间更长。比如我参加过一场农业银行的招聘,仅面试后的等待就接近两个月。所以我们只能在不断投简历、面试和等待的间隙,积极备战各种考试,以增加就业机会。
——x州大学理学院2009届毕业生黄桂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