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米拉猜想》读后感(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拿到此书前就已经了解到这并不是一本社会学的学科专著,全书以大学生米拉与其周围亲人、朋友的相处和对话展开了社会学的论述。它被称为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因为她同样遵循了一种上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形式来阐述观点和激发思考,我觉得这个形式最大的好处是它使用了对话语境中的反驳、怀疑、追问等等行为同频了读者在面对那些既定社会学理论的质疑,它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理论质疑的声音,这恰恰美了哲学及社科理论引人思考、求知的传统。
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脉络清晰的社会学导论,首先,其中的理论框架有意从社会学的“宇宙大爆炸”——启蒙运动后“现代性”的出现作为起点,再不断地扩展,很多理论也是为后续理论铺下了论证的基础,甚至在了解理论前,对“理论”这个词也进行了社会学性质的阐释;其次,作者也提到可以有意将此书与一本传统社会学教材搭配使用,此书更多向我们介绍并抛出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再引出理论,以及将理论投入使用的方法,而没有过多对理论的支持依据以及论证方法进行阐述,因此,我在不断接收大量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学理论的信息流时,是在同步搭配互联网检索、中外相关理论的短篇论文,以及自己的读书笔记来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整理。所以《米拉的猜想》看似是一部轻松的社会学启蒙读物,但作为导论确是不断在引导读者去自发的思考和归纳整理,何况它足足涵盖了近 30 位社会学家以及 80 个社会学理论。快节奏和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仅于 2023 年 10 月发售第一版的《米拉的猜想》确实让我慢下来思考并有了主动学习扩展的动力。
但是此书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致敬前书《苏菲的世界》将理论服务于故事情节,却忽视了情节的系统性和趣味性,过于细碎和生硬,也能看出作者在理论阐述和故事情节之中的摇
摆,这是难免的问题,使得阅读时有种脱离小说的分离感、又有种脱离教科书的尴尬;其次是部分的社会学专业术语翻译和一些权威文献有出入,也希望在后续版次中加以改进。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借鉴于 17 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又或是海明威(美)、沈三废(中)(不断被后人借鉴或重构),是我在本书第三章描述到社会构建主义心理学时产生的思考,这也是我比较感兴趣并着重发散的理论,因为涉及到与另外学科交集就会很有意思。第三章米拉与心理学的研究生阿伦进行了不同专业对情绪和心理的激烈讨论,心灵主义使用内省法类比和研究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范式提倡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而米拉提出的社会构建主义,认为人类情绪、心理等现象不存在于人内部,而是人与人之间,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构建的结果,而这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必需品,比如劳动分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产生了信任的情感,信任又加固并提高了劳动分工的效率。
心理学这三类研究范式的变迁,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二元论的批判、对一成不变的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也导向了在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背景下社会的变迁性、复杂性,类似于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对涂尔干(Durkheim)社会本体论的革新,即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影响的复杂社会;又或是像马尔库塞(Marcuse)对佛洛依德(Freud)压抑性文明的批判,即高速发展阶段的文明,为人类享受爱欲提供了物质和时间条件。
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背景下每天都在增长,人与社会相互共生,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和社会产生关联,面对问题我们要有社会化的、全
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视角以及研究范式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检验、不断更新,再去改变人们的人们的观察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论改变世界。
查看全文
false