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儿的高考作文
车与界限感
当白音宝利格骑着黑骏马离开索米娅时,草原上黑骏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现代文明在白音宝利格的一去一来中侵入草原文明,就像小家庭意义上的母亲取代了大草原的额吉,车也必然会取代黑骏马,重新定义车上草原人能达到的边界。
这便是界限感,界限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局限了人所能接触,关注,思考的范围,成为现代人的桎梏与牢笼。而现代文明中的车来车往,是这一概念作用的直接体现。
古代的车辆,多为敞开式。皇帝出行乘坐的御辇,不会有两侧的阻碍妨害帝王对百姓的关怀。文人常乘的步辇,只有前侧横栏,二三好友,无论一架还是多架辇,都可借此游目骋怀,心心证会。再者侠客骑马仗剑,完全脱离了车的行迹,悠游天地,方寸之微末,大而化之,与自然灵犀相映。
但是在发展中,现代的车辆却越来越趋向封闭式,直接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维系平衡。即使是貌似拥有开放结构的公车,车内的冷漠都让人唏嘘。像日本社会学者指出的日本车厢内存在的“一米概念”,就是指公车上的人们只关注自己一米范围之内的东西,甚至于有人横穿车厢,最后绝望自爆,期间竟无一人关心问候。
这是绝望的界限感,保证了日本社会的有序运作,却也忽略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过分的沉溺于车内的封闭空间,则无法体悟生活赋予的美好。嵇康有诗“微风轻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兴命公子,携手同车。”大魏名士,乘车相会,煮茶烹茗,高庐饮酒,月下花前,何处能得更风流?
如今的人们乘车,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感受着意义扭曲的孤独。本当是天地一车一人,置身于整个自然与人间,渺渺茫茫,才当得起孤独二字,偶尔招手良友相伴,素颜相对,寂寞自欢欣。而非陷于车的封闭空间给人设下的陷阱中,自怨自艾,无法解脱。
乘车,本是乘一颗浪漫的心,赶赴生命的美丽和休暇,唯当一车一飘逸,才能把车外风光藏纳收容。
又如何能用车给自己上一个锁,锁住所有的想象和情思?又如何能沉沦于界限感之中,作那杨花榆荚,付于流水?
所以,朋友啊,打开车窗吧。
打开车窗,就是打开了联系自我与外界的一扇窗子!“我”的边界从这个入口开始消融,飘散飘零,无处不在。界限感在“我”的起点崩塌,自我的范围得以扩大。由此人能与造物沟通,与世界交流。与同样是车内的人们交换情感的秘密。我在车内,亦内亦外。
车窗,是现代文明给我们提供的突围路径,发现了,我在车内,在车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