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垃圾的数量日益增加。据调查,我县每年的建筑垃圾量占城市垃圾总量的比例很大,已经成为垃圾管理的一个难题。建筑垃圾大部分是固体废物,通常是在建筑或旧建筑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建筑产生的垃圾虽然各成分含量不同,但基本成分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凿刻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切割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装修产生的垃圾、各种包装材料等垃圾组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垃圾通常未经任何处理就运往农村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征地费和垃圾清运等建设资金,而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还存在散落、扬尘和粉尘飞扬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方对建筑垃圾管理不严,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筑工人缺乏环保意识是建筑垃圾污染的另一个原因。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减少建筑垃圾,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是防止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关键。为了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防止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主要注重文明施工的两大措施:
一、抓好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措施。
(一)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解决文明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管理机构或设立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没有履行管理职责;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没有认真执行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建筑垃圾乱扔造成环境污染。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在职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抓好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为了防止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场地和道路应坚硬。场地和道路应平坦通畅,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二)所有生活或其他污水必须经过单独处理后,才能通过排水渠道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钻井或其他施工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废泥浆和污泥应由封闭的专用车辆运输。
(三)因其他原因,坚硬部位应定期压实浇水,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异味的物质。装卸有灰尘的材料时,洒水湿润,并在仓库内进行。
(五)进出口洗车站,负责清洗进出口车辆的人员,运输车辆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离开道路。运载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过程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污染出入口应及时清理和冲洗,施工现场应由专人清理。
(6)严禁将建筑垃圾和材料直接扔下,脚手架、平网和防砸棚上的垃圾应及时清理。
(7)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护设施,封闭或隔离施工区域,对混凝土、砂浆现场搅拌、堆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喷洒、覆盖、隔离等有效防尘措施。
现场作业、装卸生产时应采取湿作业等有效措施,防止粉尘污染。在拆除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在拆除场地周围设置围栏,并采取洒水、喷雾等有效的防尘措施。施工现场的土方开挖、弃土清理和场地清理应洒水防尘,施工垃圾应及时清除。严禁乱扔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和废土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存放时应采取密封、覆盖等有效防尘措施。要做好废旧物资的清理和运输工作,确保废旧物资的日常生产清晰,防止废旧物资暴露和散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地方倾倒废旧物资和其他废弃物。
总之,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筑材料的废料混合物,不经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把握建筑垃圾源头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建筑垃圾作为建筑材料产品再加工后的回收利用,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