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20多份简历(简历简历(书))。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作为笑话分享,也可以训练大家少走弯路:
-酷一点:只有标题和CV,没有文字。连“附件是我的简历,请查收,谢谢”都懒得说,真爽
-大意:我刚写了英语六级GRE前半句,但下一句读了“熟悉Windous系统”。你的英语真好!你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文字
-邮件发件人惊天动地:有个同学胡xx,发件人叫“胡大哥”,太神奇了!还有名为“无辜”和“有约有岳越”的寄件人。。。。真的很恐怖
——不对劲:看到几份国企和公务员的简历,写的都是“政治面貌:党员”,后面是无数的“xxx优秀党员”“xxxx优秀团支书”。哥们,你还是去当官吧。不要来这里委屈自己
-研究狂人:看到一本充满电路词汇的CV,什么单片机,滤波器,功放,Pspice都列举出来了。还好我哥也是学电子的。如果HR是文科,mm不会被吓死吗?
-证书专员:写3个奖,还不错!写12个奖项,特别是12个类似的奖项,傻x,要么说明你是一个获奖的专业家居,除了获奖什么都没做;或者证明你连归纳、提炼、概括、过滤、强调的基本逻辑能力都没有。
——把CV当日记:把大学以来关于柴米油盐的事情都写下来,比如庆祝会志愿者,xx班成员,大量阅读文件,主持xxx会议,整理xxx文件。。。。这些小学生能做什么,放在大学生的简历里好吗?
-没见过世面:有一份简历写我曾经做过某论坛助理,甚至以“香港论坛主办方电话英语直访”为主要表现,我当时就无语了。这年头,香港和英文电话什么都不是。另外,如果一个职位只有通过远程电话面试才能被录用,它能有什么价值?
-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要知道,HR都上过大学,大学生做什么大家都知道。所以,如实描述就好,不要夸大形式主义。比如去国外的大学做短期交流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但是,如果你写“两国优秀交流团,开辟自己的国际网络”,那就是傻x了,这都是中国填鸭式教育造成的,一切都要有“总结声明”。当你吃一顿简单的饭时,你应该把它总结为“与同志们的亲切交流和促进内部团结和友谊”。。。叹息
建议:
1.目的很明确。不要把简历和档案混为一谈:写简历是一种推销。一个产品好,营销不好,就失败。简历是你生活广告的缩小版,不是文件。既然是广告,广告效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第一位的。你当然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获奖为例。理论上,12奖的人一般比3奖的人好,但是写12奖的效果正好相反。最好只写3个奖。为了有效性,你必须放弃那9个奖。
2.突出特点,拒绝平庸:看完一份精彩的简历,脑海中对这个人的印象会自动归结为一点。比如“这个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个人擅长公关传播”,这是你的广告必须达到的效果。这个效果直接决定了你是否适合这个岗位,一定要把握好。比如我们需要一个营销实习生,而你却满口专业的科研术语,给人一种书呆子的印象,完全背离了广告的目的。大多数人的简历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什么都想要,他们擅长科研,精通业务,做事有耐心,人脉广,精通诗词歌赋,外语优秀,思维创新,工作努力。。。。。什么都不是,结果什么都不是,变得平淡无奇。也曾被HR骂过“丫以为我是傻逼,你能演超人。”。如果你的简历平淡无奇,不妨加点颜色。举个极端的例子,我宁愿要一个被勒令退学的人,也不要一个没有特点的人。
3.找到兴趣,强化兴趣:乔布斯说过,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成功,这是真的。要做好一项工作,只有感兴趣的人才能做好。如果你说不感兴趣,那是骗人的,但是你找不到。曾经有人告诉我,这年头赚钱真的很难,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我问:“你平时喜欢做什么?”我回答:“没什么特别喜欢的。”我问:“你最擅长什么?”,回答说:“没什么特别擅长的”,我问:“你平时都做什么?”,回答:“上课,吃饭,睡觉,看A,看小说”。答对了。“好,那就看一个,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定会赚钱。赚钱途径包括:写一篇关于AV评论欣赏的博客,去电台做男女夜生活话题的客座评论员等。举这个例子无非是说,每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有成为能人的潜力,这取决于你能否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之间的结合点。
4.不要死在细节上:比如邮件发送者的姓名、标题、正文、邮件签名、附件命名(杂名)、附件格式等等。如果这些部分出了问题,你就完了,尤其是知名外企。单就这些细节,90%的求职信都可以不看简历内容就掉到“不合格”名单里。
5.求职信很重要:我曾经认为求职信是一种展示。现在发现,同样的申请条件,如果你的求职信礼貌有礼,会大大增加你的好感。传统的求职信是在邮寄纸质简历时放在简历上的一条短信,简要介绍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职位以及你为什么有能力。对于电子应用,求职信是电子邮件的主体。即使很短,也要写几句,这是基本的礼貌。如果你写得好,它甚至可以比你的简历发挥更好的作用。但不能太过分,比如“你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或者类似的,或者不是,太恶心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